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电影《忠诚与背叛》的信仰主题

2017-11-15李春梅

电影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阿根叛徒信仰

李春梅 李 琳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1)

我国主旋律影片受到题材的限制,在影视创作上难以走出全景展示历史事迹或以英雄人物为中心的“高大上”模式,在电影市场上一直叫好不叫座。而2012年由八一电影厂张玉中导演执导、李幼斌等实力演员主演的主旋律电影《忠诚与背叛》一经上映,就实现了艺术口碑和观影票房的成功。《忠诚与背叛》主要讲述了1927年共产党人王荷波与杨匏安不畏艰难和危险在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以维护党纯洁性的革命故事。该片创新地将商业影视元素融于主旋律题材之中,以“另类英雄片”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革命信仰的力量,而信仰主题也成为该片最大的亮点。同时电影将现代影视的叙事结构、人物关系设计、影视语言集于一身,完全摒弃了传统主旋律电影说教的惯例,既满足了观众对历史事件的求知欲,也让观众感受到现代主旋律电影的艺术魅力。

一、《忠诚与背叛》的“信仰”主题解读

电影《忠诚与背叛》不同于传统的主旋律电影,没有将重点聚焦在主旋律电影常见的歌颂英雄或战争等“高大上”主题上,而是努力解答着“什么是信仰”这一焦点问题,进而使电影内涵更加明显和突出。

(一)信仰是自我坚守

影片《忠诚与背叛》选取1927年“4·12反革命事件”为故事背景.以首届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建立过程为故事主线,以王荷波、杨匏安对自我信念的坚守阐述着信仰的内涵,同时也通过徐云天、范阿根等叛徒为反面教材,为观众解读了放弃对道德、信念的坚守的最终结果。

影片采用了较为新颖的双线索叙事,一条线所集中讲述了主人公为实现革命理想,在反动统治下坚持革命信念,坚守着自己的党性。例如,王荷波作为工会书记受到苏联革命思想的影响,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体面的工作,投身于革命之中。无论是雨夜中敌人对他的刺杀,还是叛徒对他设置的层层陷阱,都没有让他改变对革命的信心和对道德的坚守,最终和战友杨匏安冒着危险赶赴武汉参加党代会,成为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82名代表之一。同时,另一条线索围绕着部分背叛革命的叛徒展开,讲述了徐云天等叛徒为物质、女色放弃坚守信念,最终被处决。例如,影片中叛徒范阿根虽然也曾是贫苦出身,也曾投身革命,但是却在女色和金钱面前沉沦,他盗用公款赌博放弃了党性、人性和信仰,走上了一条不之归路。

影片通过正反两种人物形象和两条故事线索的对比让观众逐渐明白信仰的内涵。观众在好与坏、善与恶、忠诚与背叛、纯洁与污秽的对比间会逐渐认识到,信仰是坚持自身的纯洁和维护革命的纯洁性,对自我的坚守才能为革命带来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二)信仰是无畏的力量

电影《忠诚与背叛》没有直接歌颂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英雄魅力和无畏精神,而是通过对故事情节进行适当的诗意化处理,让人物身上散发出对牺牲和反动统治无畏的力量和精神,也从一个层面揭示出是革命的信仰让革命人勇敢无畏。这种现代的、抽象的表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比传统主旋律影片的说教更加具有感染力。

影片为了艺术化地展现王荷波等共产党人的无畏和力量,故意选取大量的雨夜场景。一方面用雨夜隐喻反动统治下阴冷黑暗的社会环境以及共产党人面临的严峻革命环境。另一方面电影将大量枪战、刺杀情节安排在雨夜,凸显共产党人无畏的革命力量和信心。例如,在电影刺杀林广顺的场景中,当在疾风骤雨中子弹横飞时,恐惧、慌乱弥漫整个雨夜,但是主人公王荷波等人却异常镇定。是信仰使他们能在恐怖的雨夜敢于直面死亡,让他们有力量和信心实施正义的行动。再如,范阿根因为沉迷赌博和女色而叛变革命,其母在经历了信仰和亲情的纠结后,毅然决然地在门口挂起红色灯笼,帮助我党处决叛徒,这种超越亲情的力量正是来自于对信仰的坚持。电影采用这种戏剧化的表现手法,凸显了信仰带来的力量,对观众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二、《忠诚与背叛》信仰主题的艺术化表现

