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岩井俊二的电影美学思想

2017-11-15叶尔苓何世剑

电影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井俊二物语隐喻

叶尔苓 何世剑

(1.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

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北京 100029)

日本著名导演、作家岩井俊二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手,其作品有独特的影像风格,焕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气息。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细读批评法论析岩井俊二的电影美学思想、影像风格和镜语特色,把握其文化价值和在日本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

一、残酷的青春物语

青春是残酷的、忧伤的,因为它充满了太多的成长烦恼和人生的可变性。同时它又是美丽的、有趣的,因为它承载着爱情的朦胧纯真和人性的正直友善。别林斯基说:“因此,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僵化,而要把青春保持永远。”①他指出了青春时光在人生中的美好,提醒我们要振作精神,让青春永远焕发活力和光彩。德莱赛说:“青春,这是无法挽回的美丽,优美的灵魂像影子一般来了就去,然而这两个东西是火焰也是风暴啊。”②他强调了青春的美丽,同时也指出了青春的热烈和冷酷的“两面性”。青春是古往今来许多作家和导演都喜欢选用的“叙事主题”③,因为它一如费朗罗所说:“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④岩井俊二亦痴恋“青春”主题,其影片书写了“残酷的青春物语”,奠定了他日本青春片“代言人”的地位。

岩井俊二的影片《情书》《燕尾蝶》《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华莱士人鱼》等,主角均为少年、青年,故事则多反映年轻人成长的怅惘、迷乱、忧伤以及残酷、残忍。作为作家和导演,岩井俊二一直以来以清丽、隽永、残酷和忧伤的文字和影像,书写着青春物语,记录着成长的疼痛,这些故事大多符合青年人的观影诉求与追影理念。以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来说,它是岩井俊二“残酷的青春物语”代表作之一。影片中充斥着大量青少年暴力镜头和阴暗、负能量情节。讲述的是四个中学生的青春成长故事,莲见雄一生活在一个重组的家庭中,他和母亲、继父及继父带来的弟弟之间几乎没有共同语言,很难谈得到一块,在家里他沉默寡言,家人很难理解他的内心所思所想。影片中常见他蜷缩着蹲坐着,两手抱着膝盖,头则深深地埋入双膝之间。他的这一惯常姿势,极像未从母体中分娩的婴儿,孤寂黑暗的子宫世界和缺乏语言声音是他生活的全部。这一行为反映出他内心的孤单和苦闷,彰显了他极度缺乏安全感。起初他有一个同在剑道部社团修习的好友星野修介,但他们经历了一次去冲绳的旅游,星野修介目睹了生与死的短暂距离、工厂破产、家庭破碎后,性格大变,脾气日渐粗暴,经常胡作非为,以欺负男同学为乐,不时地羞辱打骂班里的学生,甚至逼迫莲见雄一当众打手枪。又拿着女生津田的裸照强迫她去进行援交,为持续操控她,还拍摄下她的援交过程。让莲见雄一不能忍受的是,星野修介胁迫他去监视津田援交,还强暴了她心仪暗恋的女生久野。莲见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只能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来打发光阴,消解苦闷,寻找慰藉。津田喜欢莲见雄一,希望能从莲见雄一那里获得安全保护,但怯懦的莲见雄一却给不了她所要的,无助的她最终选择了自杀,像蓝天上飞翔的风筝,从这一令她愤怒的世界中解脱。莲见雄一喜欢上莉莉周的音乐,认为它很纯净,没有污染,并由此找到了知己——“青猫”。可令他想象不到的是,在莉莉周的演唱会上,他发现能渡他苦厄的唯一知音竟然是星野修介。他实在接受不了这一打击,他彻底绝望了,死心了,爆发了,他制造出一场混乱,用一把小刀杀死了星野修介。日本美术家古贺春江曾说:“再也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⑤岩井俊二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用死亡的悲剧结尾来彰显他对“青春的残酷”的反思,提醒世人要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心灵,也告诫年轻人要善待自己,善待朋友和爱情,最终让青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书写无悔的灿烂人生。

