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脆脆?快“开源节流”保骨量

2017-11-14何畏

祝您健康 2017年11期
关键词:开源节流钙剂骨量

何畏

骨质疏松的最大危险是“骨脆脆”导致骨折,学会开源节流留住骨量,可以阻断骨质疏松的发展。

赵奶奶75岁,最近几年,天天晚上喊胸背痛,不愿意上床睡觉。由于老人患有早期老年性痴呆,表述不清,常常闹得家里夜不能寐。女儿很孝顺,带着她到处看病,最终在内分泌科找到答案: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脆性骨折。在内分泌科,医生检查赵奶奶的脊椎,发现胸椎向后突起,再一看胸椎侧位片,发现两处胸椎骨折。家人很奇怪,老人没有跌跤也没有被撞,怎么会骨折了呢?

“骨脆脆”导致骨折

其实,赵奶奶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并发症,由于长期没有得到治疗,骨量流失太多,骨头就好似空架子,很小的外力比如咳嗽、端水等日常生活就能导致骨折。

骨质疏松不只是腰酸背痛,其最大的危害是会导致骨折。这种骨折不是那种受到严重撞击或从高空落下产生的骨折,而是脆性骨折,即在无外伤或轻微外伤情况下引起的骨折。

由于骨质疏松可长期没有症状,但却偷偷蚕食骨质,导致好多人直至发生脆性骨折,才发现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骨折多发生在椎体、髋部、手前臂。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如不手术,很少有人能重新站起来。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骨质疏松发生首次骨折是一种预警,如不加以重视,任由骨量流失,很容易演变成连咳嗽喷嚏都会导致突发骨折的“骨脆脆”状态。骨折之后患者卧床、行动困难,又进一步加剧骨量丢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恶性循环。

“开源节流”有办法

定期检查骨密度

6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2年检查一次骨密度。老年人如果出现腰痛、关节疼痛、身高明显缩短和骨折,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椎体X线摄片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一旦发现骨质疏松及时治疗。

预防治疗药不同

两种基础用药:钙剂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

适量增加钙摄入,可减缓骨的丢失、改善骨矿化。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摄入 800 毫克元素钙,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 毫克。但是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取的钙仅约有 400 毫克,因此还应补充 500~600 毫克元素钙。如果不能纠正饮食,就要依靠钙片额外补充。市场上的钙补充剂五花八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最经济实惠的碳酸钙就够了。

钙剂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黄金搭档”,二者配合可为机体骨骼补充钙质,促进钙吸收,抑制骨破坏。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单纯钙剂或联合维生素D治疗均可减少椎骨和非椎骨的骨丢失,且无性别差异。

如果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普通维生素 D 在体内转化成活性维生素 D 有障碍,那就需要同时补充一些活性的维生素 D,如骨化三醇等。

两种治疗用药:抗骨质疏松药物有两类,分别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和促骨形成的药物。

预防骨质疏松时应用钙剂和维生素 D 就可以了,但治疗骨质疏松还要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这样才能达到减缓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预防骨折的目的。

抗骨吸收的药物就如同“节流”,可阻止骨量进一步流失。有双磷酸盐类药物、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等。每种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主要作用都是降低骨量流失,维持现有骨微结构。临床试验显示,双磷酸盐的治疗能有效降低椎体骨折发生风险40%~50%,降低髋部骨折在内的非椎体骨折风险20%~40%。

促骨形成的药物主要针对骨折以及骨量很低的老年患者,在“节流”治疗已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使用。以促进新骨形成,即采用“开源”的方法帮助患者“长新骨”,以减少中重度骨折的风险。促进新骨形成的药物主要有特立帕肽,可刺激骨形成、改善骨密度与质量,降低骨折风险,适用于较重度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对于使用抗骨吸收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特立帕肽治疗也有明显疗效。

如果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时要使用的钉子在疏松的骨质里根本固定不住,这时就需要使用特立帕肽来强化骨骼,在较短时间内就把骨密度提高。特立帕肽的应用期限为 2 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口服药物有讲究

口服钙剂一般以清晨空腹和临睡前各服用1次为佳,若想饭后服用,最好在饭后1~1.5小时服用,以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在服用钙制剂时,还应避免与菠菜、茭白、苋菜等蔬菜同吃,因为这些蔬菜都含有草酸、碳酸盐等,会和钙结合妨碍钙吸收。

治疗性药物双磷酸盐,一些患者服用后出现不适,这种情况并非是不耐受药物,而是服用方法不对。雙磷酸盐应空腹服用,且需喝水200~250毫升,在服用半小时后才能进食;服药后需保持直立或坐位至少30分钟,吃药2小时内不能平睡,以免引起食道刺激等不良反应。

定期监测见疗效

由于用药复杂、次数频繁、担心胃肠道副作用、缺乏快速疗效等原因,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不能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国内调查表明,约 87%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服药时间不足 3 个月。坚持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浓度,让患者确切可见疗效,是坚持骨质疏松治疗的动力。其次医生可以通过这些指标了解和评估药物的疗效,改变或优化治疗方案,还可以对骨折风险和骨质流失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骨转换标志物检测能够快速反映治疗疗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之后 1~6 个月骨转换生化指标就可以发生变化。因此,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前检测基础值,治疗开始后3~6 个月进行 1 次骨转换指标等的相关检测,然后每 1 年进行 1 次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疾病,想“快刀斩乱麻”地治疗,“一蹴而就”避免骨折发生,是不现实的。一旦确诊,一定要坚持长期用药,一般至少2~3 年,否则达不到治疗目的。

猜你喜欢

开源节流钙剂骨量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分析
美国私营监狱:从囚犯身上“开源节流”
节水型城市园林建设中节水有效措施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