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微电影的后现代叙事特征研究

2017-11-15温立红

电影新作 2017年5期
关键词:后现代创作

温立红

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由兴起到蓬勃发展让人猝不及防,2005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传播,可以看做“微电影”的雏形;2010年被业界称为是微电影元年,一部商业微电影《一触即发》开启大幕,使微电影成为广告营销的新宠。德国电影大师施隆多夫表示“依托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的短篇幅电影是一场电影技术革命,它要求从内容、创作到一系列的完成,都必须高度简单化,包括整个叙事的风格”。结合微电影自身的发展轨迹和网络传播的特点,探究新媒体传播平台下微电影的叙事特征,既能提高微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也能不断发掘互联网所蕴含的巨大活力。

一、微电影的界定

国外学者一般将时间在30秒-40分钟的视频短片称为电影短片,而在我国,与互联网上微电影蓬勃发展的实践相比,学术界关于微电影尚未有权威清晰准确的定义,导演陆川认为:“读书时候拍摄的短片,现在由于有了网络这个媒体传播平台,于是有了时髦的名字。”①;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认为微电影是指由专业或者准专业创作团队为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所创作的虚构性短故事片②;香港影评人列孚认为“微电影只能算是短视频,很多技术条件根本达不到电影的标准和专业要求。电影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产物,至今尚未成工业,其在本质上就是软性广告片,只是把广告字眼去掉就成了微电影。”③尽管业界对于其界定存在争议,但共识是:指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体下观看的微视频,具有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制作周期(1天-1周或数周)、微投资规模(几千/万元每部)、完整的策划制作体系和故事情节的特点。

二、微电影的叙事特征

电影工业组织自身被用来证明后现代的特征,它提供了后现代社会的图像,表现了和后现代文化实践特征相关的美学特征。随着微电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微电影本体创作及叙事特征的研究尤其重要,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认为“电影其实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④,我国学者贾磊磊教授指出“现代电影理论与传统电影理论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电影艺术的故事性和叙事性,并且把电影的故事性提高到电影艺术的本体范畴”⑤。借鉴传统电影的叙事手法,创造出叙事语言和视听效果更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更符合现代受众接受心理和审美习惯的作品是微电影叙事发展的主要目标。由于网络与电影用户群的高度重叠,使两者无间离融合,依托互联网传播的微电影呈现出平民化、娱乐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征,在叙事上具有解构理性、消解深度、摒弃宏大叙事、去中心化、放逐传统政治道德话语的特点,是极具后现代的思维模式、表达策略、批判策略、审美风尚等的电影形态。

(一)微电影的叙事视角——后现代社会的“平民狂欢”

微电影的出现改变着传统电影的发展格局,其表达诉求和关注点往往是影院电影或作者所忽略或过滤的,这为底层叙事和“人民美学”提供了创作土壤。新媒体的后现代主义精神气质影响创作,使其极具后现代社会特征。当下微电影的创作可分为大师级微电影、草根微电影和学院派的微电影⑥,他们或是先锋实验艺术,或成为逃避现实的平民式狂欢。

1.大师级微电影是指由业已成名的电影导演们创作的微电影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叙事上基于“艺术”目标和意义进行创作,题材上多涉及敏感话题和边缘性人物,以此表达作者对世界、人生、人性的深层探讨。如优酷在2012年开始推出的大师微电影系列集结了顾长卫、许鞍华、蔡明亮、金泰勇等顶级亚洲电影大师,其中许鞍华导演的《我的路》中,通过描写一个中年男人突破重重压力完成变性手术的故事,展现和探索边缘群体的心理和生活状态;2013年的大师微电影系列中张婉婷、罗启锐夫妇创作的《深蓝》聚焦自闭症儿童家庭;2014年的大师微电影系列中张元导演的《老板,我爱你》把禁色融入异色,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等。大师微电影在叙事上选择有限的、异质化的视角,在镜头语言上采用艺术电影的拍摄剪辑技巧,在结构上以开放性代替明确性,突破时间限制讲述故事,呈现出“实验电影”和“艺术电影”的气质。

2.草根微电影则是平民化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电影属于精英和影视工作者特权的惯例,人人都可以当导演。这类微电影中以纪实类和恶搞作品最为常见:纪实类作品中以独特的叙事方式聚焦社会亲情、友情、爱情、家庭伦理等方面的社会问题,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以反映当代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以引发观众的共鸣。如“11度青春”系列、《我们结婚吧》等微电影,在内容上,舍弃了传统电影的宏大叙事,注重个人化书写,沉迷个人表达;在形式上,不注重画面的美感,而是以晃动的镜头、迷离的色彩再现生活的场景,成为大众化的标签,使小人物的生活体验和感悟通过影像进入大众视野;在叙事上,具有日常性、原创性、多样性的特征。恶搞类微电影则是对经典影视作品、社会现象、传统观念进行戏谑调侃模仿,以此宣泄情绪,达到娱乐狂欢的效果,如红极一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讽刺戏谑,《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则是夸张放大小人物的劣根性,讽刺当下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这些拒绝深度回避广度的微电影,体现了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特征:颠覆权威、反讽叙事,既是生产又是游戏,解构社会的同时也在解构自身。草根微电影使得小人物对生活的不平和人生幻想在如临其境的影像中得到宣泄和投放,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失落和焦虑,呈现了拉康镜像阶段的想象与满足。

