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家乡
2017-11-15孙大勇
孙大勇
《诗经》里的家乡
孙大勇
多年来在阅读方面养成了一个坏毛病,就是对于一些经典名篇的浮皮潦草、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司马迁评价孔子说,“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而我对于一些名家经典却经常是“虽心向往之,然不能至”,好像只是对少数情节诱人的小说才可以稍稍潜心一点,换了其他的来读,总是有那么几只此起彼落的野鸭子在心中乱飞。
对于《诗经》这样千古流芳的儒家经典,我从初中到高中,从大学到毕业,从毕业一直到现在,那三百零五篇都没有全部细细读完。读也仅是泛泛而读,而且,大都是在大家认为的名篇名句中打转转。因此,一直到半年前,我都以为《伐檀》里说的“檀”,就是贵重到现在收藏家论克计价、100年才长粗3厘米的小叶紫檀,实在是闹了个天大的笑话,自己也感觉非常难为情。要知道,我的家乡就在《诗经·魏风·伐檀》中的伐檀所在地啊。
《诗经·魏风》里所说的魏国是春秋时期的周室封国,其地在今山西芮城东北一带。当时的魏国是一个奴隶制小诸侯国,土地贫瘠,加之君王昏庸,劳役很重,征税又多,奴隶们负担过重,难以为生。而“战国七雄”所指的魏国则是经过魏文侯励精图治,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的一个面积较大、国力雄厚的封建国家。二者的国名都以魏称,领地也有重合交错,但不是一个时期的,国家性质、人力物力、地域面积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就像祖宗辈艰苦创业,巧取豪夺,到了三代五代之后,土豪变成了富豪,富豪变成了资本家。
我的家乡芮城就是古代魏国所在地。据历史记载,魏国初始于夏代,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至魏王假降秦,历时一千八百多年。在我国众多的诸侯国中,魏国封国最早,寿命最长,文化底蕴最厚。《诗经》里有魏风七篇,《伐檀》和《硕鼠》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两篇,多年来一直收录入高中语文教材中。对于这一点,作为一个地道纯粹的芮城人,我还是多少有点自豪感的。
话还得说回来,在《诗经》里坎坎被伐的檀,原来是叫青檀,和紫檀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树种。在此,为自己读书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态度暗自叫声惭愧。百度资料里说“青檀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茎皮、枝皮纤维为制造驰名国内外的书画宣纸的优质原料;木材坚实,致密,韧性强,耐磨损,供家具、农具、绘图板及细木工用材。可作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光绪版《永济县志》有记载:古魏城东北30公里中条山上有檀道岭,岭下有檀道村,此皆与《伐檀》一诗有关。至唐贞观初,朝廷仍以中条山檀木所作之弓为贡品。读到这里,大家一定明白了,古代魏国的诸侯也好君王也罢,驱使奴隶百姓大量伐檀的目的,除了向周王室进贡做礼品,就是为了造战车,做弓箭,做家具,征伐掠夺,供自己和贵族享乐所用。
那个因伐檀、运檀的驿道而名叫檀道的村子就在我们陌南镇东北,坐落在中条山脚下。檀道村旁有一庙,就叫檀道庙,正好处于和平陆县洪池乡南王村的交界处,又称后土祠。庙内敬奉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这两位娘娘,芮城、平陆二县各奉其一。平陆县供奉的是娥皇娘娘,而芮城县供奉的是女英娘娘。庙内有两棵参天的古柏,也是两县各奉其一。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这对孪生姊妹的生日。因此,每年这一天,檀道庙都要举行一次热闹非凡的庙会。距檀道村东面约莫一二里的地方,现在还有一个小型的国营林场,不过属于和我们县接界的平陆县境内。我曾去过林场所在的村子一两次,但当时谁又能想到应当去山上林子里转一转,看还有没有孑遗下来的青檀树呢。檀道村往南六七里地,就是浩浩荡荡,向东奔流而去的黄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就是把砍下的青檀木运放到黄河岸边,等候春季河开涨水之后运走。至于“伐辐”、“伐轮”就更不用说了,一看就知道砍的是制作车辆的木料。
在纯粹以农为本、小国寡民的古魏国时期,春夏秋是农忙季节,也是各种树木的生长期,因此伐檀多在冬季农闲时。可以想见,在冰天雪地里,在刺骨的山风呼啸中,奴隶百姓们在山林里“坎坎伐檀”,一定受尽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各种苦头。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成群结队地伐木运输的奴隶百姓在艰辛异常的劳作中,怎能对“劳动者劳而不获,统治者不劳而获”的社会现象无动于衷呢?他们必然会用民谣歌赋的形式表示反抗,和我们现在的网络上、手机短信也流传着大量群众编排的讽刺贪腐的顺口溜产生渠道一样。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伐檀》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就在两千多年前我老家的山林里、黄河边诞生了。
不过,战国时期魏国的中兴之主魏文侯还算是个知道爱惜民力的开明国君。《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功绩却反而引招责备的故事,有人取名叫“解扁劳民”,也算得体。故事说,一个叫解扁的人到魏国东部边境当地方官,上缴了三倍的赋税,有关部门请魏文侯奖赏他。文侯说:“我的土地面积并没有增加,百姓的人数也没有增加,为何财政收益却增加三倍呢?”对方回答说:“靠冬天伐木积存在那里,等到春天涨水时由河面浮运出去卖掉赚来的。”文侯说:“民众春天努力耕种,暑天要强力耘草,秋天要收获。冬天无事,却要他们去伐木存起来,如牛马一样负轭把木头拉到河边去,这就是使用民力而不让他们休息。虽有三倍的收入,把百姓劳累得这样凋敝,以后还怎么能去使用他们呢?”我自己读了这个故事后,感觉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这个故事和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说的一段话很相似。习总书记讲话说:“我们认识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其实,无论古今,对于体恤民力的明君,老百姓都是认可的,并往往予以很高的评价。
朱熹说古魏“其地陋隘而民贫俗俭”,我是认可这种说法的。老家的中条山一带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封山育林,仍然是荒山秃岭连片,林区面积不是很大。三十多年前,我还是小学生时,在好几年的植树节里,和全校师生在中条山南坡种下的松树好多现在才小臂粗。十年树木,可能指的是生长速度极快的树吧。由于植被的覆盖率低,因此,一到雨天,大小纵横的黄土沟壑里泥水漫流,一股脑地流入黄河,这都是从古到今几千年的统治者穷奢极欲,对大自然的肆意掠夺造成的恶果。也许,《诗经·魏风·硕鼠》里讽刺的就是魏文侯时期像解扁那样好大喜功,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员。
《诗经·魏风》里除了《伐檀》《硕鼠》这两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篇章之外,还有其他五首诗歌,分别是《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其中,只有《伐檀》的产生地比较明确,距生我养我的小山村不过几里之遥,其他的也许在家山之外不知何其远的地方,但细细读之,那些凝炼朴实的语言,那些如泣如诉的怨声,那些人性深处的共鸣,使人不由得徜徉其间,如同穿越到古时的家乡,和着那时的韵腔曲调,在山林,在高岗,在桃园,在河边,在桑林,在阡陌纵横的田野,同先民们一起悲悲喜喜地低吟浅唱。
王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