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评估应用研究

2017-11-14高艳美

经营者 2017年7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公允价值

高艳美

摘 要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应用符合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相关性质量要求,因此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可和重视。本文首先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相关理论入手,在与传统评估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金融工具计量中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状况,并对其提出了一定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基于财务报告目的的评估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金融工具计量 财务报告

一、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与传统资产评估的区别

从定义上来看,我国财政部在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资产评估中的市场价值和会计中的公允价值都是以自由公开公平市场作为判断公允的标准。

从操作层面来看,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对象是以最基本的现金流产出单位为主体;而会计中的公允价值在评估对象、评估假设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区别。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计量规定更为详备具体。

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其业务涉及的评估对象更加多元化、更加复杂。其涉及的评估对象不仅有各类单项资产、负债,还包括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二、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具体应用

(一)公允价值与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财务报告以公允价值计量,历史成本比较客观,是会计目的的客观要求,有助于评估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金融工具按衍生类别,可以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所规范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

(二)我国金融工具中公允价值应用的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起步较晚,绝大多数企业对于金融工具业务尚缺乏实务经验,在执行金融工具准则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不规范的情形。为了解我国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状况,本文选取了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了2008年之后我国上市公司近五年(2012年~2016年)的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工具主要是应收款项,占比超过90%;而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种类主要是股票和公司债券)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司数量仅不足20%,且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证券行业。

整体来说,我国上市公司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数量较少、金额较小,说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金融工具交易不够活跃,参与主体数量较少,交易品种相对有限,部分金融产品可能缺乏交易市场,无法获得可靠的公允价值计量依据。

(三)我国金融工具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公允价值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需要以完善的市场环境作为依托,而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资本市场不够完善,不能完全满足公允价值运用的环境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我国市场参与主体、交易品种类型都较为有限,很多金融工具缺乏活跃市场报价,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实务造成了一定困难。

第二,企业人为操纵利润的动机导致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公允。公允价值计量相较于历史成本,不可避免地涉及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和人为调整因素,估值过程中涉及许多变量的确定,估值技术的运用也取决于主体的自身选择,这些都可能为企业追求利润的动机,在市场不成熟、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扭曲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以实现利润操纵的目的。

第三,公允价值计量所需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匮乏。公允价值的计量可能涉及复杂模型的运用、变量的选取以及对估值结果的评价和调整,更为烦琐。其涉及的理论知识可能涵盖金融、经济、统计甚至特定行业知识的综合。目前,我国会计和评估人员普遍尚不具备相关专业技能,这势必会影響公允价值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三、提高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金融工具计量评估对策及建议

公允价值计量的特殊性,以及财务报告所需的合理性、客观性和相关性,注定必须进行外部的、独立的、专业的资产评估。公允价值如何更好地发挥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资产评估的作用,以推动其实践的深入,提高决策的实用性,实现资产评估的财务报告目的,是评估行业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明确公允价值评估的主体及责任

公允价值作为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我国现阶段评估人员的水平还未达到可以独立评估的标准,为保证会计计量的可靠性,还需明确相关责任的认定办法。评估机构与其他如财务、审计、律师等中介服务之间有所不同,对于社会、技术和经济等涉及的问题往往更复杂,一旦出现了失误就很难判断责任归于谁,而在追索赔偿等方面也就产生了一定的难度。

(二)携手构建会计、审计与评估界的联动机制

对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发展而言,其不仅需要会计和评估人员专业评估,而且需要两者密切配合,做好相互之间的衔接工作。只有建立运转高效、相辅相成的联动机制,才能为公允价值计量在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中的协调统一提供重要性的保证。通过加强对会计、评估和审计行业的相互协调来建立高效合理的工作程序,有利于推动公允价值评估准则质量的提高,促进我国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完善评估人员准入制度,提高评估人员综合素质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与评估人员的估值技术水平和道德素质密切相关。评估人的专业判断和主观认知都影响着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评估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涉及会计、审计、机器设备、建筑、经济法等方面的内容,评估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水平。完善评估人员准入制度,提高评估人员综合素质,同时不断改进后续教育,才能逐步提高执业水平,跟上评估行业发展的步伐。

(四)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条件,并借助更多的估值技术

公允价值的应用能否推广,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制约。当前环境下,我国应完善资本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增加交易工具种类,强化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为建立一个公平、开放、透明的有效市场奠定基础,为公允价值的计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离不开估计技术和估值模型,只有通过引进更多更可靠的估值技术,才能对公允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

四、结语

公允价值日益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主要的计量属性和绝大部分金融机构交易与核算首选的计量属性。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更处于探索阶段。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虽然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但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公允价值估价技术的日益成熟,最终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必将取代现行的混合计量模式。尽管公允价值也有其局限性,但金融工具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已是大势所趋。

(作者单位为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资产评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2] 中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康峰,乔永峰.浅议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J].现代商业,2014.

[4] 杨凯.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5] 黄丽君.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应用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公允价值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浅谈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评价问题与对策
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不打算修改”对金融工具准则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