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西对生猪运输途中应激的最新研究

2017-11-14伍佰鑫

中国猪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猪栏屠宰厂隔间

伍佰鑫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31)

巴西对生猪运输途中应激的最新研究

伍佰鑫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31)

对巴西学者Sommavilla等关于生猪运输中应激的一项研究进行了介绍。5 040头遗传基因相同 (大约克×长白猪母猪和杜洛克公猪)、育肥期间饲养同一种日粮的杂交上市猪,在夏季和冬季期间,从两个商品猪场运输到一个商业屠宰厂。猪在两个季节随机分为3个运输时间组 (6小时、12小时、18小时),每个季节在4周内进行4次重复。结果显示,猪血清肌酸激酶的浓度在夏季较高 (4 424 U/L,=0.03)、在运输18小时后较高 (4 367 U/L,<0.001)、呆在顶层后面和底层后面的猪较高 (3 887~4 194 U/L,<0.05)。冬季、呆在顶层后面、运输6小时的猪乳酸盐水平较高 (19.58~20.72 mM,<0.05)。夏季、呆在底层后面、运输12小时的猪皮质 (甾)醇数值较高 (32.32~36.60 ng/mL,=0.01)。猪的心率平均值为119.23。胃肠道温度平均值为39.26℃。32.33%的猪在卡车上站立、17.74%的猪坐着、44.71%的猪躺着。在到达屠宰厂的猪栏里,2.20%的猪站立、73.14%的猪躺着、2.93%的猪饮水。胴体损伤分数为1.77分。背最长肌的最大pH值为5.87、美能达色度为44.80、滴水损失为2.88%。半膜肌的最大pH值为5.84、美能达色度为43.77、滴水损失为3.23%。内收肌的最大pH值为5.97。

三轴半挂车;上市猪;运输;应激;生理

生猪育肥之后,一般要离开猪场,运输到各个地方或屠宰场(厂)。外界环境、运输期间、车辆类型和车上分隔栏位置的差异对旅途中的生猪福利、胴体伤痕和猪肉质量具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国内学者针对仔猪运输应激对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1]、运输季节对生猪应激及猪肉品质的影响[2]作过研究,但对应激时猪的行为、血液参数变化等未有报道。最近,巴西Sommavilla等学者[3]通过5 040头上市猪的运输,对其中384头的运输季节、运输时间、行为、生理和血液参数、猪肉质量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手段(磁极心律显示器、信息纽扣、程序控制式数码相机等)较为先进,研究方法十分细致,值得中国猪业研究者和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现介绍如下。

1 研究过程

5 040 头遗传基因相同(大约克×长白猪母猪和杜洛克公猪)、育肥期间饲养同一种日粮的杂交上市猪(阉猪和青年母猪),在夏季(七月)和冬季(一月至二月)期间,从两个商品猪场运输到一个商业屠宰厂。猪在两个季节随机分为3个运输时间组(6小时、12小时、18小时),每个季节在4周内进行4次重复。运输全程的平均环境温度在夏季是22.9±1.7℃(实际范围12.5~40.1℃),在冬季是-14.3±1.7℃(-28.8~1.9℃)。所有运输卡车是三轴半挂车(图1),车分3层,每层10个隔间,210头猪装载在其中。卡车自然通风,两边的挡板在夏季打开100%,在冬季打开10%。承载板上在夏季铺10袋刨木花(20 kg/袋),在冬季铺8袋刨木花和9袋稻草(20 kg/袋)。

在卡车上猪站立的位置,定点、随机选择384头猪(每个处理组128头、每车16头阉猪、体重120.8±0.4kg)作为子样本,用于生理研究,包括血液分析和肉质评估。定位猪运输在4个隔间(每个隔间4头),分别命名为顶层前面、顶层后面、中层前面和底层后面。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些位置对猪的福利和猪肉品质最有害。

