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次元文化与中国电影审美的“呆毛性”对话

2017-11-15纪晓楠

电影文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弹幕动漫动画

纪晓楠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4)

起源于日本动漫,原意为二维的、平面的艺术表述形式,后专指由漫画、手游和动画文化构筑起来的,有别于现实三维生活的虚拟世界——“二次元”,正以飞快的速度实现着从外来向本土、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的发展与转变。如果说每一套文化体系都会于潜移默化间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以此和其他文化现象进行对话,那么它亦不例外。以“呆毛”为例,原指一缕或多缕直立于头顶的头发,但在二次元语境下摇身一变成了充满能量的代名词,形态各异,会随主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如翘起或萎靡。二次元独特用语的广泛传播为大众文化增添了看似成熟的新鲜血液,那是一种引领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亦是一类具有“呆毛”特色的审美机制。虽然二次元文化如今已附着于成型的文化产业之上,成为新兴的、充满能量的商业模式,但其未来发展和与传统电影艺术的融合对话仍处于易变状态,故笔者引用“呆毛”之意称其为“呆毛性”对话形态。基于以上态势的表述与延伸,我们首先对二次元文化于国产电影产业中的优势与新变进行一番审视与梳理。

一、呆毛翘起:缩小审美裂缝+增强角色价值

语言文本和视听语言的“虚拟化革新”表征着“二次元文化”不但悄然进入了大众生活,也在无形中改变着国产电影的影像风格和审美趋向。如果我们回望 “复调对话”不难发现,巴赫金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主人公具备相对独立的思维意识和权利,会和作者结成审美同盟,共同作用于观众,从而使三者进行无形中的对话沟通,达到稳固审美距离、缩小审美裂缝、增强角色价值的功效。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其同样适用于二次元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审美影响,那是由二次元元素改编并搭建起来的,全无地域性限制的奇幻电影,是充满奇思妙想、另类独特的奇观影像,更是一部部疯狂的、无章节的青春物语,尽管它们不以波折的剧情取胜,但其中的丝丝笑料却不乏无厘头的黑幽色彩。

(一)打造草根英雄,重塑崇高情节

从《十万个冷笑话》中的少年郎、时空鸡,到《魁拔》中的六代蛮吉,创作者无不向观众刻画着一个个反哺于民间生活或来自于普通角色的“小人物”,无论怎样变更,李靖、哪吒、孙悟空和《秦时明月》中的项少羽、荆天明都可以让我们有据可循、有史可查,虽然他们都早已是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著名角色,但二次元的魅力恰恰在于力图消解这些看似崇高的“英雄”,将角色的点滴与“屌丝文化”紧密结合,用草根打造草根中的草根。此外,在这种以重口味恶搞为主导的“草根动画”中,草根英雄往往备受关注和追捧,类似宅男拯救世界、腐女重导人生、一只鸡可以轻易操控时空轮回等细节屡见不鲜,虽然他们飞扬跋扈或憨傻无聊;他们放任不羁、蔑视规则,但他们单纯、单一,不忘初心、永葆梦想。每一帧动画、情节和人物都在为广大网友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大大地增强了每一位“草根英雄”的角色价值,以此缩短观众的审美距离,满足大众消费的观影快感。

(二)淡化娱乐至死,恶搞凸显使命

作者全力降低“狂欢式”娱乐的低俗性,为人物赋予特立独行的思考、行为与使命,不但以“80后、90后”熟知的动画形象和诸如“空手接白刃”的无厘头技能恶搞,且持续激发着大众对于熟悉角色“陌生化联想”的新型审美意识。此外,每一位角色皆独立于作者之外,直接和观众进行审美意义上的对话,这种“越界”的沟通让观众成为潜在的使命合伙人,和角色一起完成拯救世界、解救苍生的光荣任务,从而最大限度上关注到不同受众需要的审美体验。纵观国内已有的二次元影片,无一例外地对经典人物、经典历史、经典场景都做出了恶搞式的流变,但似乎每一步走得又并不出格,反而可以让观众从中体会到对于责任、感恩、正义和梦想的认知。面对当今这么一群二次元文化语境下的动画角色,他们身体的“狂欢”行为足可以给予现实中的我们短暂的精神慰藉,以求寻找到个体之上的普世价值。但世界万物的运行皆靠“度”的把握,二次元影片在利用这一恶搞特性使“呆毛”高扬的同时,也暴露了它不容忽视的不足。以《十万个冷笑话》为例,影片在对经典形象进行戏谑性再造的同时,反叛与调侃无不透露于叙事文本中,正和今天青年一代的怀旧情结互相契合,在无形中凸显出媒体整合时代下大众审美偏好的解构与颠覆。

