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水小龙虾生物学特性及池塘养殖技术

2017-11-13张建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张建石

摘 要:如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于食物的健康追求也不断提升,基于此,水产养殖阶段应该更加重视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学特性,也要提高养殖技术,本文以小龙虾为例,简明分析了淡水小龙虾的养殖技术与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在此,也希望分析能够提高养殖户认识,也为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提高尽有效助力,以此旨在保证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能够不断深化,以此丰富人们的餐桌。为人们提供更新鲜、更健康的小龙虾。

关键词:淡水小龙虾;生物学特性;高效养殖

如今淡水小龙虾的养殖备受关注,随着国内市场小龙虾价格的稳定,也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可,在此过程中科学的养殖技术更应该重点分析,以此提高养殖的有效性,虾苗结合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养殖过程中应该重视的方面:

一、生物学特性

淡水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喇咕科、原螯虾属。小龙虾体型粗壮,甲壳厚,呈深红色。体表披1 层尖硬的几丁质外壳,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共21 节组成,头胸部稍大,头部有触须3 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胸部有5 对步足,1~3 对步足末端呈钳状,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第2 对步足特别发达成为很大的螯,雄虾的螯比雌虾的更发达,小龙虾尾部具有5 片强大的尾扇,雌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害攻击时,保护受精卵或稚虾。淡水小龙虾广泛分布于各类水体,以静水沟渠、浅水湖泊和池塘中较多,说明其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低氧有较强的适应性。一般水体溶氧保持在3 mg/L 以上,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在阴暗、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该虾离开水体能成活1 周以上。淡水小龙虾对重金属及某些农药如敌百虫、菊酯类杀虫剂非常敏感,因此养殖水体应符合国家颁布的渔业水质标准和无公害食品淡水水质标准。

二、池塘要求

淡水小龙虾在动物学上被划分为节肢动物,它还有一种听起来很大气的名字叫做原螯虾。小龙虾的外型很粗壮,并且它还具有很厚的甲壳,一般的小龙虾都呈现深红色。小龙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头部,它有三对触须,并且这个触须很有特点,越是接近头部的就越粗大,远离头部的就很小很尖。第二个部分是胸部,有5对步足,前面三对的是呈现钳状,后面两对诗呈现爪状。并且小龙虾的第二对步足是其使用最多的也是最发达的螯,小龙虾中雄虾的螯会比雌虾的螯更厉害。第三个部分是尾部。小龙虾具有5片尾扇,小龙虾的尾扇一般情况下都是伸展开的,只有当雌虾或者雄虾遇到危险的时候它的尾扇才会向内弯曲。淡水小龙虾适应能力比较强,可以在各种水中生活,主要还是在静水的沟渠或者池塘中生活的比较多,其对水中所具有的营养成为以及氧气都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只要水中的氧气保持在3mg/l就可以。小龙虾离开水之后,在阴暗的环境中可以生活1周以上的时间。淡水小龙虾对于一些重金属元素以及农药比较敏感,所以养殖小龙虾的水质一定要满足国家的渔业标准。

三、幼虾放养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幼虾放养的时候池水都需要深度保持在1m左右,因为这样是最适合幼虾成活的水深度。幼虾在放养的时候需要可以采取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冬春放养,这种放养一般都是在12月份或者是第二年的3-5月份,这时候进行放养的都是一些不符合上市要求的龍虾苗,这些龙虾苗放进池塘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之后,也可以长成相对成熟的小龙虾。一般情况下在500-700/hm2深度中放养400-800尾小龙虾种,等到7月份或者八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些小龙虾进行起捕,一般情况下,小龙虾没尾40-60g。第二种是在夏季放养,夏季放养的小龙虾主要是本年度进行孵化的幼虾,这些幼虾基本都是在上面那种放养模式起捕之后在进行投放,这种放养模式与第一种有很多的区别,这次的放养密度增加,并且对虾苗的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基本上在同一个池塘中放养的虾苗应该具有相同的规格。针对一些从外地购买的虾苗,应该在放养之前在水盆中修养20min,之后在放入到3%作用的食盐水中消毒5min,之后才可以放入池塘中,这样能够使得幼虾的成活率有所提高。

四、饲料投喂

淡水小龙虾属于杂食性动物,很喜欢吃,并且吃的量也很大,所以在进行饲料投喂的时候需要主要投放量。在自然界中生长的龙虾主要是食用一些水草、死鱼蚌等,所以在进行人工繁殖的时候,可以投用一些人工饵料。一般人工饵料可以投入一些豆渣、蚯蚓等,但是投料的时候要保证其中粗蛋白所占比例在25%以上。在夏季放养的时候因为水温正适合小龙虾生长,所以这时候投料可以根据虾的食量进行确定,一般投入的动物性饵料占小龙虾体重的8%左右就可以,可以每天进行两次饵料的投放,早上和晚上各一次,晚上的饵料投入量只是早上的60%就可以。因为小龙虾具有比较弱的游泳能力,所以其活动的范围也比较小,这就使得其具有一个占地的习性,饲养员在投料的时候应该针对这个特点进行有序投喂。饲养员还要根据虾处于的状态进行有选择性的食物量投放,投放过多会产生浪费,投放过少又会导致抢夺食物的现象。

五、结语

综上,本文主要针对淡水龙虾的生物学特点,积极分析了其养殖技术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几个方面,在实际养殖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重视与实地养殖进行结合,通过经验与科学的管理,提高养殖效率,也最大程度上保证淡水龙虾的质量,为人们提供良好健康的水产产品。

参考文献:

[1]王晓鹏,王芳,徐玉刚. 淡水小龙虾池塘养殖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6):128.

[2]赵敏芳,顾忠明,黄立民,陆文浩. 大规格淡水小龙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2,(05):66+56.

[3]张嘘云. 淡水小龙虾生物学特性及池塘养殖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05):325-326.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学特性
一株野生侧耳属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山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珍贵树种土沉香及其种子育苗技术
文冠果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鞑靼忍冬生物学特性及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