电影《忠诚与背叛》虽然讲述的是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但是在表现主题时却没有遵循传统主旋律电影“宏大叙事”的惯例,而是在叙事层次、人物关系、视觉语言上别处心裁,推动了主题的深化和感染力。

(一)以双层叙事揭示主题

电影《忠诚与背叛》内容上主要涉及1927年武汉召开的第五次党代会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的历史事件,涉及人物繁多,故事线索琐碎,如果直接展示必然让观众对故事主题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为了主题清晰化而又不影响故事背景的完整性,影片创新地采用了“双层叙事”的方式,故意将整个故事分为两层。第一层为“正史层面”,集中讲述监察委员会的历史,注重历史的准确性。第二层为“类型层”,围绕主要角色的矛盾冲突,以类型化的影视手法进行演绎,突出戏剧效果和主题内涵。这种双层叙事既可以减少宏大叙事对主题表达的影响,也可以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中,对于影片主题的阐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影片考虑到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主要以类型层叙事推动剧情发展,正史层重现历史背景,陈述历史意义。两大层面叙事的结合使观众能较快地理解和接受故事的主题意义。纵观电影《忠诚与背叛》90分钟的发展,前半部主要以双层叙事结合推进发展,以谍战内容为主,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观影兴趣,正史层面作为背景。而到电影的中部,处决叛徒后,叙事以正史层面为主,介绍代表大会及监察委员会的建立过程。影片的结尾部分随着主人公王荷波被叛徒出卖而牺牲时,电影以类型层叙事将主题阐述推向最高峰。可以说电影《忠诚与背叛》一方面完成了展示历史画面的目的,另一方面又以新的类型叙事减少影片的说教内容,增加了影片的故事性和可看性。

(二)以矛盾的人物关系凸显主题

影片《忠诚与背叛》受制于题材,仍然以历史人物作为人物中心,然而影片没有照搬传统主旋律电影全景式人物模式,而是创新地将真实人物与虚拟人物捆绑在一起,以三组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不同的信仰和选择,凸显电影的主题内涵。

影片中第一组人物关系主要围绕首届监察会主席、共产党人王荷波与虚拟角色范阿根。两人为结拜兄弟,甚至王荷波还是范阿根母亲的义子。但是王荷波为保护战友及我党安全最终处决了叛变的兄弟。第二组人物关系主要围绕杨匏安与林广顺。两人曾一起并肩战斗,但林广顺最终叛变甚至刺杀杨匏安。第三组人物关系中,女狙击手兼保镖何梦兰与虚拟角色徐云天是情侣关系,但面对徐云天的叛变,共产党人何梦兰忍痛亲手处决了最爱的人。电影通过这些矛盾的人物关系让故事的戏剧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通过三组人物关系的转变让观众逐渐认识到电影的主题意蕴。过去的兄弟、战友、爱人关系,在国家利益面前,主人公们都面临着强烈的心理冲击,而这种心理冲击也对观众更好地理解主题内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中人物关系的不断变化,让每个角色,甚至每个观众都处于一种紧张氛围中,这种设计带来的感染力和戏剧性让共产党人的无畏精神和重情重义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让观众对他们身上的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可以说,电影中每个人物都对主题凸显具有一定价值,哪怕是叛徒范阿根这个小人物也让故事的主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影片中范阿根也曾投身革命,然而好赌好色的性格弱点让他挣扎在党性和人性之间,最终成为叛徒。范阿根从一个出身贫困的革命者演变为盗用枪款、滥赌欠债成性、沉迷女色、迫害战友的叛徒。电影通过这个小人物的沉沦,为观众讲述了失去信仰的危害,同时也避免了传统主旋律电影叛徒固定刻画模式,让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主题内涵的阐述也有理有据。