图1 运猪的三轴半挂车示意图

运输18小时的猪禁食约24小时再宰杀,运输6小时或12小时的猪禁食约20小时再宰杀。运输18小时、12小时和6小时的卡车分别在下午1点、下午7点和早晨1点离开猪场。同一辆卡车装载同一个猪场的猪,每周随机安排3个不同的司机驾驶3辆不同的运猪卡车。猪在承载板上的平均活动面积是0.37 m2/100 kg体重(夏季)或0.38 m2/100 kg体重(冬季)。猪场工作人员和司机使用塑料板驱赶将猪装上卡车,必要时使用电棒驱赶(不愿移动的猪)。不同的运猪卡车到达屠宰厂后,随机在30分钟的间隔卸载,预定次序从早晨6:30开始;工作人员只使用板子(不是棍子),按装载上卡车的相反次序将猪卸载。定位试验猪分组(样本数38~41头)卸载并移动到猪栏,占地面积为1.1~1.2 m2/头。提供长水槽给猪随意饮水,呆上最多150分钟之久。之后按单列驱赶到屠宰点,电击(头-胸击晕)和俯卧位放血。

放血的时候采集血液样本,将384头定位试验猪的血液分别采集在10 mL的试管(加拿大)中,提取血清用于分析肌酸激酶和皮质(甾)醇。血清样本室温(最大23℃)保存1小时然后4℃冷藏;接着离心(1 400转/分钟)12分钟,转移到1.5 mL微量离心管,-80℃保存,直至分析结束。对于乳酸盐的分析,另外采集血液至2 mL试管(含有3.0 mg氟化钠和6.0 mg乙二胺四乙酸钠的溶液),立即4℃离心(1 400转/分钟)12分钟,将血浆转移到1.5 mL微量离心管,-80℃保存,直至分析结束。肌酸激酶水平的测定使用商业诊断套件(加拿大),血清肌酸激酶的浓度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血清皮质(甾)醇的数量采用商业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套件(美国)和全自动定量绘图酶标仪进行分析,单位用ng/mL表示。乳酸盐的水平采用乳酸盐化验套件(美国)测定,用微板确定血浆乳酸盐的浓度。血浆乳酸盐、血清肌酸激酶和皮质(甾)醇分析的内变异系数分别是4.61%、3.21%和3.98%。

从猪装载上车到卸载下车,运用5秒间隔的磁极心律显示器(加拿大)记录猪的心率,围绕猪的胸部用绑带固定,显示器在猪装载上车之前运行4小时。猪卸载下车后立即移走显示器和绑带,以避免在屠宰厂操作造成的影响。

猪的胃肠道温度使用信息纽扣数据,从猪装载上车到卸载进入屠宰厂的猪栏,每分钟监测1次。诱捕捉住每头猪,将一个金属扩口器插入猪的嘴巴使之张口,再用投丸枪将信息纽扣插入口中,将猪释放,观察30秒钟,确保信息纽扣被吞入肚内。屠宰之后,在加工流程中移除内脏,经大体解剖,取出信息纽扣。在猪栏内记录的温度如果下降2℃以上,则提示猪在饮水,这个时间点以后的数据都排除在外(不纳入分析计算)。

猪运输途中的行为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相机安装在车内3个隔间的旁边,设定程序,每5分钟间隔拍照1次,以便最大视野地记录顶层前面、顶层后面和中间层前面的情况。由于底层隔间高度较低没有安装相机。从出发至到达屠宰厂,站立、坐下或躺下的猪的百分率,通过照片记录而计算。

猪在(屠宰厂)猪栏内的行为,在猪进入栏内90分钟后直接观察记录,每5分钟间隔浏览取样,记录站立、躺下和饮水猪的数量。当至少50%的猪躺下时,记录为猪在休息。

运猪卡车微气候用信息纽扣(美国)记录。将其固定在所选隔间中央的天花板上,以记录隔间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运猪全程设定程序,每5分钟间隔收集1次数据。

