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在公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初探
2017-11-14阳益珍
【摘 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深化,公共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在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化的今天,仅仅承担事后问题处理的传统内部审计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而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预警、事前问题揭示等功能却恰好能够对目前公共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风险审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一些公共事业单位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思路与应用措施,希望能够对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公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用措施
一、引言
根据十八大以来的政策变化,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与工作思路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因此,公共事业单位应合理运用风险导向审计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找出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矛盾与潜在风险,并进行科学分析与有效应对,进而实现审计覆盖的目标,
二、公共事业单位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思路
1.以风险评估为审计核心
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两部分:
(1)在公共事业单位的内部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应对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等影响公共事业单位履行自身职能的外部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审计目标在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制约因素与困难进行识别,并将潜在风险与已知风险进行区分记录。
(2)针对风险清单记录,要利用风险因素分析法,确定风险发生几率、风险类型、损失预估、发生频率等多项数据,进而制定出详细的内部审计计划。
2.以风险导向与需求导向为基础
内部审计工作并不是盲目处理,面对审计内容也要根据公共事业单位的风险导向与需求导向做好轻重区分,把握好公共事业单位的重点工作领域,并进行风险管控与风险概率评测。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可以对风险概率较低的审计项目进行间隔较长的定期审计,而对于风险管控措施不够完善的审计项目,则应进行间隔期较短的经常性审计。另外在审计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可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大小,对审计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优先处理高风险或规模较大的项目。
3.关注控制与风险间的关系
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重点是对控制与风险两者关系的把握,内部风险导向审计应将工作重心放在预算、收支、采购、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经济活动的重点领域,根据由目标到风险识别再到风险控制的审计路线,进行方法合理的审查与评测。另外,对于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在目的与手段上都是紧密相关的,而内部审计的作用就在于采取系统、有效的方法让风险管控得到有效的发挥,进而帮助公共事业单位更好的完成工作。
4.以真实审计证据作为工作依据
公共事业单位在业务办理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效率低、资源浪费、徇私舞弊等问题,因此公共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应选择全面、真实的材料作为审计证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析,得出审计结果与审计建议,针对事业单位管理项目中的已知问题与潜在危险进行积极应对。对于项目的实际问题,审计部门还可以综合各项风险情况,并与管理人员内进行深入沟通,分析制定出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等一系列的风险应对办法,确保风险得到合理的处理,将未知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三、公共事业单位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措施
1.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理念
公共事业单位想要对风险导向审计进行有效应用,就应该对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与应用必要性进行足够的了解,从最根本的审计观念上做出改变。公共事业单位应首先做好风险导向审计的宣传与引导工作,并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树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还要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式进行优化,让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进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进行提升。
2.审计方法的优化与创新
公共事业单位的内部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在审计理念上进行革新,还需具有与之相对应的风险审计方法。目前的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主要有实质性程序与控制设计两种,其中控制设计能够确保控制政策与程序设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减少实际测试范围,进而达到提高审计效率的目的。而实质性程序则具有重大失误与异常情况的发现、识别功能,多用于审计重点的确定工作。而对于审计方法创新工作也应重视起来,首先要建立风险导向审计的人才培育系统,与高等教育建立紧密联系,吸收大量的高水平审计人才。其次要对原有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理念进行学习,将自身的审计工作经验与风险导向审计结合起来。最后还要,及时对风险导向审计的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学习考察,从而提高审计团队的整体水平。
3.管理水平的提升
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不是单独的个体,它是与公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相辅相成的。为提高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公共事业单位的各相关部门应积极进行配合,从规章制度、职能分配、业务流程、管理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优化,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这样就可以实现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的高效互动,达到将信息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目的。
四、结束语
风险导向审计是当今时代背景下适应公共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需求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事业单位在工作中要明确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思路,把握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与要点,才能够针对性的采取有效应用措施,从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參考文献:
[1]薛晶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应用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2):160-161.
[2]张新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5,(09):27-29.
作者简介:
阳益珍(1975—),女,贵州独山,布依族,现职称: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 审计、会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