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以自制棋类游戏为基点,促进行为异常幼儿的个性发展

2017-12-25高惠君

长江丛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棋谱棋类骰子

高惠君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以自制棋类游戏为基点,促进行为异常幼儿的个性发展

高惠君

在幼儿群体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行为异常的孩子,他们承受着这些异常行为所带来的困扰,不能同正常孩子一样快乐地生活。异常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既难过又无法控制的事情;对于家长来说,要付出的比正常孩子的父母更多的爱和努力;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件件的小麻烦事。所以对于行为异常幼儿、教师要不嫌弃、不放弃,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孩子能够融入集体之中,并使其行为得到逐步控制和调整。而游戏是行为异常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孩子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又能帮助孩子形成做事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行为异常 棋类游戏 个性发展

一、开展棋类游戏教学的背景及定位

著名导师列宁有一个论断“棋类游戏是智慧的体操”。棋类运动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想象能力和注意力,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幼儿与同伴间的相处能力,下棋在开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都极有益处。现在,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把下棋作为一种教育幼儿的游戏,不能死板,应以游戏化的方式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到最佳状态,培养孩子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纠正异常行为孩子的不良个性,发挥下棋是“聪明人的游戏”的作用,并使之终身受益。

二、概念界定

(1)异常行为:是相对于正常行为中的偏差行为而言的,是由轻度发育障碍引发的行为。一般指自闭症、轻度智力障碍、学习障碍、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等回病而引发的各种行为表现,都称为异常行为。

(2)棋类游戏:是以棋盘和棋子为工具、以棋规为依据的竞赛性智力游戏。主要包括专业棋(围棋、象棋、飞行棋)和自制棋两大类。

三、异常行为幼儿的成因分析

异常行为的根源,来自于各种疾病。在幼儿园群体中,异常行为幼儿所占比率虽然比较少,但却给教师、幼儿带来无尽的麻烦,而这种麻烦又来自于病儿的无法控制。注意力缺陷多动性障碍、自闭症(广泛性发育障碍)、轻度智力障碍,因此,教师要了解和正确认识各种行为的表现。

四、行为异常幼儿个性发展策略研究

目前,一些幼儿园和家庭中在开展棋类游戏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人认为,棋类游戏规则繁杂不适合幼儿,更不用说行为异常的幼儿了。其实,下棋能对幼儿起到明显的教育作用。

(一)棋类游戏有利于发展行为异常幼儿动手动脑的思维能力

棋类游戏促使幼儿去联想,分析,判断,推理,经过一系列的活动才能取得胜利,这是其他游戏不可比拟的。经常进行棋类游戏可以不断刺激脑细胞,得到充分的发展。在部分棋类游戏时,幼儿要通过认识骰子上的数量和棋谱上的路线,知道方向不同的箭头表示的意义,要想获得胜利需要幼儿动脑思考计算,仔细观察路线,这个过程需要幼儿在不断的游戏中思考摸索。

(二)棋类游戏有利于提高行为异常幼儿的阅读能力

在孩子们玩棋类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动脑和动口,在遵守一定规则的基础上,通过溶入儿歌,童谣,数数等内容,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棋类游戏进行有机的结合,幼儿在玩棋时,根据棋谱上的故事情节做相应的前进和退后,这就是棋类游戏的规则,幼儿通过理解棋谱上的故事内容,记住主要的人物和情节,在无形中幼儿就会讲述故事了,我们还可以根据幼儿年龄更换故事内容,棋谱路线,制定规则,确定起点和重点。

(三)棋类游戏有利于发展行为异常幼儿的社会性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幼儿园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做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棋类游戏规则性强,不守规则无法进行,每个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游戏,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被同伴接受。游戏中会有输赢,我们要让幼儿学会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不迁怒于赢方,这样才能赢得同伴的信任,找到合作伙伴,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忍耐力和合作能力。

(四)棋类游戏有利于促进行为异常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在社会的进步下,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桌面棋,发展幼儿小肌肉的协调性,并把棋谱制作成地面游戏,幼儿自身作为棋子,发展爬,走,跑,跳等动作。所以我们可以研发使幼儿多方面发展的棋类游戏,从而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五、巧用棋类游戏促进行为异常幼儿多方面发展

行为异常幼儿的思想表现和学习表现都处于后进状态,是园内的弱势群体。而棋类游戏引入我们幼儿园是一个较新的尝试,在没有现成的“自制棋”模式、没有完整的教材、没有成熟的教法阶段之时,我们仍旧要开展,把在棋类游戏教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只有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出更好的成绩。