猪的皮肤损伤由同一个受过培训的技术员评估,在屠宰那天的冷藏房内,用5个级别的照片模板进行比对,判定标准为1级(无损伤)至5级(严重损伤)。

宰杀后24小时测定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内收肌的肉质。将pH计(美国)的玻璃探针插入肌肉,测定出最大的pH值。肌肉表面暴露空气中45分钟之后,用25 mm孔径、0°视角、D65光源的美能达色度计(加拿大)测定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的颜色。用改进的滴流损失法测定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的滴水损失。

2 研究结果

各处理组的血液参数见表1。从表1可知,猪血清肌酸激酶的浓度在下列情况下较大:夏季(=0.03)、运输18小时后(<0.001)、猪呆在顶层后面和底层后面(<0.05)。血清肌酸激酶的浓度在运输季节、运输时间和车内隔间之间没有交互影响。血浆乳酸盐和血清皮质(甾)醇的浓度受到运输季节、运输时间和隔间内猪呆的位置的影响。冬季、呆在顶层后面、运输6小时的猪的乳酸盐水平较高(<0.05);夏季、呆在底层后面、运输12小时的猪的皮质(甾)醇数值较高(=0.01)。

卡车微气候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冬季的顶层(前后)隔间内的温度较低(<0.001),在夏季的底层后部隔间内的温度较高(<0.001);在冬季和夏季顶层(前后)隔间内的相对湿度较高(<0.001)。

猪的心率平均值为119.23(84.10~173.33);胃肠道温度平均值为39.26(38.18~41.17)℃;在卡车上的行为如下:32.33%(4.18%~85.76%)的猪站立,17.74%(1.05%~33.19%)的猪坐着,44.71%(0~80.76%)的猪躺着。在到达屠宰厂的猪栏里,2.20%(0~10.37%)的猪站立,73.14%(43.33%~96.11%)的猪躺着,2.93%(0.20%~8.94%)的猪饮水。胴体损伤分数为1.77(1.00~3.50);背最长肌的最大pH值为5.87(5.55~6.78)、美能达色度为 44.80(37.51~53.80)、滴水损失为2.88%(-2.03~10.72%);半膜肌的最大 pH值为 5.84(5.37~6.46)、美能达色度为43.77(34.10~51.61)、滴水损失为 3.23%(-2.71~7.08%);内收肌的最大pH值为5.97(5.26~6.74)。

3 结论

这项研究认为,猪运输在升高的卡车温度环境下,有可能经受较高的应激,血液中的皮质(甾)醇和肌酸激酶升高,伴随运输途中躺下次数的增加、到达目的地猪栏后饮水次数的增加。运输过程中猪在卡车中的位置加剧了这些影响,表明运猪卡车需要改进,以保证猪的旅途连续性舒适,无论猪呆在哪个位置。

表1 各处理组的血液参数

表2 卡车隔间内各季节的温度和湿度

[1]孙云龙.运输应激对二元杂交仔猪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2]甄少波,刘奕忍,郭慧媛,等.运输季节对生猪应激及猪肉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333-338.

[3]Sommavilla R,Faucitano L,Gonyou H,et al.Season,Transport Duration and Trailer Compartment Effects on Blood Stress Indicators in Pigs: Relationship to Environmental,Behavioral and Other Physiological Factors,and Pork Quality Traits[J].Animals(Basel),2017,7(2):8.

S815

A

1673-4645(2017)10-0046-04

2017-06-20

伍佰鑫(1963-),男,湖南长沙人,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为畜禽养殖技术推广,E-mail:939596718@qq.com

猜你喜欢

猪栏屠宰厂隔间
猪栏旧事
生长理想的猪栏
公厕里哪个隔间最干净
广东珠海:首批三家家禽集中屠宰厂挂牌经营
旧时农家养猪禁忌
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严重事故下局部隔间氢气风险分析
美国猪肉市场陷入泥淖
对县级生猪定点屠宰厂进行改革重组的思考--以陕西省白河县为例
公厕哪个隔间最干净
厕所恶搞行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