二、纯美的影像叙事

岩井俊二的影片大多以“纯爱”作为主题,画面都很清新、细腻、明快,带给人的是最纯、最真、最美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年轻人敏感而脆弱的心灵。

综观岩井俊二的电影,《四月物语》最是单纯美好,《情书》美得令人心碎,《梦旅人》直面残酷悲美青春,《爱的捆绑》更是主题至纯极简……影片《四月物语》讲述了北海道少女榆野卯月因暗恋学长山崎,爱恋的力量激活她考入东京武藏野大学及其只身一人在东京上学的遭遇故事。故事在漫天飞舞的樱花季节展开,向观众预示着将会有纯美的爱情故事发生,而单身少女来到陌生之地上大学的情节预设,也似乎在引领观众期待着有什么故事将要发生,才能打破这场不动声色的沉静和纯美。最后,果然一场突来的大雨和一把跳动的破旧红雨伞,打破了画面的宁静,将男女主人公联系在了一起,点燃了大家的观影热情。岩井俊二就是以这样纯美的画面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和调动我们的观影意欲,让他赢得了“唯美到近乎无耻”的夸誉。以《爱的捆绑》来说,它是一个时长仅47分钟的小短片,讲述一个丈夫忙于写作、妻子备受冷落进而患上“强迫性紧缚症”难以治愈的故事,剧情至纯极简,角色亦少,仅有丈夫、妻子和精神病医生三个。当然,岩井俊二的电影也并不只有形式上的唯美,他的电影还带有日本民族文化习俗和社会生活大环境浸染下“以纯为美”的印迹。影片《情书》开头和结尾中,都一概以绵延的皑皑白雪作为背景,主人公则身着黑色的大衣从近到远,渐渐地消失在白雪之中。纯净的画面没有丝毫的世俗烟火气息,给人以明信片般的视觉享受。岩井俊二擅长用音乐叙事来塑造“纯美”意境。由于岩井俊二对于音律非常娴熟,不仅会作词作曲,而且还精通演奏。如《四月物语》中用吉他与钢琴配乐,是他亲自创作和演奏的。纯美的旋律、悠扬的曲调,深深地打动了受众的心灵。在《情书》《花与爱丽丝》中,他采用声色纯净明亮的女声独唱、轻音柔软的钢琴抑或是小提琴独奏来渲染气氛,连贯情节,也给受众美的享受。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岩井俊二创造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苍穹音乐”,它旋律纯净而婉转,意蕴虚空而飘扬,似有似无,虚实相映,引领受众仰望星空,徜徉、陶醉在浩瀚无穷的宇宙中。流行歌手莉莉周虽然未出场,却是整部影片的灵魂所在。她的音乐纾解和承载着青春年少中学生的多愁善感,寄托着他们抛离这一喧闹嘈杂、充满斗争和虚伪世界的梦想。虽然整部电影“只有佳句而无佳章”,但画面清新,极尽唯美精致,任一定格下来的画面都不啻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三、隐喻的哲理反思

岩井俊二的电影充满了深刻的、持续的哲理反思,他以“隐喻”的方式通过电影标题、意象搭配和情节叙事等彰显出来,打破了受众观影的惯常思维和机械僵化的接受模式,延伸了反思的时间,扩展了赏析的张力,调动受众形成新的审美方式,在观影美感愉悦的同时深化了对爱情与性、金钱与权势、活着与死亡等人生意义、生命价值哲理问题的新思考。

