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补“参”,选对了吗?
2017-11-14代晓琴
代晓琴
人参
人参
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野山参、高丽参、红参等,均属人参范围。
中医认为: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具有复脉固脱,补脾益肺,回阳救逆之功,广泛用于各种气虚证者进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因人参有防老、抗衰、抗肿瘤之效,故人参提取物常用于作为保健品之用。
古人早就提到用藥如用兵,误用则必败。人参虽大补元气,凡青壮年、身体强健, 特别是“火体”之人,以及生病但表现为实证、热证者, 服用人参无异于“火上浇油”,不仅达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反有“闭门留寇”之弊。
此外,现代研究发现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有复杂的作用机制,小孩不宜选用,因其可能有促进性早熟之弊。
同时,高血压、甲亢、顽固性失眠患者需慎用。
推荐药膳:人参莲肉汤
材料:人参6克,去皮去芯莲子10枚,冰糖20克
做法:将白人参、莲子放碗内加清水适量, 泡发后再加冰糖,入锅隔水蒸1小时即成。人参可连续使用3次, 次日再加莲子、冰糖如上述制法蒸制。
功效:久病大虚之人可食用,糖尿病患者不加糖食用或慎用。
党参
党参
党参,味甘性微温,有补虚益气,健脾养胃,润肺生津作用,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衰弱症。但党参可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单独长期服用。须在中医医师的辨证指导下配伍使用。
推荐药膳:党参当归炖母鸡
材料:党参30克,当归15克,母鸡1只
做法:将党参、当归、母鸡洗净,放入炖锅内,加水用小火慢炖至熟透。
功效:具有补虚、益气、养血之功效。适用于久病体衰、贫血、食欲不振者。有外感证患者慎用,长期食用须咨询医生。
太子参
太子参
太子参,味甘性微温,有补肺健脾,益气生津之效。适宜于气阴不足者,阴虚咳嗽、口渴,脾胃气虚,不思饮食,神疲乏力,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神经衰弱,产后体弱及小儿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等。太子参较上述两种参类,补的药力要差得很远,但它也有长处,就是药性十分平稳,适用人群较广,适合慢性病人长期服用。
推荐药膳:太子参奶
材料:太子参20克, 牛奶250毫升, 白糖15克
做法:把太子参洗净, 放入炖锅内,加水用中火烧沸, 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 除去太子参,留药液;把牛奶烧沸,同太子参液混合均匀,加入白糖拌匀即成(或不加白糖)。每日2次, 每次50毫升,早晚各饮1次。
功效:生津止渴,滋补气血。有心悸、心慌患者可食用。
西洋参
西洋参
西洋参又名花旗参。性凉味甘微苦,可补气阴,清虚热,生津止渴。适用于体质虚弱,阴虚火旺,气阴两伤,肺虚久咳,神疲倦怠者,对于热病后津液亏虚证患者尤宜。但阳虚证患者,表现为阳虚便溏、不思饮食(消化功能差)、畏寒肢冷的患者慎用或禁用。
推荐药膳:西洋参麦冬茶
材料:西洋参5克,麦冬10克
做法:将西洋参、麦冬放在杯中,泡水代茶。
功效:适用于热病后气阴两伤,烦热口渴、舌红少苔等证。
药膳包括食物和药物,应遵循中医辨证,避免滥用。即使是食物也有四气五味之别,也应“辨证施食”。冬季进补,最好请专业医生进行辨证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