(三)打破银幕空间,引领主观文化

1994年,郑渊洁的《魔方大厦》被制作成10集电视动画片于全国范围内播出。纵观全片,其中同样具备二次元相关元素:假想出来的二维平面和充满怪诞的虚拟空间,一些惊悚和悬疑的细节也都透露着对于时空重构的味道,但这毕竟是20年前的作品,绘图、制作和人物行为都无法与当今的二次元动漫相比。2011年《魁拔》净收入2510万元;2014年投资1000万元的《十万个冷笑话》火速将1.2亿票房收入囊中;2015年《大圣归来》更是打破国产动漫票房纪录,直达9.56亿之巅峰。诸如此类的国产动画在二次元文化的冲击融合下顺势而上,以精品生产模式大踏步进入到国内外观众的视野,加之“互联网+”思维与相关产业规定的扶持,中国本土动漫电影更是以二次元元素为视觉承载,引领着包括语言(《请叫我女王大人》)、服饰(Cosplay)、饮食(美食+)、生活(吐槽能量)等在内的多方面文化的潮流与风尚。此外,二次元的波及范围不仅局限于电影审美的感官之上,还直接以多种传播和呈现形式愈加被大众所接受,如“弹幕”的流行。这是一个“吐槽”占据绝对主力,且潜力巨大的互文性系统,网络为电影的观看提供了便捷,而弹幕也为大众基于这部影片的交流提供了群体性发泄的新渠道。在二次元文化的引领下,新兴弹幕革新了影视传播模式,改变了传播关系,同时也对视频文本本身进行二度加工,由此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影体验和互动快感。①

二、呆毛萎靡:过分商业消费+瓦解人物原型

与传统影视相比,二次元文化给观众带来的全新对话方式笔者称其为“翘起的呆毛”,只因它与国产影视动漫的有机融合,且势头正旺、斗志昂扬。2014年与二次元相关的动漫、游戏和影音项目的融资规模高达1.73亿元,2015年已然翻倍,仅腾讯投入的动画基金和漫画基金就分别高达6000万和3000万,市场制作空间与需求量甚是惊人。虽然二次元动漫与影视产业于近几年间成为中国国产影音行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在此现象炽热化上升的同时我们不禁放慢脚步,深度发掘二次元文化对电影审美产生的弊病与威胁。上文提到“呆毛”的存在与主体的心境、状态有关,时而高扬或萎靡,那么笔者在讨论二次元文化为国产电影带来的创新性与互动性后更应有效地对其品质与水准进行检索,防微杜渐,以避免二次元文化泡沫的急剧增长、爆破。

(一)消解人物原型,破坏创作生态

二次元影视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汇集诸多80后、90后熟知的动画角色,白雪公主、吮指鸡、匹诺曹、葫芦娃、牛魔王、哪吒父子、孙悟空、项羽、刘邦甚至牛顿等皆在旗下,这些人物一方面保持着本身的特性,一方面又被赋予了崭新的历史、技能和关联。②虽然如此,但也产生了新的“认同”问题,哪吒被配上了满身肌肉;葫芦娃与蛇妖结婚生子;不同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和匹诺曹产生恋情。这些形象在对原型进行颠覆,满足新一代观影人群审美感受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丧失了热衷动画本体的80、90代群。以“十冷”电影版为例的二次元“杂糅潮流”和“快餐文化”追求个性、标新立异固然没错,但诸如此类的“成人动画”在互联网资本浪潮中会逐渐丢失国产动漫的人物原创性,愈加规训于对已有动画元素的一味拼凑,无法推陈出新,最终导致呆毛的日渐萎靡,长此以往必给中国动漫产业和相关影视文化带来重创性生态危机。《十万个冷笑话》制片人不董在接受采访时谈道:“漫画领域最难做的正是创作生态环节。起初画得好的作者我们会支持,现在一般的作者也会享有很多的激励措施,但效果离期望值还差得很远,因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几种或者更多成功模式,寒舞相当于一个先驱者,他成功了,便会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还需相当长的时间去建立。”

(二)二次元元素威胁观众审美

诸如“弹幕”等新兴对话形式的出现增强了观众的交流与互动,但其隐患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引与规范,无法由监管部门统一其字号、颜色或字体,因此“弹幕”效果严重占据了银幕的可视范围,分散了观众的视觉焦点,破坏了影片的叙事节奏和画面完整性,从而消解了影片对于大众的审美效果和美学价值。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认为:“事实上,大部分影视作品都需要观众用万分深入的态度进行观赏,忘掉自我的存在,全身心地融入其中,这才是电影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观赏的必要规律。”③此外,先被发布的弹幕对其后观看影片的观众起到了群体性的消极传播效用,使观众在不自觉间被已有的评论和情绪所牵引,从而形成严重的心理依赖,丧失自己对于影片细节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质上威胁到了大众对于影视艺术的自主鉴赏和审美水平。因此,这种“弹幕对话”的出现会勾起观众的猎奇心理,但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呆毛不再高昂,反而萎靡不振。