《情书》是岩井俊二的剧场电影处女作,这部影片着重反思和探讨了“爱情、性、婚姻与命运”的主题,形成了他独特的影像“隐喻”风格。“日本电影沙皇”黑泽明曾说:“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⑥电影美学家巴拉兹亦说:“有声电影诞生以来,剧本就自动跃居首要的地位。”⑦影片要想获得成功,剧本非常关键。剧本的创作质量,直接影响和关系着影片的思想深度、镜语风格和美学内涵。岩井俊二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才能,他的影片经历过从他创作小说到写成剧本的打磨,这一持续的过程不仅深化了他对现实问题和普世价值问题的哲思,而且锻炼了他驾驭镜头来隐喻思想的技艺。《情书》由一封出于哀思而寄往天国的信获得回音拉开了叙事帷幕,故事的发展,逐渐揭开了尘封的记忆,原来男主角藤井树深深地暗恋与之同名的女同学,却一直不敢表白,成年后为爱痴狂的他选择了与长相酷似女同学的博子交往并订婚。后来由于一场突发的山难,男藤井树死亡了,留下博子在深深的怀恋中无法自拔。她给天国的藤井树写信抒怀,没想到却获得了同名同姓者的回应。最后她终于发现,原来藤井树之所以爱她,是因为一段纯真的单恋,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感情的替代品。整部影片,镜语零乱却不影响受众理解,穿插交织的回忆推动了故事的发展。隐喻的镜语似乎在引领着受众反思挚爱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或许这部影片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爱情的伟大和人生的无常,还要学会对逝去的爱进行适宜的遗忘,才能获得新生。

电影版的《燕尾蝶》对原著小说进行了些许改编,围绕“燕尾蝶”意象隐喻了一个关于日本外来移民“蜕变”的故事。20世纪的日本被大批外来移民(其中以中国人居多)视为淘金的天堂,他们给它取名为“圆都”,日本人则称这些移民为“圆盗”。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们身上文绣着“燕尾蝶”,隐喻着她们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化蛹成蝶,完成身份的蜕变和生命的腾飞。可造化弄人,在她们的追梦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痛苦、挫折、迷失和磨难,生命也惨遭不测风云,有家庭破碎,有强奸危险,有死亡威胁,有劳燕分飞,有金钱收买,等等,但文绣“燕尾蝶”的女主人公固力果最终却没能向梦想深处蜕变,她虽然做了受人追捧的明星歌手,但她骨子里仍是那个在“圆都”当妓女的从上海偷渡过来的中国女孩,丧失自我,悲观至上,依然遭受日本人对移民不友善的歧视。凤蝶效仿收留她生活的固力果一样在胸前弄了一个“燕尾蝶”文身,她本应该是可以蜕变的,因为她才12岁,人生充满了可塑性。但她的命运也是被社会环境推着走,很少看得到强劲的自我挑战生命的动力。岩井俊二用现实与想象结合的方式,把社会现实中的一切问题和矛盾冲突、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故事虚构出来加以隐喻,并融入了他个人独到的见解,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在他的影片《梦旅人》《花与爱丽丝》《彩虹女神》等中都可见一斑。对于人性的探讨,岩井俊二表现得很执著,他的镜语也很独特。作为一名日本人,岩井俊二并不忌讳把日本人人性缺失的一面拿出来交谈讨论,他正视这些问题与缺失,在他所创作的《吸血鬼》这部作品中,人性变态的一面便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说或许因为人们在重压之下,真的会这样做或是做一些其他变态的事情。

综上可见,岩井俊二的电影充满了残酷的青春物语,他挚爱表现纯美的影像叙事,用镜语、意象来隐喻重大的哲理主题,表达了他对爱情、人生、青春、生命等的深入反思,书写他细腻的心性和敏锐的思考,成为日本电影史上重量级的导演。

注释:

① [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张品兴、乔继堂主编:《人生哲学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38页。

② [美]德莱赛:《德莱赛选集》,周丽主编,《中外名人名言·友谊爱情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③ [日]清真人:《现代日本的青春——岩井俊二的影像世界》,洪旗译,《世界电影》,2002年第4期。

④ 转引自陈祖继等:《微影筑梦·微故事片创作初探》,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2页。

⑤ 转引自[日]川端康成:《临终的眼》,叶渭渠、唐月梅译,《川端康成文集·美的存在与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⑥ 转引自野田高梧:《剧作结构基础》,《世界电影》,1984年第4期。

⑦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猜你喜欢

井俊二物语隐喻
《活的隐喻》
萌虫物语
星月物语系列
岩井俊二首导华语片 《你好,之华》
摇摆不定的青春物语
岩井俊二的电影叙事风格问题思考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