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发
2017-11-14李欣霖吴吉惠
李欣霖+吴吉惠
【摘要】20世纪30年代末期,陈鹤琴先生在借鉴国外以及总结自己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教育”的主张。重温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反思幼儿教育现状,从目的、课程、方法、中心任务、基本原则上得出“活教育”理论体系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发:教育幼儿做人、注重园本课程的开发、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发展有幼儿个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等。
【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幼儿教育;启发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55-02
陈鹤琴(1892—1982),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出生在浙江上虞,他1900年(8岁)入私塾读书,1914(22岁)年赴美学习,成为克伯屈、桑代克的弟子。1918年(26岁),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并专攻心理学博士[1]。1919年(27岁)在南京高师担任老师,教授心理学、教育学。1919—1927年(27岁—35岁),陈鹤琴建立事业基础,形成教育思想,参与教育改革,翻译介绍西方新理论、新方法。他对大儿子陈一鸣的追踪研究和深刻观察,探索出了中国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规律;他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这是中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将幼儿园实验本土化、科学化,并且总结和形成了特色化、系统化的学前教育思想[2]。1941年(49岁),创办《活教育》月刊。1943年(51岁),创办国立幼儿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87岁)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当选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在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被推选为名誉理事长。1982年12月30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
陈鹤琴是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奠基者,学前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创始人。在其丰富的教育实践中,积累宝贵的教育经验,提出“活教育”理论体系,创立了一种行之有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课程。
一、“活教育”理论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先生所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3]。“活教育”目的论中最基础最根本的目的是“做人”。学会做人是人类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深一层的目的是“做中国人”,生长在中国的人民,血脉相连。做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肩负复兴祖国的使命,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做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目的中民族性的特征,“做现代中国人”,使“活教育”的目的论赋予了时代特点。陈鹤琴对“现代中国人”提出五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人生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有建设的能力”,需要培养学生的建设观念和能力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有创造的能力”,发现和唤起幼儿的创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四是“要能够合作”,现代中国人必须要培养团体意识,团结合作建立祖国。第五,“要服务”,克服自利本能,培养幼儿服务社会的崇高品德,取得社会的进步。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在“活教育”课程论中提到“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让学生直接在大自然中、大社会中去实践、去学习。”[4]以生活、社会、大自然为教材去学习,让孩子接收直接的经验。但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也并非强调绝对性的直接经验,只是不能把书本作为唯一的学校材料,让自然、社会、生活、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5]书本知识应当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应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验证,并且可以折射出幼儿的身心特征和生活特点。
因此,活教育的课程打破常规,采取“五指活动”形式,也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6]“五指活动”的设想,以儿童活动的形式代替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意在突出儿童生活的整体性,而“五指”就好比一只手的五根指头,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关系。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在“活教育”的方法论方面,陈鹤琴提出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口号。[7]这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强调幼儿学习过程中直接经验的取得,要鼓励幼儿去“做”。陈鹤琴根据幼儿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总结出了17条“活教育”的教学原则。首先,要以“做”为首要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倡导教师进行积极地引導。运用各种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予以儿童启发诱导。陈鹤琴还根据教育教学经验和心理学理论总结出了“活教育”教学四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这四个步骤的教学过程是顺序性的,不是机械的,也是不能被割裂的。都体现了以“做”为中心的主动学习。
陈鹤琴的“活教育”是对中国现代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将教学结合自然、结合社会,让教学法趋于自然,就是现今教育致力于的方向,也是势不可挡的教学趋势。
二、“活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所提出的“活教育”理论对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仍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与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从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中得到启发,立足于本地、本园、本班实情,在借鉴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的幼儿教育。
(一)在目的上,教育幼儿做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幼儿做人,陈鹤琴“活教育”目的论的宗旨就是“做人教育”。这一教育目的论对现代教育人具有重大意义,蕴藏丰富内涵。[9]在幼儿园中,教育幼儿“做人”目的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这要求全方面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陈鹤琴还提出幼儿应当从小了解国情,了解世界,成为知识渊博、视野开阔、胸襟豁达、思想开放的现代中国人。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幼儿期开始,设置专门的爱国教育课程。为孩子长大成为“现代中国人”打下坚实的基础。endprint
(二)在课程上,课程设置全面,注重园本课程的开发。
