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界定
2017-11-14黄坤
黄坤
【摘 要】世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人文化”。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学科自身的人文性特点及新时代的发展变化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性。因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系列问题,探讨其人文性的缺失与重塑问题,首先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在各学科中是一门最具人文性的学科,它不光教给学生凝固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从事于人性的升华与完美”。语文因具有这种独特的性质和地位而成为教育领域中课程论和教学论都十分关注的学科。
从1997年开始,中国语文教育遭遇了世纪末的尴尬,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批评。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大圣在其博士论文中说“百年语文教育最大的教训是把人文学科蜕变为工具学科,把育人功能单一化为语言技能训练,把儿童发展目标畸形化为政治社会化。”在此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是一个最令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激情的批评之后更需要的是理性的思考。在教育界各方专家学者的积极探索讨论下,终于在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第一次被写进课程标准,这让所有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语文有了一个更科学的认识,为迷惑中的教学实践者指明了方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在语文教育中灌注人文品格、体现生命意识成为新的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语文”的性质
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历来被视为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科,也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认清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着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一直持续不断。
语文教学从清政府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和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两个章程的颁布标志着语文学科教育的独立)开始至今,已经走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然而这期间亦是有过许多的“曲折”,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从建国后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可以说我国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是伴随着中国大陆政治气候的变幻而变化,对其认识也就存在着不小的分歧,大致经历了工具性——思想性——工具性、思想性相统一等三个阶段。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新课标”,是很多的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新课标”明确表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课标”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首次明确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我们都知道,其实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何谓语文,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聂振斌在为杨斌的著作《语文美育叙论》作序时说:“所谓‘语文,其涵义包括语言与文学两个部分,是语言文学的简称。语言是人的思想的体现,是思维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主要媒介;而文学则是语言的艺术,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是审美需要。”由此而观之,语文的学习内容,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是文学欣赏水平的提高,都有人文性的品质涵育其中。语文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培养人,培养掌握语言的人,促使学生实现“内在化”,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出路在于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她说“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学科,因其学习内容的广博性,思想的深刻性,情感的丰富性,是最能够对学生的精神素养产生深远影响的学科。因此,“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定位与语文学科本身特点是十分契合的,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更能真正反映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
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而“人文性”在很长时间里则被人们忽视了。而“新课标”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其中融入了语文教育界经过长期思考讨论而达成的一种共识,这为语文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作出了理性指导,为我们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二、“人文性”的涵义
“人文”一词源远流长,涵义丰富。在我国,这个词汇最早见于《易经》,《易经·贲卦》的象辞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而见,古代人文是与天文相对而言的。在中国近代,“人文”一词在发展过程中受外来思想影响又扩大了它的内涵,重在对人内在“人性”、“人情”的教化与熏陶。在中国当代,“人文”的内涵更是适应新的时代文化需要,拓展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对人的“生存环境”的维护,对人的“精神家园”的向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归依。西方社会的“人文”更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可见,“人文”的内涵是极其丰富复杂、深厚广阔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对它的理解都不一样。如今,普通大众对人文的理解更突出的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
《现代汉语词典》上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人文定义为:“人文,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由此看来,“人文”突出体现在对生命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注,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语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品格和世界观。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认为:“人文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将人文性列为语文学科的一个特性,正是对语文学科、对“人文性”认识深入的结果,也是对“人”的认识深入的结果。“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最根本体现,应该是:展示人的个性,塑造人的心灵,关注人的品格。”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仅体现在课文文本之中,也体現在学生作为交际主体的接受与表达之中,还体现在教师作为传播主体的教授与表达之中。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不只是一种静态的文化内涵,更是一种动态的行为品格。“人文性”并不是外加的,而是蕴含于语文本身和语文教学过程之中的。
参考文献:
[1]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5]柳斌:《语文美育叙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6]赵清芳:《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四川教育》,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