(三)以视觉语言增加主题影响力

影片为了增加故事性及主题阐述效果,在视觉语言的展示上弱化了主旋律电影的历史感,利用现代影视艺术最大限度地拓展其视觉空间,以细节和隐喻信息展示对信仰主题的理解,扩大主题对观众心灵的震撼。

影片经常以强化拍摄镜头的方式凸显故事的张力,同时还以层次感的光效对比刻画人物的心理。例如,影片中剁手的画面、对共产党员毒打的画面、射杀工人纠察队、雨中灯笼和雨中刺杀叛徒等场景,都采用了谍战片的类型化剪辑拍摄手法,以视觉冲击力来吸引观众,阐述对信仰的理解。再如,电影的开场戏中,导演为凸显革命者在示威游行中与反动派的勇敢对峙,采用了大量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之间的切换,没有采用任何台词就将革命形势的严峻及革命者的压力展示出来。而在影片巷战情节中,导演又突然采用扛拍的方式,让整个视觉画面都运动起来,呈现出一种新颖的纪实片风格。画面的适当抖动增加了故事对观众的吸引感,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共产党人的无畏。同样在枪杀林广顺的情节中,电影采用了更为现代的蒙太奇手法,大雨、浓雾、黑色雨伞都为故事增加了阴郁紧张的气氛。主人公、叛徒、特务三重视角之间的迅速转换让整个场景异常沉重,但节奏却非常紧凑和吸引人。当主人公不断逼近并指认叛徒时,电影采用了所谓的“最后一分钟”的拍摄手法,将悬念控制到最高点,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直到子弹杀死叛徒,观众才从这种紧张情绪中释放出来。可以说,电影《忠诚与背叛》以新颖的视角语言将节奏和气氛控制得异常紧张,让观众心理不断受到冲击,亲身感受到共产党员所遭受的压力,从而对主题形成更加直接的理解和认同。

三、《忠诚与背叛》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电影《忠诚与背叛》将历史事件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以新的主旋律电影创作宣传了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获得了巨大的市场认可和口碑,其成功对于我国主旋律电影发展及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和启示。在影视艺术层面上,《忠诚与背叛》集教育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成功经验证明,主旋律电影不能固守传统将视角集中在某些重大历史事件,而要选取新的、有代表性的事件来吸引现代观众的观影兴趣。同时在人物刻画上,主旋律电影应该摆脱过去过度拔高人物地位及影响力的做法,从人物内心世界及人物细节刻画方面入手,彰显人物的个人魅力或个性,做到“以小见大”。影片《忠诚与背叛》就证明主旋律电影不能总是叙事高过情感,一旦过度重视叙事,必然无法满足当代观众的情感需求和审美标准。而在社会政治层面上,《忠诚与背叛》以艺术的视角讲述了我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和首批监察委员坚持奋斗的伟大事迹。影片中主人公王荷波等人在反动派的金钱引诱和死亡威胁面前,始终保持着纯洁的党性,以坚定的信仰诠释对党的忠诚。因此,影片蕴含的教育意味及政治意味,对遏制当代社会日益严峻的贪污腐败之风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我国社会,尤其是共产党员坚持党的纯洁性,建立廉政的社会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启示意义。

四、结 语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忠诚与背叛》将主题细化到“信仰”层面,并采用反传统的叙事方式、人物关系及视觉语言对信仰内涵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影片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基础上,个性化地探索了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叙事手法,不仅为电影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也对当代社会及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阿根叛徒信仰
我是一个叛徒
叛徒就在我们中间!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怪人田阿根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叛徒
女儿,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