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论中所提出的“五指活动”的幼儿课程理论,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到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11]。所以,在现代幼儿的教育当中要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各个学科领域之间分科不要过于明显,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也是对“活教育”理论的延伸和高度凝练,旨在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活教育”理论的形成中,陈鹤琴结合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且充分考虑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10]这是一种结合了吸收、改造、再创新三者合一的教育思想。是在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蕴含了整合教育的新理念。所以,我们现代幼儿教育课程编制应继承原有课程观的优势,借鉴新兴课程观的精粹部分并且加以我们本土化的优秀精华,使课程编制更加适应本地本园以及幼儿的需求,使课程更具有本土化的特点。以促进我国的幼儿教育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三)在方法上,主张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
陈鹤琴认为:游戏是极具价值的教育形式。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应该以游戏为主要方式。游戏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能够培养幼儿浓厚的兴趣爱好,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既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又能愉悦幼儿心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游戏可以教会幼儿如何做人,如何成为一个社会人,懂得与人相处。游戏规则能够培养幼儿克己、公平、诚实、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再则,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通过游戏可以使幼儿积极动脑。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说的那样:“把欢乐还给童年。”教育也应该把游戏还给儿童。
(四)在中心任务上,应发展有幼儿个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1979年,陈鹤琴在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提出了发展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对儿童的培养与成人不同,不能给他们成人化的东西,要适应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要做到儿童化。儿童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合乎儿童的特点。[11]在幼儿园中,幼儿是主动学习者。教育要真正的以幼儿为中心,从他们的需要和意愿出发,唤起幼儿所具备的潜能,尊重幼儿在各种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尊重儿童丰富多彩的个性,尊重他们各自独特的天赋、气质、秉性。《纲要》指出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我国的幼儿教育应当以发展儿童的个性,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为中心任务。
(五)在基本原则上,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知识的获得,大多来源于直接的经验。因此,幼儿与环境越多接触,幼儿就能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掌握好直接经验,亲自观察和实践,才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获得直接经验。幼儿做事情的过程是和客观事物接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使幼儿获得进一步更完整的发展。
在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强化了现代儿童观,处处体现出对儿童的尊重和信任,将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这要求幼儿教师要尊重孩子,以孩子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要把幼儿摆在“中心地位”,强调教育要以幼儿为出发点,把幼儿当作教育目的,促進幼儿个性的自由发展,教育措施一定要围绕幼儿来实施。陈鹤琴还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幼儿多做,还要让他们多去思考。“学而不思”幼儿收获不大,“凡是幼儿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要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参与,亲身经历、实践,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积极地加以引导,为孩子们解难答疑,积极地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事物的求知欲,但不过于干涉他们的活动,使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
总之,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在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当中,使我国幼儿教育改革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转变[12],“活教育”理论是是陈鹤琴先生一生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它从不同方面启发着我国的现代幼儿教育。重温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反思幼儿教育现状,得到的启示有:一、教育幼儿做人。二、注重园本课程的开发。三、将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四、发展有幼儿个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五、注重直接经验的获得,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六、在积极探索中寻求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成果,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现代教育。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科所.陈鹤琴全集(第二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和实践[M].上海:华华书店,1949.
[4]陈鹤琴.陈鹤琴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5]梁香珠.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A]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2012年10月.
[6]赵永玲.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A]学理论,2011年32期.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9号).幼儿园工作规程.[EB/OL]http://www.yjbys.com.
[8]牛琀,张默琳.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影响[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6期.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10]彭攀.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11]张翠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及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7.
[12]王建刚,刘少坤.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在近代教育中的意义[J]兰台世界,2013年27期.
作者简介:李欣霖(1993—),女,四川内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理论;
吴吉惠(1970—),女,四川广安人,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学与学前教育等相关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