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宁养”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2017-11-14吴志
吴志
作为人生注定的结局,死亡或许算不上悲剧,死亡前的各种疼痛剥夺了人的尊严,是最沉重的悲剧,所以减轻死亡前的折磨,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或许才是癌症晚期患者最需要的。身患癌症晚期的患者,到底是在医院治疗,还是在家里“居家宁养”?怎样呵护生命,进行最后环节临终关怀,让他们在余下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呢?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主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提出了他的看法。
居家: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恶性肿瘤已成为居民的首位死因,通常对待癌症晚期患者有两种方式,一是面对亲人时日无多,家属往往盼有奇迹出现,砸锅卖铁也要尝试各种形式的高价、过度治疗。二是家人将癌症晚期的亲人接回家后,不懂得如何护理病人,遇到病人疼痛难忍时,更是手足无措。而癌症晚期患者自己也会因对疾病的恐惧而过分消极厌世。两种方式都会使患者在临死前精神痛苦远远大于肉体痛苦,让家属也备受煎熬。
其实,临终关怀说起来残酷,却是切实为晚期患者考虑。“居家宁养的意义在于‘以病人为本,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回归到医疗存在的价值本原。”欧阳学农主任医师建议说,有些晚期恶性癌症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应当考虑回到家里去“居家宁养”,接受镇痛治疗、生活护理、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方面的上门医疗服务,随时评估了解病人病情及生活质量,指导、辅助家属正确地做好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可以考虑从社区医生服务来发展。”欧阳学农主任医师呼吁说,对癌痛晚期患者而言,医疗服务更多的是居家服务的问题。要想患者在家里生活、治疗得更加方便,需要社区医生、护士到家里去为患者服务,比如止痛和对症治疗等,但这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宁养:姑息治疗+心理慰藉
在传统观念里,癌症晚期患者回家宁养就意味着回家等死。其实“居家宁养”并不是回家等死,只是让患者余下的生活更有质量。患者居家宁养前,首先应全面评估患者身心的状况,制订患者在“居家宁养”中的护理指导、疼痛治疗、症状控制、基础用药等治疗方案。其次,帮助患者和其家属做心理上的全方位舒缓治疗。
居家宁养时,很多癌症会导致患者失去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传授患者家属一定专业的营养进食、稳定睡眠、褥疮护理等护理知识,例如:在长期卧床导致褥疮的护理,使用镇痛药后导致便秘的处理、肢体水肿和淋巴水肿按摩的方法、口腔的护理、饮食护理等。同时癌症晚期病人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恶心、呕吐、便秘和失眠等,通过姑息治疗和心理慰藉的方法来缓解肿瘤造成的各种症状及疼痛。
如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吸收能力降低,不需要强迫病人进食,可以少食多餐,尽量变换食物的花样,并注意色、香、味俱全。患者处于昏睡状态,可用湿海绵或棉花清洁病人的口腔,再往病人的口唇上涂些潤唇膏。体温升高、出汗时,用温水替病人擦身,勤换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还可以遵医嘱用些肛塞的退烧药。让病人按时服用医生开的止疼药,不要在疼时才吃药,也不应该自行增减药量。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病人做些简单的肢体活动如按摩、冷敷、热敷等,也能缓解某些部位的疼痛。
晚期癌症患者精神上的痛苦远远大于肉体上的痛苦,最突出的表现是恐惧,对生命消失的恐惧、与亲人分离的恐惧以及对死亡前肉体痛苦的恐惧。对晚期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诱导患者从恐惧、遗憾、愤怒、焦虑、牵挂等困境中摆脱出来,让其客观对待生命消失。
作为亲属最需要理智与关怀。当一个原本活生生的人就要离开人世时,亲属都难以接受,常会有许多不理智、不现实和不接受的表现。在临床上,经常碰到有的家人为了“尽孝心”,对医生提出许多不切实际的要求,企盼能有灵丹妙药起死回生,要求医生不惜一切代价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治疗,结果人财两空,引起激烈的医患冲突,不仅对患者无助,反而更增加了患者临终期的痛苦和烦恼。
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患者在熟悉的居家环境中享受亲人的陪伴,不仅减轻了他们身体上的极端痛苦,最重要的是给予了他们心灵上的抚慰与支持,提高了生活质量,让他们平静安详的度过生命最后的旅程。
链接——癌症患者“居家宁养”小技巧
1.人性化的家居
让患者单独居住,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避免噪音。在墙上粘贴病人自己喜欢的画、工艺品、相片等。采用合适的座垫和床垫。搬抬患者时方法要得当,不能拖拉病人。
2.重视心理沟通
多陪伴患者,聆听并体会患者的心情。握住患者的手,用温柔的声音跟他说话,柔和的音乐和灯光也可以使患者平静下来。在需要时,还可以请医生开些镇静药。神志不清的患者可能说胡话,或产生幻觉,这时不要惊慌,要留意他说话的内容和语气,要观察他的感受,可能他想表达某些意思和情感。
3.做好基础护理
随着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丧失,患者会出现脱水、出虚汗、发热,甚至肛门及膀胱括约肌松弛,以致大小便失禁等情况,需及时更换衣物、被褥,保持床单和衣服宽松清洁、平整、干燥和无渣屑。定时为病人翻身,一般每2个小时翻一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