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流域岩画艺术与少数民族文化探源

2017-11-14刘洋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岩画流域黑龙江

刘洋

(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黑河 164300)

黑龙江流域岩画艺术与少数民族文化探源

刘洋

(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黑河 164300)

黑龙江流域和支流附近以及大兴安岭中,都曾分布一些历史悠久的原始岩画,这些岩画是人类非常重要的文化遗存,利用原始岩画对绘画艺术的发生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是一种有力的证据和独特的视角,本文主要是以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的群力屯岩画、大兴安岭“交唠呵道”、“阿娘尼”等处岩画进行分析找到和鄂伦春文化的共性对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研究。

黑龙江;岩画;文化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岩画(Petroglyph)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岩石,自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作为劳动工具,也作为日常用品。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材料,古人在岩石上磨刻和涂画,来描绘人类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岩画中的各种图像,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原始人类最早的“文献”。岩画不仅涉及原始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生活,同时,岩画还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以艺术语言打动人心。在黑龙江省流域及附近先后发现许多原始岩画。这些岩画可以为研究北方民族文化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目前,有许多学者提出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发现的岩画和少数民族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1 黑龙江流域岩画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

黑龙江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在许多方面有共性,如地域、生活环境、语言等都有非常多的相同之处,这些民族间的交流也不断的促进文化的彼此交融。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不断的融合也促进了岩画艺术的发展,让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不但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个性,也体现出文化艺术的共同性。

1.1 多元一体化

1.1.1 萨满文化艺术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人们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主要信仰成万物都有灵性,主要体现在祖先和自然崇拜为主的特点,有时也会吸纳其他的宗教神灵。黑龙江省内的一些民族都有信奉萨满教的这一风俗。萨满教在文化特点和满、蒙、赫哲、鄂温克都有比较相似的地方。在黑龙江地区,也有许多民族还保留着萨满教的一些风俗。这些少数民族同属于阿尔泰语系,他们在服装、宗教物品上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有非常强烈的宗教和民族特色。

1.1.2 岩画和壁画艺术

岩画主要是指在一些洞穴和石面上通过线刻、彩画等方式在石面上形成画的一种方式。

人们的祖先一般以石器做为主要的工具,通过比较古朴、自然的方法记录他们的生活、生产的一种方式,岩画的艺术是人类社会产生最早期的文化。黑龙江地区的岩画一些都是以线刻的方式进行表示,内容也非常的丰富,如有表现动物、人、狩猎等各种行为的岩画。壁画是岩画发展到了一定的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的壁画内容一般所表现的更加复杂,主要是以宗教的图腾和历史事件为主,一般是通地几何图样进行表现的,装饰性要比岩画更强,颜色也更加的鲜艳,主色一般以红、黄、绿为主。

1.1.3 桦皮艺术

桦皮艺术是北方民族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形式。在黑龙江流域中有非常多的桦树,赫哲、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从古就有运用桦树皮表达艺术的古老方式,他们会运用脱落的桦皮制作他们生活中所必须的产品和手工艺品。桦树皮的特点是结实、轻便、耐用,用桦树皮制作的生活物品更加的符合少数民族人们的需求。桦皮可以通过剪、雕、画等多种手法进行制作,主要用来体现当地少数民族的宗教、渔猎的生活。桦树皮本身带有一定的花纹,通过本身的纹样可以进行拼贴、镶嵌、烫烙形成非常有特点的图画,用以制作生活用品等等。

1.2 表现内容宗教化和生活化

1.2.1 宗教化

在黑龙江当地的少数民族发展历程之中,宗教文化在这里面占到了非常大的地位,一直以来是在这些民族的发展过程之中占有决策性的地位,到现在为止,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这也成为了这些民族文化的一个特色,第一个方面萨满文化也就是所说的萨教为主的一种宗教文化,他们对于自然的崇拜、自己祖先的崇拜采用宗教和道具等方面的色彩以及图案将这些东西装饰起来去体现一些东西,第一个方面是在岩画以及壁画方面,例如图腾、动物神灵、神像以及萨满巫师等一些宗教形象,比如说满族的萨卡奇、阿梁岩画其实是表现出了对于太阳神、水神的崇拜。

1.2.2 生活化

在黑龙江的一些少数民族之中他们大多数是通过游牧以及渔猎生活为主体,在艺术表现的内容方面主要以捕钱、狩猎和放牧为主的一些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方面的内容比例也是非常得大。比如在满族渤海摩岩画之中,表现了撒网捕钱的图案以及养鹿的一些影像。蒙古族庆缘寺壁画之中表现的是山川树木以及草原之中放羊的一些场景,这些画的画冈是非常简练而且朴实,还有丰富的生活气息。

2 黑龙江现代岩画装饰艺术之中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文化特征

城市是当前文化以及艺术的中心,现代的一些壁画主要是从选题、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等一些地方和传统的岩画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这些东西的表现领域也比过去更加地宽了、风格、技术以及材料等等都更加地多样化了,也不断地改变着岩画的表现效果以及人们对于审美的观念。然而,岩画设计之中也并不是没有限制地发展,它也并不是单纯地空间装饰物,还会受到一些地域以及民族文化的影响,对于好的岩画来讲它应该是拥有丰富的内涵,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它还能够传递一些文化,一般来说的话,岩画所在的环境通过在山区,能够反映这些地方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加深人们对这些地区文化的印象。黑龙江的岩画在构思上天真纯朴,反映出人类童年时代某种幼稚的想像和美好的愿望。在造型上采用平面的造型方法,许多岩画往往是一些相互不关联的个别图像,即使是组成一幅画面的,也经常是一个个图形的重叠,而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画面采用垂直投影画法,视线与对象最富特征的面保持垂直,追求物体的正面显示。岩画在塑造平面图形时,很善于抓住物象的基本形,物体的结构简化到不能再简的程度。没有细节刻画,大都不画五官,这些粗制的图形中,却能描绘出生活的真实,显示出活跃的生命力,其中以动物形象尤为生动。这种原始形态的艺术特征使对于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上粗犷手法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这或许是许多岩画至今仍有其生命力的原因。

3 结语

对于黑龙江省的岩画以及少数民族绘画探源问题可以归纳成为几个方面:第一,从岩画的图像价值进行分析,少数民族萨满文化和其是非常相吻合,符合少数民族萨满教祭祀活动之中的“可祭性”以及“献性”的场景,应该为少数民族等信奉萨满教的渔猎民族先祖所绘;第二个方面岩画和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源研究中的“肃慎说”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这些作为基础能够推出岩画为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先祖所为。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的话出现大兴安岭地区的“交唠道”及“阿娘尼”是鄂温克和少数民族先祖所绘。

J218.6

A

1003-2177(2017)06-0022-02

项目来源:

黑河学院2017年度引导项目培育专项课题;项目名称:黑龙江流域岩画艺术研究;项目编号:YDP201701。

刘洋(1982—),男,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岩画流域黑龙江
观岩画
区域联动护流域
岩画诗
羡慕等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铅笔长高了
阴山岩画
黑龙江出版集团
流域保护的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