3.学院派微电影则是指由高校师生创作的微电影,题材涉及青春、成长、爱情、叛逆、励志等,表现手法多样化,带有鲜明实验性和艺术性的特征。如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喆、王旭龙的作品《纸片战记》大量运用动画、实景拍摄相结合的影像表达方式增强微电影的可视性,河北传媒学院学生创作的喜剧系列《麻辣隔壁》采用动画、拼贴等方式,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制作反应同性恋题材的《一日一夜》,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制作的《说谎》等都体现了学院派创作对艺术性的追求。

无论是大师级微电影、草根微电影,还是学院派微电影,他们都力求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着力于对大众审美的颠覆,探索和尝试新的叙事方式。微电影的主要播出平台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更加贴近民众,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也远超出一般的娱乐产品,而且相对于审查较为严格的传统电影市场而言,网络审查力度较低,所以作品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在叙事风格上更注重个体话语表达,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影片注入个人化表达,凸显个人化创作特征,个体表达诉求和欲望得以满足,脱离了传统电影的说教、刻板的叙事方式,人人都可以当导演参与创作到传播,传统电影的权威性被解构和颠覆,成为大众狂欢。

(二)微电影的叙事手法——平民化的“凝缩拼接”

雨果·毛尔霍提出电影呈现的是已经制成的梦;苏珊·朗格认为电影像梦在于它创造了虚幻的现在;麦茨认为电影的实质就是满足观众的欲望,电影机制与观影者心理机制的关系变成了电影机制与梦的机制的关系,电影与梦之间感知态度、形式和内容不同,电影可以称为“醒着的白日梦”。麦茨在《想象的能指》中将精神分析和符号学研究结合,把电影当成梦和一种语言来研究,以心理结构模式为基础研究电影机制,对电影画面结构与心理结构进行类比,企图建立多层面、开放式体系⑦;佛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机制是变形,电影与梦有同样的表述语言和修辞方式,包括凝缩/拼接、移置/隐喻、仿同/认同、校正/修辞等。

与传统电影一样,微电影叙事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利用心理结构和语言机制完成内容的生产、传递和接收过程,但是微电影的凝缩/拼接叙事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产生于“后技术”时代,“微文化”背景,立足于新媒体文化环境,形成以“微”为特征的文化格局,这种特征使他的叙事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姚斯在接受美学中提出“期待视野”的观点,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微电影叙事中,则可以看到观众对于微电影的故事“期待”是否满足,是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微电影必须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不同的故事情境中融入观众熟知的情绪体验,以获得观众的认同和共鸣。体现在叙述手法和技巧上,就是影像人物和情节的平民化凝缩,以其新媒体属性,以“平权”的凝缩与拼接,用个人化的移置和隐喻完成着异于传统电影形式的叙事方式。

(三)微电影的叙事结构——新媒体语境下的“注意力经济”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无时无地都需要相互联接的C时代(The Connected Era),个人电脑、电视、智能手机、移动电子显示屏、平板电脑等诸多小屏幕分割着受众的观看视野。时间碎片化、网络草根化、娱乐个人化,“微电影”在新媒体时代形成新的“注意力经济”⑧。为了留住观众的注意力,创作者往往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无限放大,而淡化次要情节,以最快速、最大化地获得观众的认同和共鸣,这种策略下的微电影叙事呈现出截弯取直、删减情节、直击要害、短小精悍的后现代抒写特征,是微电影内部叙事结构的个性所在。

(四)微电影的传播方式——后现代社会中的“去中心化”

现代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视角和多样化的表达诉求,成为微电影创作的内在艺术源泉,而互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成为其兴起的外在条件。全民性与草根性创作使中国的个体找到了自我表达的方式,在硬件与软件兼具的条件下迅速成为互联网平台上的宠儿,开始了一个电影业平民化的新时代。但微电影一旦完成创作进入到传播阶段之后,创造者就失去了对作品的控制,呈现出无中心的状态,网状扩散重复性传播,对于散点式的受众而言,受众所在的位置就是“中心”,于是中心被泛化,传统电影经典叙事的精英文化走向草根平民文化,中心意义被弱化。如《洞藏酒的那些事儿》《老男孩》《我们结婚吧》《空巢老人》《假如爱情》等,这些草根微电影引领了时尚话题、关注社会热点、表达艺术主张,解构了常规电影传播的中心化,打破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使得平民阶层也具备了传播者话语权。

