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班幼儿入学前准备指导与研究

2017-11-14侯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儿童发展家庭环境幼儿

侯祎

【摘要】大班的幼儿马上要面临上学的问题,这是每位家长都要面对,也是每一位老师关心的问题,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适应学校的生活,我们努力的和家长们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确保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都能在新的环境中得到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入学准备;家长教育能力;家庭环境;儿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24-01

从幼儿园进入学校是儿童学习、生活角色的重要转折。儿童一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时,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和不适,所以在讨论入学前准备时,需要重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重视家庭的教育及家长的能力,并正视面对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儿即将升入学校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的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入学是孩子一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在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入学后就要以学习为主要内容。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老师和伙伴都需要他熟悉、适应,孩子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个重要转折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入学前的准备。在以往,家长也把幼儿入学准备教育完全交给了幼儿园和教师,弱化了自身在教育中的指导性作用。有研究表明,家长和幼儿园在幼儿入学准备教育中都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入学准备教育

入学准备是指对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期望或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状态。

(二)入学准备教育的概括

(1)物质上的准备(2)心理上的准备(3)入学前的思想准备(4)知识上的准备(5)入学前的生理准备

二、入学准备教育剖析

大班幼儿到了六、七岁,无论是从事一些活动的能力,还是知识的积累程度及语言的发展水平,都已具备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条件。但是,幼儿园与小学是属于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发生根本的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使幼儿感到新奇、有趣,感到喜悦、自豪,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感到疲劳、紧张。幼儿入学准备是一项长期的复杂过程,而准备工作的重点是在大班。为了使幼儿能走稳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我们必须要了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能力,找出幼儿入学前后活动的差别,以寻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使幼儿顺利走好这个“坡度”。

也有研究表明,从儿童角度看,⑴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NEGP)提出的入学准备包括5个领域:身体及运动技能的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言语能力以及学习方式身体和技能发展包括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生活料理能力以及生长的速度等。认知和一般知识的发展包括基本的学习能力、社会规则和传统习惯,以及数理逻辑关系知识等。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包括与师生交往和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自我意识、情感的表达以及社会行为等。言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习方式包括对任务完成的坚持性、创造力、想象力等。

三、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中的指导策略

很多人认为,儿童入学准备教育是其即将上小学前的事情。其实.真正的入学准备教育应该从幼儿初期开始。对于入学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它必然引起孩子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学习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改观,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幼儿生活上自立的意识、自理的能力和社会交

往的技能,当然以上这些并不能完全靠幼儿园老师来完成,而是要我们家长的全面配合以及家长的指导才能更好的进行入学准备工作。

(一)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

(1)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疾病,使他们身心健康;(2)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3)保护好孩子的感觉器官,尤其是眼(视力〕和耳(听力);(4)教育孩子注意安全。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迷路找民警。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等,以免发生事故。

(二)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

家庭教育中,儿童心理健康是家长关注的重点。家长要在平日里多采取正面教育.多鼓励,让儿童能够认真做事,坚持完成各项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让孩子懂得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退缩害怕,而是要勇于面对,可以找父母、老师帮忙协助解决。

(三)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几乎都有父母细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所以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记性培养:

(1)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3)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規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4)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其它用具和图书等。

入学准备是幼儿园、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探索更多的办法,与家长做好沟通,并把研究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注释

①于涛,邰宇,盖笑松.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与促进[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46.

参考文献

[1]教育导刊《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教育中的指导研究》2014年5月.

[2]盖笑松《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与实践》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发展家庭环境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之我见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
我国儿童户外游戏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启示
基于Android平台的执行功能评测系统设计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