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在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2017-11-14陈久胜
陈久胜
摘 要 行政人员是联系单位领导及基层职工的重要桥梁,其职业行为与基层职工利益密切相关,其职业素质会对单位形象产生直接影响。部分单位由于行政人员职业道德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部分行政人员存在失职、渎职,甚至是贪污腐败的行为,给单位正常运营管理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对以人为本在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完善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促使其做到自觉自律、公正廉明。
关键词 以人为本;行政人员;职业道德
一、以人为本内涵概述
马克思及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人是指现实的、具体的人,其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换句话说,人与社会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且是相统一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当中的主体地位,将维护群众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最终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相统一,手段及目相统一,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二、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意义
在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坚持以人文本,能够有效提升行政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准,能够让行政人员深刻领悟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精神实质与内涵,有利于行政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使其在日常工作当中准确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督促自我履行职责。[1]其次,突出以人为本能夠提升行政人员的服务水准。行政人员承载了一定的服务职能,是单位领导与基层员工的沟通桥梁。突出以人为本意味着行政人员能够进一步深化为基层职工服务的意识,将基层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为单位运营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三、目前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在部分环节上还是暴露了一定的问题:[2]第一,行政人员自身对职业道德建设缺乏正确的认知。部分行政人员对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尚未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忽视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行政人员自身意识不够,容易受到庸俗经济决定论、道德代价轮等错误观点的影响,致使其行为出现偏差。一些行政人员在执行岗位职责时,受限于自身职业道德水平,无法做到严格自律,甚至出现贪污、腐败行为,职业道德失范十分严重。第二,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监督工作有待完善。一方面,监督主体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单位内部并未形成单独的监督部门,监督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与其他部门关系较为复杂。一旦出现利益冲突,监督人员会优先权衡利益,导致监督工作无法落实到位,流于形式。实际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以被动监督为主,主动监督较少,进一步约束了监督效能。另一方面,少部分监督者自身也存在失职行为,行使职权时往往“前怕狼,后怕虎”,丧失党性及原则,造成监督不力。第三,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评价体系不够全面。行政职业道德建设评价未能体现群众话语权,评价工作未能与基层职工充分联系起来,导致评价体系不够全面,评价工作缺乏透明性、公正性。同时,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评价问责制未落实到位,无法根据行政人员实际职责及义务对其行为作出合理评价。
四、基于以人为本的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策略
(一)提升行政人员主体自觉性
要让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效,使其充分领悟“以人为本”的价值,就必须提升行政人员的主体自觉性,使其做到自觉自律。首先,要强化行政人员自身行政道德认同感。通过培养行政人员自身行政道德感,促使其将公共行政制度、法律、客观责任与自身理念、观点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引导行政人员将外在客观责任主动纳入自身道德体系当中,并将客观责任内化为主观责任。单位内部可聘请专家对行政人员开展相关讲座,督促行政人员进行专门的法律政策学习,加深其对法律政策的理解,使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逐渐形成端正的价值观与权力观,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的价值标准。[3]其次,要求行政人员树立行政良心。单位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基层群众的支持,甚至可以说行政人员是基层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因此,行政人员在行使权力时,要做到以群众为本、以群众为先,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对于基层群众所提出的要求要积极回应、反馈,将领导层与基层充分联系起来,平衡上下级的利益,让基层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另外,行政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行政人格。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职业生涯当中所表现出的品质、品格及尊严的总和,是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观的升华。一方面,行政人员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充分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以党与国家的重要理论方针为指导,从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踏实地完成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行政人员要将自身发展目标与单位宏观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实现目标统一,以此来激励自我,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水准,充分落实自身岗位职责。
(二)完善相关评价体系
一方面,要将群众话语权融入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当中。单位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要与广大基层职工充分关联起来,发挥基层职工的共同监督作用。行政单位可从基层职工当中选出代表,对行政人员工作职责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行政能力等作出客观评价,实现行政人员职业道德评价公开化、透明化,进一步提升评价工作效能,督促行政人员约束自身思想及行为;将群众评价至于主体位置,充分发挥群众话语权,从而将行政人员真实的职业道德情况客观反映出来。另一方面,要落实行政人员职业道德问责制。单位内部要明确行政人员应该承担的职业道德规范及必须履行的职责,并督促其落实;对于未充分履行职责的行政人员按制度规定予以追究,将职业道德转变为一种内在驱动力;坚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规范为衡量标准,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公开问责缘由、过程、结果,主动接受基层职工的监督与检验。
(三)完善相关监督机制
首先,要将廉政思想作为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单位内部通过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加强组织内部思政教育,结合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廉政思想与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充分联系起来。除了要求行政人员自身坚持公平公正、坚持正义、清正廉洁外,还要鼓励其与腐败现象作斗争,共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廉洁氛围。其次,要健全行政人员动态监督机制。单位内部需单独成立行政职业道德监督小组,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力,将行政职业道德监督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完善道德防范机制、发现机制及惩罚机制,做到事先预防,防患于未然;对于违反规定者要按照制度给予惩戒,并公开批评,将相关机制的强制性约束力充分发挥出来。
五、结语
在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要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提升行政人员主体自觉性,并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及评价机制,形成一套健全的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体系,为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为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维修安装工程处)
参考文献
[1] 涂军,周青林,沈烨.加强五个教育 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J].人民调解,2010(05):29-31.
[2] 谭国强,王开珍.浅谈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失范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2014(10):219-221.
[3] 崔秋锁.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任务及其路径探索[J].党政干部学刊,2011 (08):22-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