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文学如何写乡愁

2017-11-14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腊八粥傻瓜童书

潇 潇

少儿文学如何写乡愁

潇 潇

乡愁是什么?是人对自己家园(精神和物质)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爱的记忆。

人人都会爱故乡、家园、亲人、故人,爱人生最初出发的地方。这种爱,就是乡愁。她是不舍的情怀,是难忘的记忆,是飞得再高再远,也被紧紧拽住的那根线头;是浪迹天涯也不能忘怀的归心;是身居高位也不能改变的初心;是一种普世的情感、情怀、情结、良知、良心。乡愁,是把所有美好的词汇叠加堆积在一起,也表达不完的最绵长、最悠久、最深刻的情感。

说到乡愁,大家都会很容易地想起余光中那首关于乡愁的名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其实,台湾诗人席慕蓉所写的同名诗《乡愁》,也一样有名: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蓉《乡愁》

这些都是描写乡愁的诗歌名篇。但是,都主要是写成年人情感世界的乡愁。

那么,儿童文学,如何写乡愁?童书,怎样表现乡愁?

我们先来看一个大陆童书作家写两岸、写乡愁的绘本故事《阿香婆的腊八粥》,这是一个很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乡愁情感的例子:

梨花湖边有个梨花渡。

系着渡口的,是一条小船;

系着小船的,是一家小店。

很多年前的一个黄昏,艄公阿祥渡一船吃了败仗的残兵,去了对岸。

当时,小店里,正熬着一锅粥。

熬粥的一个大瓦罐,咕嘟咕嘟冒着泡儿。升腾的热气里,抬起一张脸——她是阿香,艄公阿祥刚过门半年的小媳妇儿。

阿香长得俏俏的,前胸后臀翘翘的,巧嘴巧手爱爱的,身子有些笨笨的——原来,埋在灶台下的肚子已经鼓鼓的,她怀下阿祥的崽了呢!

阿香一双手不停地搅着瓦罐,一双眼睛不断地往外张望——她在找阿祥归来的影子。

直到天黑了,湖面上什么也看不见了,阿祥还没回来。

直到粥稠了,甜了香了,阿祥还是没有回来。

阿香熬的是腊八粥——第二天就是腊八节。

阿香知道,传说中的腊八节,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朱元璋小时候又穷又饿,有一天他追着逮一只田鼠,追到一个鼠洞跟前,发现洞里居然藏着好多粮食,有花生、豆子、大米、小米……被他煮成一锅粥,吃起来格外美味!到他后来当了皇帝,就让厨子在寒冬腊月的腊八这一天,熬这种杂粮粥,并且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腊八粥。

腊八节就这样相传下来。

腊八节也是乡下人特别看重的一个节日,从这一天起,乡下的年味儿,就一天比一天浓。小孩儿会唱起“腊八歌”:小孩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碗,哩哩啦啦二十三……

尽管到腊八这一天,庙观里也有施舍的腊八粥,阿香却愿意自己熬。

阿香熬的腊八粥,是从娘家带来的方子:核桃、花生、莲子、荔枝、薏仁、红枣、桂圆、百合……一样不缺,现在,却缺了一个吃粥的人:阿祥!

没有阿祥的日子,一下子就寡淡了。

寡淡的日子,还得熬粥——阿祥今天不回,兴许明天就回呢?

有着盼头,阿香就熬粥。

一直熬到第二年,梨花开了,香雪似海,阿祥还没回,阿香却生了:一个女娃,小阿香。

阿香嫂和小阿香守着小店不挪窝。与其说守的是小店,不如说守的是那个人。

那个人始终没守到,小店飘香的腊八粥,却守来了长麻吊线的渡口客人。

吃了香喷喷的熬粥的客人口口相传,小店就有了自己的名字:阿香婆的腊八粥。

熬啊熬,一锅腊八粥,把阿香婆的腰给熬弯了;

熬啊熬,一锅腊八粥,把小阿香熬成了阿香嫂。

守着梨花渡口小店的祖孙三代,就像守着一个承诺:只要瓦罐里弥漫的暖暖的香气不变,艄公阿祥就有闻香回来的那一天。

终于等到了那一天——来的,却是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说一口台湾普通话。

到了梨花渡,他就到处打听:有一个阿香嫂,在这里吗?

一边说,他一边拿出一张小小的、泛黄的黑白照片,上面,正是很多年前、刚过门时的小媳妇儿阿香。

已经做了祖奶奶的阿香,眼睛花了,看不清照片上的人影儿,她伸出枯枝一样的手,在照片上摩挲着;

祖奶奶阿香耳朵背了,听不清年轻人的声音,就让年轻人将嘴巴凑到耳朵眼儿跟前;

终于,她断断续续听到了年轻人的话:

——那个阿祥啊,当年从摆渡人,变成了壮丁,此一去,山高水长,最后辗转流落到了台湾,在老兵聚集的眷村,也靠熬粥,苦撑苦熬,打发光阴。

年轻人说着,尝了一口小阿香递过来的腊八粥,说:“味道一模一样。”

年轻人说:“阿祥伯在眷村,孤苦一生。先是不能回,后是没钱回,再后来,是有心无力回。到终了,他就是握着这张照片,托付给我,让我一定要替他找到阿香婆。”

年轻人是眷村里的一个大学生自愿者。

就在年轻人离开梨花村的第二天,阿香祖奶奶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给她穿寿衣时,掰开她紧握的手,人们发现,有两张小照片叠在一起:一个是阿祥,一个是阿香。