(一)发挥“亲和”魅力,创设温馨的棋类游戏环境

幼儿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的思维,因此创设活动环境对幼儿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大环境和小环境相结合的方式,创设棋类长廊,布置“棋类总动员”,贴有丰富多彩而富有创意的棋类图案,小朋友走棋活动的照片,放置定制的棋桌,特别是可供幼儿自由选择的各种游戏棋面,如:数字棋、海洋棋、量词棋、迷宫棋等,让幼儿在环境中主动联想,积极参与,真正感受到“乐在棋中”,“棋乐融融”的氛围。

在班级小环境中,利用区域角,设计具体直观的棋类游戏环境,教师们自制简单的棋谱,让孩子认识棋谱、骰子等基本的棋要素。在区域活动自由时间里,会根据不同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各种各样的西瓜棋、五子棋、跳棋、斗兽棋等,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棋类活动,不同程度地激发了孩子们参加棋类游戏活动的欲望和兴趣。

(二)开拓创新,让行为异常幼儿对棋类游戏引起兴趣

由于异常行为孩子天生好动,善于观察,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不稳定,持久力差等特点,如何才能将枯燥、抽象、深奥难懂的棋类游戏蠃得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呢?我们从棋谱、骰子等多方面来进行创新设计。

1、棋谱的设计

有情景性、形象、直观的物体是幼儿易接受的,相反单一抽象的内容会被拒绝。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下列棋谱。如:

(1)动物棋谱。动物是孩子们熟知而且喜欢的,主要是把各种常见的动物图片,连在一起用线连起来,设计起点和终点,幼儿可以根据路线手口一致的进行下棋,主要培养幼儿一次一个动物进行点数,能够有目的地从起点到终点。

(2)线形棋谱。主要是由两条弯曲的线组成一条路线,从起点直到终点的格子之间平分成若干份,以变化的棋形进一步感知故事棋的行棋方法,也可以通过根据物体数量与格子数量的匹配,进行下棋,激发幼儿的兴趣。如:贪睡的太阳宝宝棋、弯弯绕绕棋等。

(3)故事棋谱。主要是通过某个故事情节,来设计棋谱,如蛋宝宝来了、送给妈妈的礼物、我和朋友在一起等,来进一步增强幼儿对故事棋的兴趣。

2、骰子的设计

按常理,骰子都是六个面和1-6个点子组成的,特别对于行为异常的幼儿来说,太数字化不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为此我们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1)骰子大变身。作为下棋的主要工具骰子,必须要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因此我们将骰子上的数点进行大变身,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小动物的形象来代替。例如:在幼儿刚开始接触骰子的时候在骰子上贴上小狗、小兔、小猫等幼儿所熟悉的小动物,而后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可以先投掷骰子,然后根据骰子所掷到的一面上的动物,可以让幼儿学学小动物的声音或动作,有几个小动物就学这个小动物叫几声或跳几下。

(2)骰子可爱化。立体、形态可爱的棋子必然会吸引幼儿的注意。配合骰子,我们棋子更换成为立体的动物,例如:在《小兔子找太阳》的棋类活动中,就将立体的小兔作为操作的棋子,在棋谱上起始点画上小脚丫,终点画上了一个红红的太阳,开展了小兔找家的活动。再如:《两颗花籽找新家》这副棋,就采用了大花籽和小花籽作为幼儿操作的棋子,在棋谱上根据所掷到的数字向前找到各自的家,幼儿对此是相当感兴趣的。

(三)用爱的行为,对行为异常幼儿棋类游戏进行有益的指导

有行为异常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好模仿、个性强特别敏感。他们需要爱,特别是刚入园的行为异常幼儿,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与训练,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是行为问题最多的时期。

(1)从幼儿的能力出发确定目标,安排进度。从以不同异常行为的幼儿的能力发展为本,我们将大目标即对棋类游戏的定位细化为各年龄班年龄目标,并从孩子的实际水平出发,由浅入深地制订出进度。

(2)依据行为异常幼儿的特点设计自制棋。随着教研活动的展开,我们认识到不同异常行为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及兴趣保持率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根据幼儿的不同特征从情感兴趣入手。

如自闭症的幼儿,经常表现为一个人玩、一个人画画,从不和别人进行言语交流,但这样的幼儿智力正常,因为言语刺激太少、感情交流匮乏而导致的自闭症。

案例棋之一《喜欢跳跳棋》

目的:是让自闭症的幼儿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

玩法:首先玩是老师和幼儿对玩,棋谱上分别有老师与小朋友拉手、拥抱、玩游戏、吃饭、做操、上课、散步、睡觉等幼儿非常熟悉的一日活动环节图片,当跳到某一图片时,帮助孩子说出图片的内容,并老师与幼儿相互学做一下,同时说:“我喜欢和你一起玩。”并夸奖孩子真厉害,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感情依托。

