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说”趣,快乐作文

2017-11-14李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趣引趣快乐作文

李增

【摘要】作文教学是难点,也是语文教研的“热点”。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快乐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成功激发“说”趣,可以通过动机激趣、铺垫引趣、活动生趣、鼓励逗趣等手段,从动机人手,充分挖掘诱趣的因素,让学生充分练说,能说善说,先说后写,作文课也会变得那么有趣。

【关键词】激趣;引趣;生趣;逗趣;快乐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88-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难点,也是语文教研的“热点”。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我校教研组进行了“快乐作文”教学研究。“快乐作文”主要针对目前学生“怕作文”的现状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说”趣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入情入境,把内部语言化为外部语言,以“说”为媒,变心中所想为口中所述,充分练说,先说后写,达到“快乐作文”的目的。这样,传统教学中“审题→写作→修改”这“三步曲”变成了“审题激趣——指导练说——写作修改”这三大块,充分激发了学生写作欲望,让学生自觉地把“口中所述”变成“笔下所写”,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

“快乐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成功激发“说”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说”趣呢?

一、动机激趣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每一次说话之前,都是先产生语言动机,即“我为什么说”,口头语言的情景每一分钟都在创造着每一次舌头的活动及说话的动机。这是从情绪的诱因和需要的源泉来说的。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创设情景,诱发学生“说”的动机,让学生人情入境,在特定的情景中,诱发其“说”的需要,让其产生“说”的动机,学生个个均会跃跃欲试,欲罢不能。比如在指导《我喜爱的……》这单元的作文时,在审题后搞一个“抽奖”的游戏,让学生抽出精美的小礼品展示在眼前。教师这时可创设情景:多美的礼品啊!老师很想把它送给一位同学,但只能送给能把它的特点说的最好,最能表达对这件礼品的喜爱之情的同学。这样一来,学生想得到礼品的动机自然引发“说”的兴趣,“心中所想”变成“口中所述”,教师目的也自然达到了。

古人云:情动而辞发。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动机组成部分。教学中在“情”字上作文章,能很好地诱发动机,激发兴趣。我在教学《××,我想对你说》这一篇作文时,审题后用饱满的激情向学生读了一封失学儿童的信,信中诉说了那失学儿童的伤心无奈和重返校园的希望。读毕,教室里鸦雀无声,显然,学生小小的心被打动了。这时,我话锋一转:“听了这封信,你不觉得有许多话要对这同龄人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稍经思考,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要请他到自己家里来生活,有的说要从现在起攒零用钱帮他,有的说要与爸妈商量,争取爸妈的支持来帮他,有的说自己将在班内组织“爱心社”……学生个个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富有真情实感。

二、铺垫引趣

说当前小学生“谈文色变”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整堂都是教师搞“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孩子说大人话,久而久之,学生索然无味,对作文产生厌倦的情绪。在“快乐作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充分练说时如钓鱼一样,“放长线,钓大鱼”,层层铺垫,让学生由一句话说起,然后逐步加深,从说几句到一段、一篇。随着思维的打开,学生即会文思如泉涌,张口说一段就不成问题了。我在指导写《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时,为了消除学生说的恐惧感,我先不谈作文,从一句话练起,引导学生以“_____这件事,真令我感动(高兴、伤心……)”这形式说一句话。这不算难,学生张口就说,等学生调整思维后,我因势利导:大家都想知道得详细一点,能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事吗?时机成熟后又再提出新的要求:××环节能详细讲出来吗?这样,学生一步步深入,由浅人深,说起来轻松愉快。假如不加铺垫,学生一站起就要求立即来一大段,无疑给学生来个“当堂棒喝”,很快就会冷场,学生还何来“说”的兴趣?

三、活动生趣

凭空的想象,学生说起来干干巴巴,如堆积木;虚构的故事,学生说起来虚无飘渺,如空中楼阁。学生有真切的体验,才能说实话,表真情。在作文指导中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再让学生说起来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大大激发了“说”的兴趣。比如在指导《我喜爱的一种水果》这篇习作时,我先让学生做好准备在课堂上出示自己带来的水果,开一個“水果品尝会”,闻一闻谁的香,摸一摸谁的滑,比一比谁的大,尝一尝谁的味道好,然后再分组汇报刚才的所见(形、色),所闻、所感(味道),这样,学生有了刚才的体验,说起来兴趣盎然,也非常真实、具体。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兴致勃勃,如数家珍,因为所说的毕竟是自己的真实体验!

四、鼓励逗趣

适时、恰到好处的鼓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快乐作文”教学中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当学生在有所表现而又得到及时的肯定、赞扬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有所值,在“群体”中有一定的“优越感”,就会抓紧机会再次表现自己。如果教师不注意对学生的“说”给予及时的鼓励(尽管说得不是那么好),那么,学生会渐渐觉得乏味,自己有话也不想说了或说起来劲头也不那么足了,有时还会产生“群体效应”:全堂冷场。在作文教学中,鼓励要看对象,讲究方式、方法,奖给学生一块自己制作的小画片,说一句简洁的鼓励话,甚至递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给予学生无穷的信心和力量,令学生不断寻找表现的机会,以至“说”之不绝。我在指导写“我喜爱的……”这一作文时,开始学生“说”得并不踊跃,过了许久,才有位同学起来只说了一句:“我有一个精美的文具盒,我很喜爱……”就说不下去了。我抓住时机,说:“勇气可嘉,言简意骇!好!”其他同学见此情景,也纷纷举手表现自己,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在指导学生写《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文时,有位同学把自己“捅蜂窝”的事说得有声有色。我带头鼓掌说:“多精彩的故事!多好的口才!我简直看到你在捅蜂窝!”随即发给他一张“最佳口才奖”的奖状,那位同学从我手中接过奖状的那刻表现出极度的兴奋感,满足感,其他同学眼中也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从那一刻起,大家纷纷举手枪着“说”,争着“评”,于是我又发出几张奖状。那堂课,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观念,多动脑筋,从动机人手,充分挖掘诱趣的因素,让学生充分练说,能说善说,先说后写,这时,你会觉得作文课也是那么有趣。

猜你喜欢

生趣引趣快乐作文
生趣与生机
生趣与生机
生趣与生机
重影轻波
数学课堂引趣策略初探
试析激情“引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引趣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确立学生作文主体,引导学生快乐作文
试论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