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11-14刘双成
刘双成
【摘 要】当前,我国广大的语文教师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阅读能力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培养。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培养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提高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要格外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各种阅读方法,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和精神世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并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和生活趣味。因此,只有帮助学生培养好的阅读能力,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总目标。
一、良好的阅读能力受益终生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尔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具有极重要的促进意义。曾经有一家媒体对这方面做过专业的调查,调查对象有优秀的少年,也有在各个领域取得很大成就的成功人士,最后发现,这些人在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时,无一不肯定读书在他们成功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由此,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制约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
1.家庭经济条件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总体的经济水平在飞速的发展,农村经济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整体来说,和城镇仍有较大的距离,还有很多经济困难的家庭,没有足够的资金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甚至供孩子上学的费用也拿不出来,更不用说给孩子买课外读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个因素使得农村中学生的阅读活动受到极大的阻碍。
2.学校教育资源
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学校,不用说种类齐全的图书馆,基本上连小规模的图书室也不具备,学校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同时由于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也比城镇差得很远,很少有老师愿意扎根农村任教,使得学校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這些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1.提倡学生“静养式阅读”,使学生爱读书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这句话也十分适用。“静养式阅读”应该作为课外阅读最主要的方式。首先,是不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阅读活动。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是最基本的,因此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满足和快乐,当然也不能忘了最终的目的,在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后,就要开始讲求一些阅读的方法,避免盲目阅读。第一,穷追猛打法。当老师带领着学生将一篇课文学完后,趁着刚学完一篇课文,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没有消退,是乘胜追击的最佳时机,这时候就可以结合课文的主题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风格比较接近的文章,然后在学生阅读完后引导学生谈谈这两篇文章之间相同点是什么,又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比如在学习完朱自清的《背影》后,就可以推荐一些同类型的描写亲情的文章,比如高尔基的《母亲》,或者也可以推荐另外一些朱自清的文章,如《荷塘月色》《绿》等等。第二,创新课本法。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最忌讳老师照搬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倦怠的心理,因此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小活动,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将本节课所学习的课文进行拓展,编写后续小故事等,或者举行一些小比赛,比如朗读比赛等等,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跃,把阅读变成了一项充满趣味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在学习完《石壕吏》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中酷吏和老妇之间的对话加以改编,然后选几个同学上讲台给大家分角表演,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巩固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第三,适时赞美法。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各自的优点,时常赞美学生,比如一些同学作文写得很好,各种修辞手法运用得得心应手,语句也很优美,老师应该极力表扬,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重视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对于语文阅读而言,也是如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兴趣便是这棵树的根,如果想这棵树能够长得更大更好,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养分供给,换算回来,系统科学的阅读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这养分。①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所以,在实际教学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刚开始的时候就以摘抄优美词句作为基础,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摘抄一段时间后就要自己写了,可以写读后感,可以仿照读的内容写一篇类似的文章,也可以在文章空白处标注一些读书当时内心的感想。总而言之,坚持奉行“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至理名言。②指导学生使用合适的读书方法。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阅读方式也是不同的,对于刚开始读书的学生,只需要了解最基本的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读法。培根的《论读书》里面对于此有过详细的讲解,不懂的地方可以进行参照。
3.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1)讲。老师可以带领班级学生组织一个每天都要进行的听说训练,可以放在早读或者早上第一节课上课之前,时间不用太长,5~10分钟就够,鼓励学生轮流到讲台上给同学介绍今天都读了什么书,书里面有哪些内容十分打动自己,以及里面写的十分优美的句子,或者说说今天看了什么新闻,新闻里报道了什么重要的大事,甚至讲个故事都行,谈谈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发,使得读书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这样既能为一部分喜欢读书的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鼓励他们将读书这个好习惯坚持下去,也能促进另外一部分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取得两全其美的效果。
(2)赛。老师可以将课余的各种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举行一些读书知识比赛等小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读书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读书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展。①剪贴展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遇到喜欢的内容时将这些材料减下来,制作一个专门收集这些材料的本子,然后按照不用的类型贴在本子上,报纸、杂志都可以,为日后的作文积累写作素材。然后老师每月可以组织一次评展活动,把收集材料多的内容好的同学的本子展示出来,激励学生将这个好习惯坚持下去。②摘抄展览。不同于剪贴展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精美的词汇,有意义的句子,或者名人名言等集中摘抄到一个本子上,然后定期在同学之间互相交换,鼓励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将来能够更加顺利的适应社会是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只有通过反复多次的历练和积累,才能养成一种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阅读教育的力度,并鼓励学生将通过阅读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极大的裨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