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

2017-11-15杨凤朝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制造安全管理

杨凤朝

【摘 要】近几年中,我国机械制造生产企业相继发生了几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如:2016年4月13日东莞东江口预制构件厂发生起重机倾覆重大安全事故、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企业发生重大铝粉尘爆炸安全事故。面对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机械制造企业需要怎样做到安全防范事故发生?笔者总结多年安全管理经验,在文中针对几点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分别是领导重视、员工自我保护以及管理的方式方法等。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major safety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in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uch as major safety accidents of crane overturning in Dongguan Dongjiang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Factory on April 13, 2016; a major aluminum dust explosion occurred in Zhorgrong Metal Products Company of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on August 2, 2014. Facing the frequent safety accidents, how ca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prevent accidents? The author summarizes years of safety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this paper, several main content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they are respectively the leadership attention, employee self-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etc.

【关键词】机械制造;安全管理;生产现场

【Keywords】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safety management; production site

【中图分类号】TH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0-0144-02

1 引言

在我国机械制造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当前阶段中,多数企业所沿用的安全管理手段,依旧停留于“应付检查、出事故抓安全、宣传大于实干”的表面功夫维持上,该种形式主义作风的持续,为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巨大负面契机,造成安全制造生产的风险明显升高。基于此,针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研究相当有必要。

2 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内部生产安全意识不高

在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中,部分企业为了能够有效应付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查,仅是在上级检查人员到来之前开展“面子工程”,检查过后就不再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精力投入。如果安全专业检查人员发现安全隐患,企业部分管理人员还会认为其存在“找茬”心理,从而给检查工作人员制造难堪[1]。与此同时,还存在部分机械制造企业将安全管理工作视为效益提升的“负担”,该类企业对于内部的安全管理部门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仅是将安全管理开展在“口头”上,使得制造生产安全流于形式,导致安全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职能中形同虚设,甚至还有部分企业根本就未设立该部门。

2.2 管理制度不全面

目前阶段,我國部分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管理相应“条文”比较全面,具体的细节划分也比较细致,但是多数都是存储在计算机内部文件夹中、张贴于生产车间墙面上,一线生产人员多数不了解字面上的内容,或者一带而过,感觉规章上所涉及的内容与己无关[2]。该种情况的出现,导致基层生产员工在制造设备的使用上存在盲点,而纸张上所提到的内容过多,员工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进行提炼,导致重要内容被忽视。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全面,管理人员工作开展不合格造成,最终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2.3 应急管理存在漏洞

工业企业生产期间,安全应急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该项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生产制造的风险应对效率,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因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工伤亡几率。但是,经常有部分企业为了应付上级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检查而编写一些夸夸其谈的文字,对于规定内容、演练内容、训练内容根本没有进行实践,员工甚至根本不知该类文件的存在,即使知晓也并未掌握其中内容[3]。对于一线作业员工来讲,不了解危险作业的安全措施、检查作业的防范方法、危险化学药品的处置手段、应急器材的使用方法等内容,无疑是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埋下祸根,此种情况的发生使得应急管理彻底沦为纸上谈兵。

3 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机械生产安全意识

为了有效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现场安全意识,首先应该针对企业内部的员工进行思想建设,利用安全教育活动或者讲座引导员工树立起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将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范围渗入到每一个生产制造环节中,明确制造任务,奖惩分明[4]。另外一方面,还需要积极地做好企业健康、长久经营的基础保障。例如:先从管理者着手,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必须拥有权威安全培训机构的培训经验,经过机构考核并取得相应资格证才具备上岗资格。培训的内容设定上最好包含安全制造生产的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知识、职业操作技能等,从基础上提升企业内部员工整体的生产安全意识。endprint

3.2 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工作安全完成,相关管理工作更具规范、合格性,制定出有效的安全管理配套制度进行安全生产,对于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当仅从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这一角度分析来看,其不但包含生产的安全管理程序、责任以及值班制度,还包括培训学习、检查以及考核制度。从更重要的层面即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角度来看,应该充分考虑到管理层到一线作业层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换言之,将安全管理制度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分解,实现“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控”的管理效果。另外一方面,在安全制度真正实施的过程中,监管同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尤其是在制造生产的施工现场,该项工作的落实能够有效杜绝企业安全隐患出现,从而做到正面辅助生产工作顺利完成。

3.3 提升安全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管理水平

生产期间,启动安全事故预案管理主要是为了能够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环境、特征而针对潜伏的隐患开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达到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损失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制度。经过详细的分析之后,能够发现,该管理制度是针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并执行的演练计划,在计划中,员工应该全部配备安全撤离所需要的诸如工作服、三防皮鞋等劳动保护工具[5]。同时,必须开展定期的检查企业内部消防设备,确保设施能够在安全事故中正常使用。综合来讲,提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水平,不仅能够提高员工个人的自我防护能力与安全意识,其也是提升机械生产制造效率的重要保障。

3.4 加强企业生产设备检查监管力度

在机械制造企业内部,为了能够从基础上确保经营效益和运营正常,拥有基础的生产设施、设备必不可少。众所周知,完好的设备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80%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生产设备出现问题不能正常运行,在这一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设备检查、维修、养护就成为重中之重。在开展企业生产设备检查监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在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完成设备的检修养护工作,并在每次检查维修过后将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记录在册,方便下一次检查以及事故发生进行重点排查。另外需要注意一点,当权威、专业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养护工作时,需要选取一个合理的检查范围与方式,绝不能盲目开展检查工作,除开浪费检查时间之外也会降低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检修工作开展期间,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检修结果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最佳解决方案,如果检修现场无法给出确切方案,應该及时上报,做到及时纠正问题,最终保证生产效率,提升安全保障。

4 总结

综合全文论述来讲,本文从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着手,指出了企业内部生产安全意识不高、管理制度不全面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机械生产安全意识、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等几点建议。伴随着工业行业的发展,机械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各大企业唯有将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更好,提升生产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薛宪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3(09):144-15.

【2】和苗兰.试论煤矿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J].煤,2017,26(08):162-163.

【3】林琳.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6(02):281.

【4】任伟.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9(05):21-22.

【5】和苗兰.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J].煤,2017,4(09):99-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械制造安全管理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浅论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