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综述

2017-11-15曹雪宏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河北省京津冀协同

曹雪宏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综述

曹雪宏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本文基于此背景思考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选择。

高等教育;津冀协同发展 ;路径探析

1 高等教育及其职能

1.1 何谓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就其具体内容而言,不仅是一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性教育,更是一种学术教育或学术性较强的教育,让学生能够获得科学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养成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学者个性品质的教育。

1.2 高等教育的职能

高等教育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出三项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也是国家发展支撑的根本所系;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发展的“加速器”;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职能,更是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腾飞需要强大的高等教育作后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必须的人才保障,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技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打造强大的环首都经济圈。

2 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现状

京津冀区域自古以来同属京畿重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且由于当前区域常住人口总数已超过一亿,使得区域内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发展体系失衡、城乡发展差距愈来愈大等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更加突出。2015年4月30,《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前提下,想要尽快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全面把握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资源现状是极其必要的。在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三地教育经费政府投入水平仍然差距较大;北京高等学校为京津冀三地中的科研高地,天津其次,河北地区与京津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综合比较而言,无论是高等教育的哪一方面,河北均处于三地洼地。

3 高等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必带来京津冀区域内人才开发的协同和科教资源的整合,为推动京津冀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智力支撑的根本保障途径,是京津冀区域崛起的关键要素。

3.1 京津冀重大国家战略的实现亟需强大的区域高等教育支撑

京津冀区域原本即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之一,继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之后,京津冀区域即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深圳经济特区及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又一新引擎。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史不难得出结论: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与博弈中高等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即该区域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数量及质量,故而京津冀重大国家战略的实现亟需强大的区域高等教育做支撑。

3.2 质量提升与内涵式发展是京津冀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京津冀地区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数量的十分之一,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将京津冀高等教育大区的人力资本优势转化为为高等教育强区服务的科技资源优势,需要我们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使高等教育朝着内涵式发展迈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

4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选择

4.1 探索组建京津冀合作联动“区域大学系统”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京津冀高等教育行政壁垒较为严重,三地高等教育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状况并不理想。故而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可考虑着眼于京津冀全局进行统筹规划,可考虑探索组建“区域大学系统”。

4.2 加强政策对接,搭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京津冀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的现实问题,借助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因地制宜的开创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从教师培训、访问学者的派遣等不同层面形成京津冀高校校际交流互动局面,加快区域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动,减少区域内高校间的资源重复建设率,降低资源浪费率,扩大三地高等教育发展空间,利用京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河北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4.3 简政放权,加大河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鉴于河北省高等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处于三地弱势,河北省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可紧抓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这一政策红利,针对河北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远低于京津两市的现状,省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可联合省财政厅相关部门分批次、分层次加大对河北省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从经费来源上保证河北省高等教育的资金支持,进而保证河北省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资金链,为河北省高等教育与质量提升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亦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

[1]刘赞英,刘兴国,王丛漫,胡晓颖.河北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研究——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3):82-91.

[2]刘赞英,刘兴国.加强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合作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4):13-17.

[3]马蔚姝,辛怡,博昭.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整合路径探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6,(1):52-56.

[4]陈.巴特尔,张琦.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5,(23):15-17.

A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Cao Xueho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olitburo April 2015 30 review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lanning outline" clearly pointed out: the promo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a major national strategy, the core is the orderly flow of Beijing non-capital function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transportation integr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dustrial upgrading transfer, such as the first breakthrough in key areas, which means that after more than a year of preparation, Beijing-Tianjin-Hebei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top-level design is basically completed,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verall policy of the strategy has been clear.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thinks about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higher education;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Path analysis

G719.2

A

1003-2177(2017)08-0032-02

曹雪宏(1992—),女,汉族,陕西宝鸡人,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5级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

猜你喜欢

河北省京津冀协同
京津冀(雄安)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研讨会召开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