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的中西融合策略解读
2017-11-15王雪
王 雪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 德阳 618500)
时间回到2000年,李安的《卧虎藏龙》上映,一扫华语武侠电影的颓势,开启了新千年华语武侠热的浪潮。武侠电影逐渐成为东方电影十分重要的一个身份标签,其中不仅呈现了精彩的历史演义和江湖传说,更彰显了东方的文化价值和美学观念。《卧虎藏龙》开启了中西双方在武侠电影领域的全面合作,在电影制作环节、宣传推广环节和放映环节都结合了中西双方的人才与资本力量,使得影片兼具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达到双赢。在《卧虎藏龙》之后,中国的武侠电影如《英雄》《霍元甲》《十面埋伏》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海内外观众的认可。华语武侠电影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文化的创新与融合,它摒弃了传统武侠的格局,引入西方的叙事技巧并扩大情感与价值观的普遍性,获得了更加广泛的接受与共鸣。
《卧虎藏龙》不仅是新千年华语武侠电影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传统的武侠片,内容并未越出江湖恩怨、爱恨情仇的范畴,但影片本身绝不仅是东方元素的堆砌,而是在光影流转之间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特质与内涵,那深宅大院、竹海剑影和苍茫大漠串联起丰富的文化意象,人物情感若隐若现,在有无之间彰显东方美学含蓄克制的气质。同时,《卧虎藏龙》又试图与海外观众沟通,对生与死、爱与恨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情感的主线一直贯穿着整部影片,李安选择了一种巧妙的方式打动西方观众,这绝不是简单拍给西方人看的电影,而是为中国文化的推广开辟了一条路径。
一、改编与创作:千锤百炼方出精品
李安认为武侠世界是一个中国人曾经寄托情感及梦想的地方,但是小说中所蕴含的东西到了港台的武侠片中,“却极少能与真实情感即文化产生关联,长久以来它仍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层次,无法提升”。对外国人及海外华人来说,他们通过武侠片所接触到的中国文化是比较粗俗劣质的部分,因此李安一直耿耿于怀,他希望“拍一部富有人文气息的武侠片”,因此《卧虎藏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武侠故事,更囊括了李安对武侠乃至中华文化的许多思考。
这部影片改编自王度庐的小说《卧虎藏龙》,原作有50余万字,内容庞杂,情节延伸的范围很广,支线很多。因此,将小说改编成剧本成了一项大工程,编剧工作由美国的詹姆斯·夏慕斯和中国台湾的蔡国荣、王蕙玲共同完成,詹姆斯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够发现有哪些被中国人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却完全无法被西方人所理解,也会挖掘出其中对于西方人最有吸引力的成分。由此,原本复杂的故事和人物关系被初步理出一个脉络,按照一个西方人可以接受的样子呈现出来,这是跨越文化鸿沟最基本的一步。在詹姆斯完成了前两稿之后,王蕙玲的接手真正为影片增添了血肉,她对佛、道的研究基础和女性细腻的捕捉能力奠定了影片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剧本在反复商讨与修改之后完成,最终剧本由复杂的写事为主转变为写情为主,由写文化个性转到写文化普遍性,主题也从写家国价值转变为写人类生命的意义。《卧虎藏龙》既保留了东方侠义精神的特质,又将西方人难以理解的武侠纠葛变成了情感故事,让不同的观众群体从中读到不同的意蕴,无疑是十分成功的改编策略。
李安选择突出《卧虎藏龙》中的情感并不是为了迎合西方口味,而是与他个人内心的矛盾、思考有所关联。他认为武侠小说及武侠片是“我们中国压抑社会的一种幻想,一种潜意识的抒发,一种情感的逃避”。因此,透过武侠世界所呈现出来的中国,“虽然是个虚幻的中国,却是一个真情实感的中国”。李安充分意识到了隐藏在武侠外壳下的情感内核,并希望用一种并不粗俗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雅俗的对峙、中西的碰撞、古今的变动都成为不得不面对的关键问题,只有完美地协调了这些因素,影片才能成为被人认可的艺术作品,而非一次简单的复现或移植。
二、延续与创造:中西文化的交织
虽然中美两国的编剧下了很大的功夫削减复杂的情节与人物关系,但我们在电影中依旧能够看到很多条线索,其中有大侠李慕白为师父报仇的故事,有争夺青冥剑的传奇故事,有李慕白、俞秀莲、玉娇龙三人或交织或独立的情感故事,可以说是汇集了伦理、传奇和情欲等多重元素,它既是一个英雄故事,同时也未脱离凡人的基本情感。更为可贵的是影片没有流于表面的血雨腥风和刀光剑影,而是在超越感官刺激的层面上凸显侠士的精神气质。
《卧虎藏龙》的野心显然突破了讲述一个惊险刺激的江湖故事的范畴,英雄传奇的神话被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疑惑所取代。李慕白入关修炼,却感受不到得道的喜悦,反而被一种寂寞的悲哀环绕,他自称心中一直有一些放不下的事。儒道之间的对峙在李慕白的内心深处无法得到有效的化解。俞秀莲性格温和而坚韧,多年来行走江湖的经历让她变得成熟圆滑,然而这个在外人眼中看来潇洒的女侠却不敢道出心中对李慕白的情感,“发乎情,止乎礼”的观念束缚了她的行动。玉娇龙则是影片中最有吸引力的角色,身为大家闺秀却不拘礼法,敢于反抗一切权威的力量,她始终游走于正邪之间,想要追寻那个真正的自我,可是真正的自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恐怕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从影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设置上来看,《卧虎藏龙》融合了传统中国伦理价值观和西方的个人主义精神。李慕白和俞秀莲是行走江湖的侠客,他们身上的文化性格是儒道相杂的,他们的武功修炼到最高境界要达到超脱,将个人化身于万物之中,无物无我,道之空灵玄虚要求人忘却个人的欲念,虚静无为。但李慕白做不到,他没有明说自己心中放不下的事是什么,但从影片的脉络来看他放不下的无非是为师父报仇和对俞秀莲的爱。义与情是他心中的执念,它们有时太过沉重以至于成为李慕白心中的石头。而玉娇龙的出现则触发了李慕白心中最坚硬的部分,她的直率与坦诚给了他很大的冲击。玉娇龙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若不能征服就只能被毁灭。竹林里的一场打戏是二人较量的关键,谁胜谁负并无悬念,重点在于欲望如何得到释放与表达,遇到了玉娇龙,李慕白才想要收一个徒弟,把武当的玄牝剑法传下去。而二人之间不稳定的师徒关系中还隐藏着情欲的暗流,在中了迷香的玉娇龙的一句“你要我还是要剑”中彻底爆发出来。玉娇龙触发了李慕白心中的激情,而俞秀莲则早已成为生命的底色,她一生都在以礼克情,直到李慕白还剩最后一口气时,俞秀莲说:“用这口气,练神还虚吧,解脱得道,圆寂永恒,一直是武当修炼的愿望。提升这一口气,到达你这一生追求的境地,别放下,浪费在我身上。”李慕白说:“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这一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可是这爱的表达来得太晚,死亡已经是无法改变的结局。
