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设计
2017-11-14刘小玲
刘小玲
【摘 要】创设教学中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教学效能的重要手段,如何创设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列举了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问题情境;兴趣;案例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可以很好的突出这一点。在这里,笔者结合近年来自己开出的一些公开课,探讨一下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种途径。
一、设置巧妙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由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艰苦的、同时又极富挑战性的探索过程,所以他们的意义建构才牢不可破,他们的能力发展自然也水到渠成。
1.问题设置应具有层次性
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不能过于笼统,有层次性和梯度性,要使优秀生从问题和习题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
2.问题设置应具有启发性
首先要优化思维程序,循序渐进,使提問具有启发性。笔者认为课题上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
例如,在学习了浓硫酸的性质之后,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有两瓶盛有等体积的硫酸,一瓶是浓硫酸,一瓶是稀硫酸,鉴别出来。只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经过学生的讨论,会得出很多方法:①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许试样硫酸,如果能放出大量热的就为浓硫酸,反之为稀硫酸。②用手掂量,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重的就为浓硫酸,轻的是稀硫酸。③观察状态,略微摇动,若为油状粘稠液体就为浓硫酸,另一为稀硫酸。④取少量试液,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大量气泡的为稀硫酸,另一为浓硫酸。……笔者认为,像以上这种难易适度的问题,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能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
二、利用生活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源于生产生活,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
案例1:“铁和铁的化合物”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颜色有什么变化,其中的奥秘呢?
生:描述生活中感受
教师:红褐色你想到了什么物质?发生变化有说明了什么呢?
生:Fe3+溶液为黄色,是不是含有Fe3+呢?
生:刚开始没有,一段时间后变化说明Fe3+是由Fe2+生成的
……
案例评析:为学生提供生活中可以感知的学习情境。由此为话题有的说也敢说,思维逐渐活跃,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生活中的现象与所学化学知识联系来分析认识新的知识。
三、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分析研究变化的实质,并概括得出结论。
案例2:“盐类的水解”一课中有效问题情境的设计
问题导入:我们知道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设计思路:在学生已有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更加活跃的状态)
组织实验:请用自己实验台上的试剂分别做两组实验。
实验1:测定NH4Cl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
实验2:往3mL0.5mol/L CH3COONa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观察颜色。加热,再观察颜色。
展示资料:25℃时,下列溶液的pH如下
NaCN CH3COONa NaF Na2CO3 NaHCO3
11.2 8.9 8.2 11.6 8.3
提供事实:①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要加一定量的盐酸。②泡沫灭火器成分为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提出问题:
①NH4Cl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酸碱性如何?
②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滴酚酞,现象如何?加热后现象又如何?
③为何NaCN溶液、CH3COONa溶液、NaF溶液的pH依次减小?为何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
④如何解释①②?
近十五年的初高中化学教学使我体会到,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教学情境不能单纯地追求形式的新颖性、手段的先进性和多样性,而应首先考虑如何有效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考虑采取何种形式和方法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熊川武.教育实践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长龙.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东北师范大学,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