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BC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探究
2017-11-15高洪震
高洪震
基于ABC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探究
高洪震
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差的问题已经愈演愈烈。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本文将以ABC理论为基础,详细探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的创新和改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改善大学生目前就业困境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ABC理论 大学生就业 就业困境 指导方法
一、ABC理论概述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开创的一套科学的心理情绪管理方法。在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当中,“A”(Activating Event)被称为“激发事件”,激发事件的存在只是代表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真正引起C的直接原因源于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
通过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可以发现,人之所以会对某件事情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并不能简单的归因与激发事件(A),而应当对个体所产生的错误认知和评价结果导致的错误信念(B)进行正确归因,只有找到当事人所产生的错误信念,即非理性信念,才能够真正得出一件事情失败或者效果不理想的真是原因,进而帮助当事人找到更好的解决对策。
二、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2017年中国将有约727万名大学生及研究生毕业进入到人才市场,同时加上去年仍然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人数,预计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将达到810万人。但是,根据《2017年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所显示的数据来看,我国100家典范企业在2017年预计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仅有45577人,这一数量比2016年的招聘量减少了7.3%。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陈旧、就业途径的单一以及就业心理的偏差,使得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变得举步维艰。即使部分毕业生暂时找到了工作,但是后期也会因为就业不理想、工作环境差等问题而选择跳槽或者待业。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十分严峻,高校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三、基于ABC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
从情绪ABC理论的角度来看高校大学生之所以会遇到就业不理想的问题,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在求职的过程当中会抱有三种非理性信念,即“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的评价”以及“糟糕至极的结果预期”。这三种非理性信念(B)诱发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激发事件(A),最终导致了就业不理想的后果(C)。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针对就业树立起理性信念(B),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帮助大学生理性评价自我能力
首先,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理性评价自我能力的意识。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人才招聘人员、管培工作人员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专家来设计合理的自我能力测评题目来帮助大学生们对就业能力做出理性的评估。在理性评估的基础上,让大学生自觉形成对就业环境、薪资待遇以及工作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期。只有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到“人职匹配”的重要性,才能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以适应当下用人单位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二)提升大学生直面挫折的用勇气
大学生在日常的求职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归因或者无法接受失败,那么暂时的挫折将会对其今后的就业行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召开就业座谈会、就业指导课程以及班级就业讨论会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对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交流讨论,并邀请专家学者对其不良心理进行及时的疏导。高校教育者要努力向大学生们灌输“直面挫折、永不言败”的就业信念,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抗打击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三)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途径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找到理想的工作,高校还可以在对大学生们进行充分的就业心理预期分析以及就业前景规划后,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就业途径,同时利用就业指导课程或者创业课程帮助大学生开拓就业思维,更新其陈旧的就业理念。首先,高校可以与当地特色企业建立起人才输送培养机制,并组织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实习期来到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工作,这样从大学生入校之日起就为其制定好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对口性和适用性。其次,高校还可以积极开发大学生的创业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树立起自主创业意识,这样可以在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国家就业市场的压力。
四、结语
情绪ABC理论对于正确归因某个事件、找到问题的科学解决途径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重点问题之一,高校也在积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改善大学生就业困境。本文创新性地将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情绪ABC理论结合在一起,希望可以创造出更有利于指导大学生就业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我国大学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都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吴正龙.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援助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2(03).
[2]卢蓬军.ABC理论在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青春岁月,2012(02).
沈阳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