语言滞后的孩子一般胆子较小,不敢在大家面前大声讲话,长期下去自然而然变成恶性循环。为了让此类孩子的口齿逐渐灵活,我们借助棋类游戏,通过动作和语言模仿,创设良好的言语环境,适当的进行奖励,提供幼儿说话的平台。

案例棋之二《快乐大转盘》

目的:会用说出简单的字词加上手势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玩法:由教师带领幼儿玩“大转盘”游戏,幼儿轮流转动转盘,说出所指图片内容即可得到奖励。如转到“糖果”时,引导幼儿说“我要吃糖”,必要时可配上手势,用夸张的嘴形教幼儿说“我要”、“我要糖”,反复练习,使幼儿渐渐地会把两个动作边起来做,连起来说。

多动症的幼儿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干扰其他小朋友等情况明显,这些并非是有意而为之。如“闹”的行为不能正确对待,过于指责要求,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适当通过负强化、奖赏、塑造的方法,减少不良行为的影响,提高自控力,促使其注意力集中。

案例棋之三《机器人》

目的:能和同伴一起愉快游戏,并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动作。

玩法:棋谱上画有机器人的多种固定动作,还有变形金刚等,当骰子投到某个动作时,要求幼儿按指令动作在规定时间内(数数1-5)保持不动,也可用口令“变形金刚变变变”。反复进行几次游戏后,变换玩法,对做出的动作可提高要求,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3)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考虑内容选择的递进性。我们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和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并重视内容选择的递进性。

如一《健康跳棋》:刚开始所跳棋纸上共有5个序号,其中行为判断图片只有2个,幼儿熟练后,棋纸序号增至10个,其中行为判断图片可增至6-8个……最终棋纸上均可为行为判断图片,数量也可不断增加,这样由易到难,孩子容易接受。

(4)根据幼儿的行为异常不同,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必须尊重和关注幼儿个性的发展,对于有异常行为的幼儿,我们更不能以统一的目标去要求,要尊重每个有异常行为的幼儿主体,例如,针对言语发育滞后的幼儿,可以提供带有图文并茂的棋,让他们在下棋的过程中锻炼说话能力;而对于自闭症的幼儿可以多提供体现肢体语言、多培养感情能体现爱的氛围、能与同伴多交流的棋;对于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的幼儿,最初则不鼓励他们选择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游戏,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当然,各种棋的提供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幼儿熟悉了一类棋后,可以根据他们的弱项提供适宜的棋游戏,让他们感受不同种类的棋游戏带来的不同刺激,享受其中的乐趣使幼儿真正成为训练活动的“主角”。

(四)对症下药,及时对行为异常孩子的玩棋表现进行评价

对待他们,作为教师要有信心,必须要摸准脉搏,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要发掘其长处,利用“迁移”的心理达到目的,要相信行为异常是可以转化的。在每次的棋类游戏活动结束后,都给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一起说说今天高兴吗?有遇到困难吗,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存在的问题,引导幼儿想问题进行讨论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及时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尝试,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游戏经验。教师只有在游戏中观察和发现每个幼儿自身的“教学大纲”,才能更好地“隐性指导”,帮助幼儿“跳一跳”真正起到“脚手架”的作用,更能发挥教育的最佳效益。

六、取得成效

总之,信心+恒心是关键,真心+爱心+耐心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这是重中之重。我园的棋类特色教学虽然在起步阶段,但在全体教师的努力探索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全园的棋类游戏活动氛围已经形成,对于弱势群体——行为异常幼儿的表现也粉墨登场,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层面的棋类游戏教法初见成效。

(一)前后期对行为异常幼儿的跟踪情况对比、分析

表1

表2

(二)情况分析

通过对2位幼儿纵向跟踪情况记录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幼儿借助棋类游戏进行教育的前后,孩子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弱化异常行为、回归幼儿群体、控制异常行为。教师按照幼儿发展的领域进行规划,对有异常行为的幼儿开展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幼儿的一些异常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逐渐形成自律及自控,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频率,获得积极转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行为异常幼儿的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复杂的过程。借用陶行知老先生的这句话“捧着一颗心来”,时刻激励着我们。绝不能有“放弃”的思想,只有真心对待他们,才能引起孩子内心的强烈共鸣,及时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1]吕静.儿童行为矫正[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查子秀.儿童心理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

[3]学前教育[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红山幼儿园)

猜你喜欢

棋谱棋类骰子
马丁的梦幻象棋之旅之得到棋谱
创意地面棋(体育游戏)
骰子不见了
左右十三步
巧猜骰子
测测你的空间智力
囚犯与棋谱
点子的排列方向
棋类游戏
棋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