三、微电影的叙事缺陷

微电影使得沉默的大多数都得到了话语权,社会场域下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存,不同文化之间的对立与张力,持续不断建构着“大众与非大众”的文化边界。网络表达的随意性,后现代社会的去中心化,低门槛介入,异质类的艺术创作手法给传统电影市场注入了活力,网络化创作和传播拥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然而,其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体现,也呈现出叙事上的缺陷,而导致受众的注意力缺失、弱化深度思考,要使微电影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必须要深化微文化的内涵,增强艺术价值以提高其生命力。

(一)缺乏叙事魅力

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冈察洛夫斯基说:“短,比长有更高的要求”⑨。短时长是其传播优势,却也是其叙事的劣势,因其时间有限,因此只能选取叙事上的高潮片段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受众的注意力,而删减了人物情绪铺垫和故事氛围的营造,这不但破坏了电影叙事的完整性,也导致作品内容空泛,缺乏叙事张力和魅力。

(二)主题浅表化

后现代社会语境下,进入后电影理论时代的电影失去了真实感,虚假与真实之间,表象与深层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界限消失,虚拟现实主义、VR等新技术介入强调电影的奇观和娱乐价值,消解事物的深度意蕴走向平面化。电影成为众声喧哗式的狂欢:感官刺激压倒了叙事,声音压倒了影像,娱乐压倒了信息,形而下的感官享受代替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围绕物质欲望展开矛盾使电影缺乏精神建构和情感升华,没有对人性的深刻分析,没有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肯定,难以摆脱价值迷茫的困扰。在这样的氛围下,部分受商业利益驱动的微电影往往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迎合娱乐宣泄需求,使用大量的色情、暴力题材诱导点击量,放弃伦理突破底线,只注重现实的“即时”感受,拒绝深度思考,营造快餐式消费,使传统电影的意蕴荡然无存。

(三)微电影的商业属性影响艺术属性

网络为微电影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平台,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关注方式逆向改变了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市场的规则,具有散点式传播,病毒式扩散的特点。微电影通过网络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输送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这既是一个文化消费的终端,也是一个聚集微时代需求的终端,以其碎片化娱乐方式填补了常规电影不能触到的受众需求,是新媒体时代快节奏生活语境下影像创意的一次重要革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6.9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3.2%⑩。庞大的网络用户能为一部微电影提供动辄几千万或上亿的点击量,无形中赋予其以商品色彩和营销功能,当下的微电影创作中广告投放是其盈利的主要手段,商家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影片的创作、拍摄和制作过程中,甚至通过定制的方式将电影叙事与广告创意相结合,如为凯迪拉克量身订制的广告《一触即发》《66号公路》等,其他品牌如大众汽车、佳能、百威啤酒等也纷纷涉足微电影进行品牌营销。微电影中植入广告,一方面具有商业属性,利用传播影响力为商品扩大市场,但另一方面,微电影与广告的过度结合甚至“订单式”微电影使得电影的商业属性大于艺术属性,长此下去,微电影也必将失去其作为艺术作品的深层内涵,背离电影创作者的初衷,沦为浅薄的娱乐和商业工具。

结语

“微文化”盛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微电影应运而生。微电影叙事无论在叙述视角、叙事手法、叙事结构、传播方式上都呈现出后现代的叙事特征,突破传统电影叙事的窠臼,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叙事艺术,叙事也存在缺乏叙事张力与魅力、主题浅表化、商业性大于艺术性的缺陷。作为发展中的新生事物,从实践角度而言,创作者需要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专业能力,更好地利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流动性、跨媒介性等特征,创造出适应新媒体传播的叙事语法和规则,从理论角度而言,研究者们及时分析和总结微电影的叙事特征,既能为创作提供借鉴和指导,又能推动电影艺术数字媒介叙事领域的理论建构。

【注释】

①虞晓毅,戴乐,张麟.微电影行业现状全民参与商家介入[N].《南方都市报》,2012-6-11.

②尹鸿.微电影:互联网时代的艺术新形态[J].电影艺术,2014(5):67.

③何晶,黄飞.微电影和电影没关系[N].羊城晚报,2012-2-26.

④[法]克里斯蒂安·麦茨,崔君衍译.电影符号学的若干问题[A].吴小丽,林少雄.影视理论文献导读[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246.

⑤贾磊磊.影像的传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2.

⑥王静.自媒体微电影的叙事特征论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1):48—54.

⑦[法]克里斯蒂安·麦茨,王志敏译.想象的能指[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6:54.

⑧聂伟,吴舒.微电影:演变、机遇与挑战[J].上海大学学报,2012(4):31-38.

⑨区念中,杨德建,黄慰汕.中国短片浪潮[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95.

⑩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 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201701/t20170122_66448.htm,2011-1-22.

猜你喜欢

后现代创作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Jazz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90后现代病症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消闲(创作谈)
创作失败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
进入后现代陶艺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