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2017-11-14梁光优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技工学校教学质量

梁光优

【摘要】计算机在现代化教育体系当中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技工学校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技工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是通过软件来进行教学的,具有显著的实践特征,为此,提升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技工学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09-02

一、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解析

伴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革新,技工学校教育目的演变为培养各行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技工学校的学生之所以会选择技工学校肯定是想要将技工学校作为一个新的起点,重新开始学习新技能,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当中。为此,作为技工学校的老师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广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选用最为适合的教学方式开展现代化教学。从目前技工学校的具体情况来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以下基本现状:

1.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应用行业是更新发展非常迅速地一大行业,但是,我国计算机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十分迟缓,久而久之致使一系列的新技术、新知识根本无法在计算机教材中出现。在落后的教学内容下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2.教学手段单一、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认识不足

从目前我国各大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学现状来看,一般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通过单一化的理论授课,久而久之会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产生一种厌烦的感觉,这样就无法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最终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然而,致使目前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学校对此课程的不了解所造成的,除此之外,计算机老师对本课程的教学认识不足,为此,改变当前单一的教学手段、提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的正确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学环节呆板、缺乏创意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站在学生群体及个体的基本状况入手,缺乏对基础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设计,一直运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创意,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产生了厌烦的感觉。

4.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间是比较少的,但是其中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多,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是传统式的系统化教学,只是将所有的知识全部地传达给学生,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全然与生活相脱节,甚至一些教师一学期内极少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5.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安排不当、实践课不能有效管理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显著地可操作性特征,但是,一些学校受到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非常少,有的学校一周内只有一两节,久而久之便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此外,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实践情况缺乏评价,无明确地评价指标,这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实践操作结束后无成就感可言,慢慢地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基础课程的积极乐趣。

二、提高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

1.合理选用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原本计算机教材就具有一定的落后特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挑选那些实用性较强、内容新颖的教学材料,同时根据班上学生的就业意向拓展教材内容。作为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好基础课程教材的广度与深度,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懂得知识存在的意义,同时,要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所能达到的社会时效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争取做到令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挖掘到知识的准入点,学到更多实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2.研究学生心理,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

教师的备课对于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而言是十分关键的,需做好统一地安排。为此,教师需要明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促使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活动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相长。根据基础课程的具体状况分别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促使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化,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上机操作技能考核评价

充分地实践联系是促使学生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此,教师要加强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在具体基础课程中要学会善于发现问题,针对现有问题第一时间加以解决,把握好课程的主要流程。把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做出系统客观的考评,与此同时,做好课程的相关登记及评价结果。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态度、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进一步培养。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1)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们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建立强大的合作意识

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通常学生在刚刚学习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久而久之会对课堂学习丧失了基本的信心。为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为学生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间的密切合作,让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活跃起来,增强学生自身的合作意识和坚定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做到最大限度上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进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与活动当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而展现出教师的教学质量。

(3)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重点做好基础课程教学规划和具体布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通过探索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多鼓舞学生去自我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学习的积极性。围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建立系统化的学习架构,从而促使学生创造能力的完整性建设。

5.提高教师个人业务素质

众所周知,计算机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计算机教学方式日新月异,为此,教师要努力地提升自身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研发更多全新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在确保自身专业素养、基本业务水准逐渐增高的前提下,促使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得到稳定性的增高。

三、结束语

灵活性、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设计性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显著特征,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促使自身主观能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計与不断创新,精心准备好具体的实践课程,努力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促使自身教学质量得到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绍中,欧阳葵.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

[2]郑新平.高中信息技术任务型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8).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课程技工学校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网络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浅谈技工学校档案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