熬了三代人的腊八粥,传到阿香家第四代女婿手里。他将阿香祖奶奶的小照片注册成了商标,腊八粥变成了瓶装、罐装,走州过府,漂洋出海,慰藉了多少游子的乡愁。

梨花渡前的小店,变了:店面大了,房子高了,生意更红火了。

不变的,是那口熬粥的大瓦罐,依然咕嘟咕嘟冒着泡儿。

从渡口游轮下来的顾客,都可以来上一碗阿香婆的腊八粥——稠稠的、香香的、甜甜的、浓浓的,正是回味不尽的乡情。

——潇然《阿香婆的腊八粥》

这篇作品,写了海峡两岸、四代,写了传统节日(腊八节),写了传统美食(腊八粥),等等。这些都是乡愁的因子,乡愁的元素,而且,是少年儿童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乡愁内容。但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写了两岸、四代人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情感。这种情感,有一个载体:梨花渡口的腊八粥。这个由阿香嫂(后来的阿香婆)最先熬制的腊八粥,成为一种信物,一种信念,穿透了时间岁月,跨越了海峡两岸,最终,它成为“回味不尽的乡情”,成为梨花渡口一大人文景观,成为无数后人和游人寄托相思、放置念想、赋予愿景的一种美好情愫。

写情感,必然要写人。这篇千字文,写到的人物,可谓众多。但是,作者惜墨如金,点到为止,找到最传神、最感人的细节、物象,以最凝练的文字去书写,而且,是以少儿的审美习惯、思维特点、认知方式去书写,基本以白描的手法,直接书写本相,直击读者心灵,让人读后,有难写之物如在目前、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生动奇妙的感觉。

作为童书,她借助绘本图画的再创作,将这些情感、细节、故事做了很好的二度重现,少儿读者普遍感到,既能理解其故事意义,又能接受其情感熏陶,还能感受其中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

说到童书,先讨论一个问题:童书的对象是谁?

其实,童书的对象,远不止是儿童阅读。

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其实,人生这三次读童书的机会,说起来,都与时间有着莫大的关系——事关生命的开始、过程与终结。有人认为,它唤醒的是我们生而为人最根本的生之困惑与死之焦虑,逼迫我们从日常琐事的生存模式中跳出来,重新对生命中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时间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写过一本叫《时间心理学》的书,专门谈一个人对时间的认识如何决定了他/她看待事物和生活的角度,也决定了他/她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孩子体验时间的方式其实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对成年人来说,时间像一支箭,始终指向一个方向;孩子们的时间却像一个圆圈,它哪儿也不去。所以,我们的时间高效却贫乏,而孩子的时间虽然没什么效率可言,却是开放的,充满了可能性——万物都是惊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们的世界每天都焕然一新,闪闪发亮。

说到童书中的乡愁,我们会想起一个大人物的相关论述:出门要看得见绿水青山,进门记得住乡愁。

因此,现在认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是新的发展观。这比过去那种单纯的以GDP为标准的“发展硬道理”,要科学得多,有价值得多。

它也提示我们,文学尤其是少儿文学,在写乡愁时,要融入环境意识、环保意识、融入新的发展观。我们不妨多写舌尖勾得起的乡愁,做梦想得起的故乡,童年旧事里的乡愁,读书回忆里的乡愁,这些,都是适宜童书书写的乡愁素材和题材。

关于童书里的乡愁,以我的经验体会,来看看,怎样写童年视觉的乡愁或故事。

一是当然最好是以孩子为叙述的主角。放低身段,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上,思考和回答他们关心的问题。

二是也可以是以孩子的思维、认知、审美方式(观察、思考、回答、处理),来观察和描述这个世界。这也是无数成人作家能够一辈子书写儿童文学的普遍经验。

三是好的少儿文学,是不设障碍、打通成人和少儿阅读界限的作品。比如安徒生、格林的童话作品。

想起一篇孩子写的作文:《我的妈妈是个大傻瓜》

我的妈妈是个傻瓜。有一次她煮牛奶,突然想起洗干净的衣服还没有晾,就去晾衣服。走到院子里,又想起炉子上有牛奶,扔下衣服就跑回厨房。结果呢?衣服也脏了,牛奶也潽了。

你们说,我的妈妈是不是傻瓜?

其实,我的爸爸也是傻瓜。有一天,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拎着公文包匆匆忙忙从卧室里冲出来,一边跑一边说:我要迟到了。妈妈在厨房里弄早饭,理都不理他。过了一会,爸爸回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忘了今天是双休日。

我的爸爸,是不是也是傻瓜?

这样的爸爸妈妈,当然也生不出聪明的孩子,所以我和弟弟也是傻瓜。可是,我真的好爱好爱我的爸爸、妈妈和弟弟。我长大了,也要嫁一个爸爸那样的傻瓜男人,也生一个傻瓜姐姐和傻瓜弟弟,一家人开开心心生活在一起。

这里面,你说这个小作者,他有没有书写出乡愁?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它写出了特别真实的家,特别真实的家庭成员,其中有特别真实的情感,善良的情怀,快乐的心情,有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健康的态度。而这里面,其实也藏着动人情怀的乡愁。特别要强调的是,它有真实的力量在里面。

写乡愁,忌讳矫揉造作,弄虚作假,无病呻吟,忌讳华丽的辞藻,高大的思想。在乡愁前面,我们把真实、朴实、稚拙、有趣、童心这些要求,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加以强调,把说假话、空话、大话这些习惯和惰性,放在必须反对的位置,加以扬弃。我相信,我们的健康、朴实、生动、感人的乡愁童书,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美。

(作者系中国评协会员)

责任编辑:臧子逸

猜你喜欢

腊八粥傻瓜童书
唐代住宅什么样
“我最喜爱的童书”五周岁了!
一起喝腊八粥
童书与童年
腊八节
女儿陪我看童书
过年啦
傻瓜服务机
我不是傻瓜
腊八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