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实效调查研究
2017-11-14黄运堪
【摘 要】本文对广西南宁片区工科院校创业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地方性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实效不佳的原因是自我革新动力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主阵地的支持、内外联动协同育人机制不足等,借鉴区内外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提出强化“双创”教育理念和教师角色的升级转型、队伍建设动力机制、队伍培育阵地、构建队伍培养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双创” 创业指导 师资队伍 实效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C-0018-0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已成为高校创新发展的主流。高校培养优秀的创业型人才的关键是拥有优秀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双创”教育的效果。长期以来,广西南宁片区高校在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总体效果不佳,与国内发达地区高校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相比仍显得不够成熟。因此,如何提高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效,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对地方性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分析
课题组以南宁片区4所工科院校的创业指导教师为调查对象,从“双创”教育理念、师资队伍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师资队伍建设的文化氛围等方面设计了含有28个问题的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回收70份。现对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如下:
(一)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对“双创”教育理念的认识。当调查问卷中问及“您认为所在高校是否对‘双创教育高度重视,并将‘双创教育视为学校发展战略,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时,参与问卷调查的高校创业指导教师中有23.53%表示不满意,有35.29%表示一般满意。在“双创”教育的组织领导方面,只有39.22%的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认为所在高校成立“双创”教育领导小组,设立“双创”教育机构。在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上,有45.1%的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认为所在高校尚未制定相关激励机制;有41.18%的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认为所在学校未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纳入职称评定或绩效考核。由此看出,部分高校在“双创”的大背景下,已逐步制订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规划或实施方案,同时配套了相关的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但仍有部分高校对“双创”教育的顶层设计、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未予足够重视,将“双创”教育作为高校创新发展的主流的认识和理念不强,从而导致创业指导教师缺乏理念先导,对“双创”教育无所适从,对开展“双创”教育的思维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指导等缺乏经验。
(二)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结构。从调查中看出,当前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人员结构参差不齐,由辅导员和学生工作科员担任创业指导教师的比例占60.78%,他们学历结构高低不一、专业知识结构各式各样,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不强(有64.71%的高校创业指导教师没有做过相关研究),有较丰富的创业实践指导经验或参与过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只占11.76%。然而这些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当中,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专业培训的却只有43.17%。这说明部分高校在“双创”教育方面主动性还不够,尚未制订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培训计划,在科研和实践方面缺乏交流平台,使得他们在开展“双创”教育课程教学和创业实践活动指导上大都是纸上谈兵。
(三)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参与“双创”教育状况。当前高校创业指导教师主要由辅导员等学生工作队伍担任,他们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在开展“双创”教育的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创业实践活动指导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有78.43%的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表示承担创业基础或创业实务课程教学时,感觉自身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较匮乏,无创业实践经验,犹如纸上谈兵。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创业大赛时,有72.55%的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表示存在困难,有17.65%表示不会指导。这说明部分高校“双创”教育工作还浮于表面,创业指导师资队伍职业能力还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创业指导发展的实际需求。
(四)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文化氛围。调查显示,能定期参与知名校友、企业专家、创业精英等在校内开展专题研讨或讲座的创业指导教师只有29.41%;在开展“双创”教育教学课程中能及时反馈教学情况但不能够据实际进行教学研讨的创业指导教师占70.59%;做过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论研究的创业指导教师只有35.30%;有33.33%的创业指导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由此推测,南宁片区工科类院校的“双创”教育起步晚,创业研究成果少、基础弱;创业实践社会化平台不足;培训和管理激励制度不完善;社会、政府、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学术探讨不够等,未能营造浓厚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文化氛围。
二、地方性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实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对“双创”教育理念缺乏认同感。高校开展“双创”教育,必须先将“双创”教育的理念渗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与设置、教学方法与模式之中。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并未真正将“双创”教育作为高校创新发展的主流,未能秉承“教育发展,理念先行”的原则,将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灌输给创业指导教师,并给予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支持,让创业指导教师从内心认同“双创”教育理念,并为之进行自我革新。此外,在缺乏顶层设计思想指導和理念引导的形式下,部分创业指导教师并未领悟“认同方思进,有为才有位”的道理,对“双创”教育理念缺乏认同感,缺乏接受新事物的勇气和战斗力。这是地方性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实效不佳的最根本原因。
(二)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自我革新动力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当前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人员结构参差不齐,三分之二以上是由辅导员和学生工作科员担任,他们的学历、知识、阅历、科研水平等参差不齐,在“双创”教育上存在理解不足、目标不明、任务不清、动力不够的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停留在理论指导的层面,参与“双创”教育只限于指导创业计划比赛的层面,很少重视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注重对学生创业思维和管理思维的开发。存在以上问题,首先,是创业指导教师本身专业知识匮乏,专业化能力不足。其次,“双创”教育在部分高校中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指导教师参与时无经验可依,短期内很难有所成就,自我价值和获得感很难体现。最后,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不够,在教师技能培训、学术交流、激励制度等方面促进创业指导师资队伍自我革新的动力机制不够完善。endprint
