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条件下高职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7-11-14潘丽莎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慕课微课高职

【摘 要】本文以高职文学课程中“苏轼词”的教学内容为例,探索“慕课”的教学实践,提出将“慕课”引入高职文学课程教学中要以“慕课”为平台和手段,丰富文学教学内容与手段,改革文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慕课 高职 文学课程 微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C-0085-02

当前,“慕课”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使学习者的学习机会更加多样,学习空间更加广阔,并对高等教育的观念、体制、方式、手段、内容等相关要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需要通过教学改革的方式,适应“慕课”对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以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化与提升。本文以高职文学课程“苏轼词”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对高职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慕课”的主要特点

“慕课”即MOOC,中文全称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的提出与实践使得高等教育迎来了一场全新的变革,对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是高等教育谋求发展与升级的最关键机遇。

“慕课”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规模低成本性。即相较于传统课程而言,“慕课”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学生人数大大提升。同时,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资源分享者可以以较低的教育成本将丰富的知识通过学习平台分享给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使学习者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知识信息,达到教、学双赢的目标。第二,多元性。“慕课”下实现了学生的在线学习,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兴趣导向选择学习内容,从而使自身的多元化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

二、“慕课”在高职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将“慕课”引入高职文学课程教学活动中,需要遵循的教学改革思路为:首先,教师对文学课程教学的内容、难点、重点有清晰的认识。其次,按照内在关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切割,使各个知识点能够更加的细化,且分布更加合理,按照10分钟左右的时间形成多个微课程。再次,对问题环节进行巧妙设计,每个微课程对应一个独立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对课程的学习,引入探究式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遵循这一基本思路,以高职文学课程中的“苏轼词”这一内容为例,探索“慕课”的教学实践。

整个“苏轼词”教学内容的完成时间是2个课时,共80分钟,按照80分钟的PPT课件,对知识点进行细化,形成8个微课程,每个微课程的讲授时间在10分钟左右,同时,所划分的微课程PPT内均有包括视频、图片、音乐,以及文字在内的多种元素。同时,教师根据整个课程内容的教学目的与重点内容,将微课程纳入不同板块当中。

第一板块为“苏轼其人”,共1个微课程。主要内容是:从四川眉山三苏祠内的苏轼雕塑入手,结合《苏东坡传》,对苏轼的生平进行简要的概括,让学生对苏轼其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整个教学内容在10分钟内完成。

第二板块为“苏轼其词”,共5个微课程。主要内容是:选择苏轼生平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蝶恋花》等,配合背景音乐以及PPT中的人声朗诵,引导学生在欣赏词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情景感,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体会词中的真情实意。4个微课程的作品欣赏完成后,安排1个微课程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围绕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提问“苏轼的词作品有哪几种不同的风格,每种风格有什么样的特色”,展开讨论。

第三板块为“以词为诗”,共1个微课程。主要内容是:在PPT当中为学生列举出苏轼“以词为诗”的文献资料,引导学生逐条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以词为诗”这一理念的优缺点,并展开深入思考。整个教学内容在10分钟内完成。

第四板块为“里程碑意义”,共2个微课程。主要内容是:在PPT当中播放现代研究学者对苏轼的评价,此阶段为1个微课程,耗时在10分钟左右。然后进入最后1个微课程,这期间需要总结苏轼在我国词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肯定苏轼“里程碑”式的意义、然后对苏轼成为我国词史上里程碑式人物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认识。

以上为“慕课”引入高职文学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教学方法与流程,整个教学内容的开展基本依赖于PPT实现。教师预先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微课程,通过设计小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同时在课程教学中穿插视频资料,以这些新鲜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三、“慕课”引入高职文学课程改革的要点

(一)以“慕课”为平台,丰富文学教学内容与手段。当前高职文学教学课程教学仍然以纸质的教材为主,教学方式以口头为主,配合PPT来展示。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性资源。而在“慕课”的背景之下,借助“慕课”平台,使国内甚至国外各大高校优秀的文学课程资源得到全面共享,利用这些资源,使文学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最终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二)以“慕课”“翻转课堂”为手段,改革文学教学模式。当前高职院校文学教学课程大多缺乏活力,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改革,大量的信息刷数据被免费传送至师生面前,催生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所研究的“慕课”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以“翻转课堂”为特征的全新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促进了学习个体化的提升。借鉴“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要求学生通过线上听课以及阅读文献的方式,掌握基础知识,然后直接在课堂上进行深度的知识探究,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目的,将线上教学模式与线下教学模式相互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总之,“慕课”的到来势必会引发一场学习与教学的革命,同时也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与教学手段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在“慕课”背景之下,学生有了个性化学习以及共享远程资源的机会,不仅能够促进其在学习过程当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与个体性。同时,在“慕课”背景下,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高职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促进了探究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对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有非常理想的弥补效果。在高职文学课程教学中,积极推广“慕课”,改进教学模式,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与优化,这一点值得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汪卫芳,樊祎斌.MOOCS时代高职教学模式改革路径选择[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2)

[2]宋妍雯.从“慕课”来袭谈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4)

[3]张春平.基于“慕课”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J].职教通讯,2014(17)

[4]李爱君,司海峰,岳桂贞,等.谈谈慕课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所引发的问题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6)

[5]霍红,刘妍.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4(8)

【作者简介】潘丽莎(1972— ),女,壮族,广西贵港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文化文学教育教学。

(责编 卢 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慕课微课高职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