《卧虎藏龙》中的人物形象设置突破了传统武侠片的套路,侠客不再仅仅属于传说,武侠片也不再局限于英雄传奇故事,原本只属于传说中的人物突然步入了日常生活,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爱恨情仇,这无疑为西方观众理解武侠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卧虎藏龙》之所以能够引起全球观众的共鸣,就在于它超越了“武侠”本身,进一步深入对传统中国的伦理道德的思考,并创造性地以西方文化精神理解人物的个人追求,李安将中西文化的特质在人物性格上呈现出来,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玉娇龙。
玉娇龙永远在追寻自我,身为大家闺秀,却不想接受被设计好的命运。在她看来自己的婚姻不过是家族政治的牺牲品,她对俞秀莲说:“自由自在地生活,选择自己心爱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他,才是真正的幸福。”实际上,玉娇龙从来都是在追寻自己的内心,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对罗小虎的爱也是源于对传统的反叛,他可以做所有她被限制去做的事情,由此罗小虎成了玉娇龙的一个镜像,从他的身上她看到了一种自我的可能性。至于碧眼狐狸则是她江湖梦的触发者,但后来玉娇龙发现碧眼狐狸不过是江湖大盗,而自己的梦想却是成为大侠,她们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决裂。因此,李慕白成了她的另一个镜像,竹林大战中二人的目光交织,是在审视彼此的灵魂,在精神层面上占据彼此。李慕白和玉娇龙是一样的人,他们都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确认自己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玉娇龙最后从山峰上一跃而下,与天地融为一体,她是生是死无人知晓,但她无疑得到了自由。
从影片中三个主要人物来看,《卧虎藏龙》实现了对“武侠”的延续与创造,其中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底,也有专注个体追求的西方独立人格精神闪现其中,让全世界的观众都能够进入中国的武侠世界,并从中感悟到不同的意义与内涵。
三、本土与世界:用音乐谱写新的篇章
《卧虎藏龙》中的中西文化融合还体现在音乐的运用上,这部电影同时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音乐奖,作曲家谭盾和演奏家马友友都是国际级的音乐人,有着跨文化合作的经历,因此影片中的音乐充分彰显了中西合璧的特质。影片的主题音乐用二胡主奏,吉他与大提琴作为协奏,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细腻的音乐映衬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动,二胡的悲凉配上吉他的清新与提琴的悠扬,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下隐藏的细密情感。影片的背景音乐则主要用来表现爱情,仍是以低沉的二胡为主,并融合管乐和弦乐,凄美柔情的气氛被音乐完美地烘托出来,与主人公的感情一道流动。另外,影片中为特定场景设计的音乐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武侠电影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打斗场景中音乐节奏虽快却不急躁,高手交锋之时,琵琶的声音正如白居易的诗句中所写:“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与画面共同构成了有韵律的美。整部《卧虎藏龙》运用了中国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作曲者充分吸收了各种乐器的特质,多元化的乐器运用为影片增加了许多别样的气质,同时在编曲时灵活运用电子音效等手段,为电影增添了现代感。
《卧虎藏龙》的主题曲ALoveBeforeTime(《月光爱人》)同样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这首主题曲由美国的Jorge Calandrelli和谭盾作曲,大提琴家马友友担任主奏,李玟演唱,从各个方面都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跨越与融合,这首主题曲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和古典韵味,李玟的演唱将柔情凄美与性感细腻的情感特质融会在一起,令人感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为影片的传播与流行助力不少。
四、结 语
《卧虎藏龙》在多个层面上都达到了中西融合的境界,从编剧上看,影片试图打破文化壁垒,编剧们对小说原作的脉络进行重新梳理,在保留东方侠义精神的同时融入普世情感与文化价值,并最终上升到对人类生命意义的领悟上,无疑为影片的拍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卧虎藏龙》的重点在于对人物的理解,三个主人公的性格充分彰显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方面,观众在他们身上可以寻找到许多共鸣之处。最后,影片的音乐运用也十分出色,中西乐器的混搭和中西音乐风格的融合都使这部电影的情感表达和氛围渲染达到巅峰,感人至深。
《卧虎藏龙》的成功为华语武侠电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事实证明,要想真正在国际影坛立足,不仅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更要对全球文化特质有所掌握,最终达到自由出入、转换无形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