(三)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缺乏主阵地支持,主动参与“双创”教育不够。创业指导师资队伍是推动“双创”教育的核心要素,需要构建师资队伍培育的主阵地。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对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主阵地建设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未成立“双创”教育领导小组、未设立“双创”教育中心或机构、未建立“双创”教育实践基地等;二是创业指导教师自我提升、自我革新的主渠道受限,教学资源整合、实践技能培训、学术科研交流等没有依托的平台。这使得大部分创业指导教师缺乏探索学习先进教学方式的内在驱动力,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创业培训,难以组织优秀的教学科研项目,不利于“双创”教育实践成果的转化。
(四)促进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外联动不足,未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不仅需要校内不同部门的配合,也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与高校四方共同参,形成开放互动的内外联动建设机制。而如今,在“双创”背景下政府负责出台政策居多,对高校“双创”教育的指导和资金支持不多;社会创客空间和创业孵化基地等与高校的交叉合作较少;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对高校“双创”教育的促进效果不佳;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创业实践、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也较少,尚未形成育人合力。
三、提升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实效的对策
未来高校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一)强化“双创”教育理念和教师角色的升级转型,助推创业指导师资队伍转型发展。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肩负着主体责任。首先,高校要从思想上正视与引领,对“双创”教育要有全新的定位和客观的诠释,并能够从顶层上将“双创”教育理念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管理模式、课程体系、考核与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变革。其次,高校要深刻把握“双创”教育的核心内涵和要义,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和升级转型发展,提升“双创”教育的地位,进一步推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让“双创”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植入人脑,着力解决创业指导教师的认同偏差问题。最后,当前高校创业指导教师主要由辅导员等学生工作教师担任,要在“双创”教育中逐步进行角色转型,从单纯的理论指导者转变为实践领导者和参与者,找准升级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并从思想和情感上认同“双创”教育。
(二)完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动力机制,提升创业指导教师的获得感和使命感。创业指导师资队伍自身的积极性影响着“双创”教育的效果,完善相关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以及建立相关的个人发展平台,必然大大推动“双创”教育的发展。首先,高校“双创”教育主管部门要制订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培训计划,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在国内考察、国外研修、到企业挂职等方式,加强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打造一支接地气,对“双创”教育理论真学、真懂、会用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其次,完善创业指导教师工作考核与激励制度,将指导创业项目、带领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和创业比赛纳入年工作量考核和职称评定当中;对身兼多份工作的创业指导教师,在科研成果上应给予更多的激励政策,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使命感。
(三)加强“双创”教育的阵地建设,提升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效性。培育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必须构建“双创”教育的主阵地,缺乏创业的主阵地,创业指导教师很难成长,也无从培育。因此,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高校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成立“双创”教育领导小组、设立“双创”教育组织机构、建立“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创办校园众创空间和创业模拟实训室等,让创业指导教师有归属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下转第33页)(上接第19页)二是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的资源共享,增强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理论自信。三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育人格局,营造“双创”教育的文化氛围,提升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的文化自信。
(四)构建多渠道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培养体系,营造内外联动的协同育人氛围。加强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高校发展“双创”教育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高校的密切配合,构建政教结合、社教结合、产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全方位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支持系统。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包括培养主体和培养形式两个方面。在培养主体上,应构建“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四位一体的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以政府为主导,依托社会资源,创建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融合的校企合作教育基地;同时,加强与兄弟高校的合作、与社会众创空间的交流,打造创业指导师资培育的社会化平台。在培养形式上,要按照“自培—外培—再優化”的思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组织创业指导教师到政府、企业、社会创客空间和其他高校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到创业公司挂职,参与企业实践;邀请企业创始人、校外专家等到校进行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元化的培训和历练,让创业指导教师,深切体会创业者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从而在理论研究、课程开发与创业实践指导等方面不断自我革新。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7(4)
[2]王志鹏,高晟,张启望.美国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2017(1)
[3]刘正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科技创业,2017(3)
[4]孙保营.“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局及破解[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2)
[5]王平.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2)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度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资助(GUT15FC21)
【作者简介】黄运堪(1986— ),男,壮族,广西上思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讲师,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指导。
(责编 黎 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