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7-11-14于越姜治仲闵捷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冠状动脉冠心病

于越 姜治仲 闵捷

【摘要】 目的:探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安全性分析。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ABG)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行OPCABG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术后心房纤颤持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发生率,并随访2个月统计死亡率和经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旁路移植血管通畅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和术后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心房纤颤持续时间>10 min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急性心梗、急性肾衰、脑梗塞、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但研究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義(P<0.05);随访后比较,研究组死亡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研究组乳内动脉桥通畅54例(100%,54/54),大隐静脉桥通畅52例(96.30%,52/54),对照组乳内动脉桥通畅48 例(88.89%,48/54),大隐静脉桥通畅46例(85.19%,46/5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G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有良好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2.0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2-0035-02

冠心病是老年群体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目前常用治疗手段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由于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PCABG)创伤加大,常引起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动脉血管狭窄,术后恢复较慢,同时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不利于高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故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了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2-3]。微创搭桥术顺势而生,其中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较为常见,该种手段创伤小,疗效较高,临床应用比例逐渐上升,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4]。故笔者所在医院以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以行PCABG为对照组,探究OPCABG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的患者108例为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男26例,女28例,年龄49~79岁,平均(61.83±1.46)岁,体质量50~88 kg;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18例,心房扑动22例,频发室性早搏14例;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15例,颈动脉重度狭窄6例,高血脂18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例。研究组54例,男27例,女27例,年龄48~80岁,平均(63.21±1.64)岁,体质量48~87 kg;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16例,心房扑动21例,频发室性早搏17例;合并高血压13例,糖尿病14例,颈动脉重度狭窄5例,高血脂2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1例,直肠癌1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对照组行PCABG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患者经全身肝素化后,从升主动脉和右心房插管从而建立体外循环,灌注含钾冷血心肌保护液在阻断升主动脉后,在心脏停搏后进行大隐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操作,手术中保持鼻咽温度在31℃左右,然后行左侧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操作;随后使升主动脉开放,在心脏正常跳动后,通过侧壁钳部分钳夹升主动脉进行大隐静脉桥血管近端吻合操作。研究组行OPCABG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患者在全身半量肝素化后切开心包并使之悬吊,充分暴露心脏后,通过心脏组织固定器等局部固定心脏,进行大隐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操作,然后利用侧壁钳部分钳夹升主动脉进行大隐静脉桥血管近端吻合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术后心房纤颤持续时间>10 min的例数、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发生率。术后对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调查,统计死亡率,经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后,进行旁路移植血管通畅度观察[5-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和术后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ICUA入住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心房纤颤持续时间>10min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均有急性心梗、急性肾衰、脑梗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研究组总发生率为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随访后结果比较

随访2个月,研究组死亡2例(3.70%,2/54),对照组死亡8例(14.81%,8/46),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研究组乳内动脉桥通畅54例(100%,54/54),大隐静脉桥通畅52例(96.30%,52/54),对照组乳内动脉桥通畅48例(88.89%,48/54),大隐静脉桥通畅46例(85.19%,46/5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3 讨论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通过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患者也相应增多,PCABG和OPCABG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手段,由于OPCABG无需经过体外循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心脏停搏对心肌组织的损害,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因此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率呈上升趋势[7-8]。有研究表明,OPCABG相比于PCABG能够有效缩短ICU入住时间时间,提高血管通畅率,同时能够减少患者急性肾衰、呼吸系统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9]。但手术过程需压迫心脏,容易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出现心律失常或心梗发生,因此,术前方案的制定十分重要,通过冠脉造影光盘确定合适的桥血管、靶血管、搭桥顺序和方式等保证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10-11]。同时应注意固定心脏要輕柔,维持患者良好的心率和血压,在静脉桥血管进行吻合时,需注意先做近端吻合,再与前降支吻合,利用心脏组织固定器和适当调整手术床的位置使患者充分暴露靶血管,已达到准确选择靶血管吻合位置[12]。

本次研究,笔者所在医院选择10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PCABG为对照组,探究OPCABG用于冠心病的疗效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和术后治疗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入住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心房纤颤持续时间>10 min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死亡率为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显示,研究组乳内动脉桥通畅54例(100%,54/54),大隐静脉桥通畅52例(96.30%,52/54),对照组乳内动脉桥通畅48 例(88.89%,48/54),大隐静脉桥通畅46例(85.19%,46/5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显示,OPCABG用于冠心病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比较,两组均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但研究组总发生率为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OPCABG相比于PCABG,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OPCABG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安全,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沈立,杨文钢,黄日太,等.并行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5):449-452.

[2]张继倬,韩露,陈兴华,等.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7):2033-2035.

[3]金希冬,周恩涛,刘大治,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32例体会[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2):169-171.

[4]刘胜中,谭今,向波,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1):19-25.

[5]刘韬帅,陈宝田,董然,等.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2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6):2903-2905.

[6]屈云飞,孙晓宁,张红强,等.预防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7):1344-1350.

[7]何占鳌,王勇涛,张冉,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25(2):122-124.

[8]胡国智,罗萍.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对比观察[J].医学综述,2015,21(10):1856-1857.

[9]刘胜中,谭今,于涛,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高危冠心病的疗效评价[J].重庆医学,2017,46(10):1323-1325.

[10]张欣,高长青.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1):180-183.

[11]孙耀光,佟宏峰,欧阳小康,等.8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的疗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11):1168-1171.

[12]朱雅萍,魏金聚.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麻醉管理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158-160.

(收稿日期:2017-04-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冠状动脉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低剂量低对比剂冠状动脉CTA个性化扫描方案的研究
冠脉分叉病变分支球囊保护技术与分支导丝技术的对照研究
依诺肝素不同用法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74例的临床分析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