APP下载

微信时代自媒体创作初探

2017-11-15李旭升张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自媒体微信创作

李旭升++张瑶

【摘 要】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普通网民逐渐得到了“深度参与权”和“话语权”。论文以微信为主的自媒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自媒体创作的来源、特点及原则,对于引导普通网民更好地规范使用微信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lf-media, ordinary internet users gradually get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depth" and "the right to speak". The thesis takes WeCha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s of self-media cre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ide ordinary netizens to standardize the use of WeChat platform.

【关键词】微信;自媒体;创作

【Keywords】WeChat; self -media; creation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0-0082-02

1 引言

据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移动互联网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信社交工具,下载量高达28.6亿次。微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微信公众号平台和朋友圈功能给自媒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普通人不光作为信息的受体,也成了信息和思想的传播者。

2 微信自媒体文字的来源

2.1 个体生活素材

朋友圈作为分享自己日常的方式之一,以文字或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基于微信的设计理念,朋友圈使熟人社会的日常维系变得便捷和有人情味。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基于手机移动客户端的移动阅读以其交互性、趣味性等优势在当下更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发朋友圈,刷朋友圈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这一方面增进了相互了解,促成新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浅层次的阅读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与人的深层交流,使一些有可能进一步接触的人沦为所谓的“点赞之交”。但不可否认,正是新媒介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读者对于多元阅读的需求。

2.2 即时热点分享

除了来源于生活,社会热点也通过不同媒介进行快速传播,其中就包括微信平台。以近期热播的电影《战狼2》为例,在上映之初就高居微博热搜榜前三位。其将扬国威的主题与好莱坞孤胆英雄式的商业化表达完美融合,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造就了影片的高评价、高票房。借此社会热点内容,不管是公众号对于该影片的评价和幕后故事的描写,还是从自身出发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都让读者从多方面直观地了解这一影片。微信文章的解读促进了民众对于热点的深入认识,而社会热点为以微信文章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的写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真实的例子。

2.3 纯文学创作

微信公众号文章创作不同于传统文学创作之处在于作者将网络平台诸如朋友圈或者微信公众号作为自己创作的新平台加以利用,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发布于微信平台,对于自己作品得到共鸣和他人支持的期望值更大。微信公众号作为自媒体的代表,给许多文学爱好者以发挥的平台。据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权威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预计增长到1415万个。广大微信公众号拥有者可以在自己的平台进行文学创作,分享自己的思想和文采。文学创作作为公众号的一部分,满足了其抒发情感的需要,吸引了一批读者,带来了持久的共鸣感。

2.4 网络商业营销方式

自2014年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转战线上营销成为大势所趋。基于腾讯用户基数庞大、投放人群精准等突出优势,微信营销已经成了当前最快速、最精准、最有效的网络营销手段。[1]企业和创业者通过朋友圈及公众号等方式推广产品,有效降低宣传成本,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形象。这一模式同时为客户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促进了双向沟通。在这一营销方式的推动下,各种符合企业文化的软文和产品营销文章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类文章。

2.5 舆论导向

以“警察街头摔带娃女子”事件为例,事件一出,朋友圈开始对此事发表不同看法。一类认为是女子妨碍执法,而另一类则指向警察执法不应伤害孩子,使舆论在朋友圈里进行小范围传播。由于微信远小于微博等公开舆论场,信息传播有效性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监管。诸如《注意!!!你还在用这种东西吗?》等影响人们认知、无法辨别真伪的文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朋友圈信息内容的信任感。尽管微信平台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拦截和用户举报系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但现实表明,对于微信信息真伪性的验证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3 微信自媒体的特点

3.1 内容形式个性化

由于自媒体性质的影响,微信自媒体也呈现出充分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特征。个体生活利用多种形式展现在朋友圈里,活泼、多样选择的方式满足了个性元素的张扬和自我的外化。作为个体生活,任何活动和思想动向都可以选择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展现在朋友眼中,让他们了解到你想要让他人了解的部分,或是分享个体生活。不同的展现方式,给人们充分的自主權利,反映了人们掌握自主话语权、追求个性释放的强烈意愿。

3.2 交流的交互性

与传统传媒垂直的传播方式不同的是,自媒体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每个个体都可以随时随地分享生活,通过点赞、评论的方式,实现发出者和接受者的互动。网络传播意义上的受众,不再是一个只有一个性格的整体,而是无数个体的相加。在传播效果上,微信自媒体更具有原生态的真实性和亲和力。一个在公司严肃认真的上司,在朋友圈里可能变身为一个好爸爸,一个好丈夫。身份的转变,在不同人的眼中展现不同身份的个体真实生活,使每个人更具有亲和力和真实性。endprint

3.3 传播的及时性

不管是朋友圈还是微信公众号写作,强大的网络消除了信息传播的空间距离。人们只要想去表达自我,不受时空的限制,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递和观点的表达。在人们浏览信息碎片化浅层化的当下,谁掌握最新信息,谁就无疑在网络中得到了先导权。以汶川地震为例,在地震后7分钟,网络上就出现了汶川地震的新闻,这是传统媒体不能与之匹敌的。然而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为了吸引读者阅读,一些自媒体人选择未经核实的信息进行发布,混淆了是非。另一方面,大量媒体发布争相抢占头条,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淹没,造成信息泡沫。

3.4 信息的碎片化

自媒体是迎合人们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的产物,满足人们对快速阅读、碎片化阅读的需要。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与自媒体相辅相成,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公共场所不断刷着朋友圈,恐怕漏掉一个人的动态,而不屑于看书看报纸。不可否认的是,微信等自媒体过度碎片化的信息难以承载深厚的文化精髓,文字启迪人类智慧的作用将被逐渐削弱。承载的信息量过大,使人们对事物的深层思考能力逐渐减弱。

4 微信自传播原则

4.1 表达独到,传递正确价值观

随着传播新媒介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变得更多样化,媒体竞争也更加强烈。如何吸引读者,不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稀缺性,而是转向作者对于事物、事件细节和过程的阐释,而非简单地下结论。读者更倾向于去看你对于事件的看法,叙述事件的角度。在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如何表达独到见解,给读者以启示显得尤其重要。要想在形形色色的信息中取胜,准确定位分析,“对症下药”至关重要。

4.2 理性看待事件,警惕微信谣言

在当下,自媒体通过其传播广的优势使不同的思想不断碰撞交汇,使传统价值上非黑即白的判断有不断弱化的倾向,即不再以简单二元对立来看待事物。越来越认清社会的复杂性,使我们可以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事物。

信息的多样化冲击带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但由于网络平台的非实名制,在更方便普通群众表达自身意愿的同时,也使得信息传播成本代价几乎为零。随之而来的信息的真伪性越来越难以捉摸。人们可能不会相信网友的说法,但是当虚假信息披上一层“羊皮”,由一众亲友竞相转发相告,又有多少人放下了警惕,陷入谣言的陷阱?

在微信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面对互联网带来额度虚拟世界的纷繁迷乱,需要公民提高素养,提高自我意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社会和媒体教育相结合。

自媒体时代,个体指尖的動作影响着社会秩序和网络生态环境的建设。每个人对于微信平台信息传递的正确认识,不仅有利于个人、自媒体的健康发展,更是对社会的理性回报。

【参考文献】

【1】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媒体微信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微信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创作随笔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