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017-11-14阴丽华
阴丽华
【摘要】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是有利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产学研合作是以市场为纽带,以互利互惠为最终原则,把企业生产、院校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发挥其各自优势,弥补不足,形成产学研双方利益共同体的一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通过企业产品技术和经营经验来改变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训,在校期间就可以逐步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提高人才质量;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28-02
一、校企合作以提高技能人才质量为核心
1.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职业岗位与所需能力进行分析
通过对企业和用人单位就业岗位的分析,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紧密结合,以企业工人在实际中的操作流程为标准,以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课程理论知识丰富实用,实训项目覆盖了维修企业日常工作任务,学员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在工作用的标准维护作业技能及基本维修作业能力。
2.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特色课程
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专业的特点,要以最终在企业所服务工作岗位的职业标准为依据。要能够充分反映岀企业对员工各项能力的具体要求,使得学生能够接受系统、规范的训练,并建立一套与企业要求同步的对专业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标准。
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在充分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阶次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系统性的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人格能力、社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他们未来若干时间内在职位晋升、学业进修等方面的需要,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企业协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优化师资队伍
为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指的是,要求教师不再单单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具有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的能力就可以了,而是要求教师对当今企业所需职业的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并且能够随时更新市场动态。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教师很难有机会进入企业一线进行锻炼,加上高职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只能局限在书本上;当需要动手操作时,教师缺少企业产品实例教学,导致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教师上课也很无奈。这样就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应该重点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教师的时间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要严格落实教师企业轮岗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专业教师中专任教师的企业经历。教师校外实践既满足了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教学能力的需求!同时也利用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企业解决一定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
但是要想落实这一点,企业和院校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院校要和企业及用人单位做好沟通,给教师下企业锻炼做好保障。
(2)减轻教师在校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
(3)在假期中,企业和用人单位给教师做假期培训,培训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知识。
二、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适应企业的需求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以企业为依托,用人单位到校预选员工,学校借助企业丰富的实训条件、多样化的课程资源,采用用人单位与学校联动的教学模式,在企业、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间搭建共赢的桥梁,充分融入企业和学校的优质资源,联合授课,坚持“教师到企业去实践,企业讲师到校授课”的共同发展理念,定向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符合其产品服务技能和理念的生力军。
2.采用2.5+0.5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两年半的时间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和校内的实践。然后进行为期半年的工厂实习。通过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为将来的毕业就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3.建设高水平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和保障教学效果,企业可以协助在高职院校内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可以营造多个基于不同工作过程的课程一体化功能教室,除配备多媒体、黑板等理论教学必备设备外,还应按照需要设置相应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工具,配备相应的技术资料和查询设备,以及工具、量具、车辆、检测设备等等教学设施。这些技术资料、工具、量具、车辆、检测设备可以由企业协同建设。各实训室工位设立合理,设施配置得当,满足专业实训课程的技能操作训练的要求。校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满足校内相关实训课程的教学要求,还能对外承接生产任务。
校外顶岗实习是高职高专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在实习单位的实际顶岗实习,系统地消化和巩固本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工作岗位的业务内容,了解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使学生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理解與把握,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不断地扩大和深化知识面,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顶岗实习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学生在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训练岗位工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较好地达到岗位要求;
了解企业文化,理解企业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
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模式,服从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保守实习单位商业秘密;
熟悉所在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工作规范、业务流程与素质要求;了解与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岗位的工作协作关系;
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掌握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沟通协作技能、操作技能、写作技能);具备良好的礼仪风范;
了解与熟悉基层业务管理技能(计划技能、组织技能、领导技能、控制技能),能提出改善企业业务活动的合理化建议;
体验与工友之间、与上下级领导之间的协作、服从关系,积累社会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春艳,李萌.“校企合一”: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评价机制[J].中国培训.2009(09).
[2]陈锁庆.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9(S1).
[3]梁快.论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09(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