(三)商业资本动摇艺术地位

从《尸兄》到网络大电影上映,从《十万个冷笑话》到两站创立收购,再从《大圣归来》到巨额投入并拢,二次元在极快的时间内完成了广泛娱乐化的产业整合,所有年轻化、忠诚度高的“宅男”“腐女”也在巨大的商业资本渗透下形成了标志性的“二次元”文化社区。随即诸多互联网巨头投身于动漫产业,将其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增长模块,由此 “二次元文化”将作为新兴经济增长点不断迎来广泛的发展契机。但值得注意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商业洪流是否会如同猛兽般吞噬对于艺术品质和影片质量的探讨与把控,甚至有学者提出二次元文化不会与电影产业有机融合,而是使其愈加二次元化,即“消费性”“低俗性”和“碎片性”。我国动漫产业在持续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价值链条,但整体附加值较低,主要表现为题材创意的缺乏、原创角色的陈旧和叙事文本的浮躁。如果不从以上几个方面提高国产二次元影视的制作水准,即使投入再多的商业资本也是枉然,反而会随着产业化泡沫的不断积累最终崩溃,与观众、市场脱节,起到揠苗助长的反作用力。此外,媒体融合和资本积累会直接导致国产二次元影视的另一个弊病:跟风严重,以此发展下去会逐渐拉低影片创作质量,观众的审美水平也随之停滞,对国产动漫影视的不良影响呼之欲出。

三、呆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作水平

二次元影响下的中国影视产业正飞速跻身主流审美市场,然而面对随之而来的诸多不足,产业人员、相关机构和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该如何行动,才能将这种新兴格局送回正确的发展方向,始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关于“完善保护政策”“企业自主引资”等建议笔者暂且不提,单就艺术生产的三个环节——作者、作品和观众来说,应尽早提升从业者的创新意识,走精英、精品化路线尤为重要。早先中国已经有诸如《魔方大厦》《霹雳贝贝》等充斥着二次元文化的特色动画、电影,因此要适当控制“拿来主义”,摆脱发达国家动漫产业对本民族的束缚与控制,逐渐积累并发挥多面思维能力,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带有强烈民族气质的符号化角色和中国特色的叙事文本,并通过如今优良的技术水平将其表达出来。但要注意:创新不等于一味地恶搞,而是应于产业化浪潮中找到合理重塑的途径,以“复调对话”为先导提高角色的自主意识与对话价值,同时在保证审美连贯性和画面整洁的基础上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努力提升产业价值的市场竞争力,缩短审美裂缝。此外,普通观众也应尽量以合理的方式参与到中国电影与二次元文化的对话当中,通过保持对“二次元” 的借鉴与学习,为国产电影的优化、再生培养强烈的归属与认同。

四、结 语

在二次元界的“幻想世界”中,观赏者可以与角色进行良好的独立对话,且利用这种二维对话方式大大缩短审美间隙,由此,它甚至被一些学者定义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虚拟属性与青春特质共谋的动态世界观。两年之内在中国网络上流行的二次元“萌语”超过63个类别,共计1100个左右,犹如“呆毛党”的不断扩大正向当今消费文化证明着二次元的波及之广、效用之大,笔者借其特性引申为新兴文化与当今中国电影的融合态势并不为过。二次元文化在角色塑造和场景设计上不断追求试听上的极致呈现,凸显奇幻美感,烘托人物价值,使其愈加充满灵性与生命,虽然夸张、魔幻的世界空间刻意造成了与现实时空相异的审美距离,但若能良性循环、稳健前行,定可在浓郁的联想与狂欢式的对话中为观众奉上特殊的草根美感,令人疯于此、乐于此、美于此。

注释:

① 周舟:《传播学视野下网络青年亚文化 ——“弹幕文化”解读》,西南大学,2015年。

② 马丹:《从〈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版看国产动画电影内容的创新之处》,《新闻研究》,2015年第2期。

③ 马凯文:《弹幕:视频互动的新形式》,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猜你喜欢

弹幕动漫动画
HOLLOW COMFORT
做个动画给你看
“弹幕”防御大师
动画发展史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锋绘动漫
我是动画迷
开口笑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