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7-11-13胡宝辉
胡宝辉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2.181
[摘要] 目的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住该院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通过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试验组以及使用前列地尔液联合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前以及进行治疗21 d后的两侧足背血流动力学情况、患者的下肢踝肱指数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对比分析。 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相对于对照组的78%,试验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祖辈血流动力学以及下肢踝肱指数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给与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后,相对于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有明显改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改善患者的足背血流动力学和下肢踝肱指數,患者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有利于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前列地尔;疏血通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6(b)-0181-02
糖尿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基础疾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当今社会,我国人均寿命在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水平和饮食质量的提高,使糖尿病的临床发生率较前有明显提高,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1]。在临床糖尿病的并发症中下肢血管病变较为常见,属于2型糖尿病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病变表现是患者下肢血管中出现血栓和(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下肢血管内壁出现增厚,从而使下肢血管的管腔阻塞和狭窄,进一步使血管的血流速度下降,最终导致患者的下肢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2]。常见于双膝以下,最为常见的为足背血管,在下肢血管病变的同时会出现感染以及神经病变的不良反应,严重时需要对患者的患侧肢体进行截肢,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同时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心理作用,严重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通过合理并且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常通过调整血脂、降低患者血压、以及使用降糖药物等治疗方法进行联合治疗,在临床中通过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情况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该次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共100例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入住该院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该次抽选的患者无高血压、心脏病、传染病、肿瘤等疾病,并且无影响该次试验结果的相关疾病。通过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试验组以及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为48~72岁,平均年龄为(64.2±5.2)岁,体重为69~93 kg,平均体重为(82.8±4.3)kg;对照组:男性28 例,女性22例,年龄为53~84岁,平均年龄为(65.6±5.6)岁,体重为(63±4.6)kg。所选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均经过不同检查手段进行确诊,临床表现均符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所选患者的心肺功能均正常。参与试验的患者的年龄、体重、基础疾病情况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与血脂调节、降血压以及血糖控制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10 μg的前列地尔注射液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以及20 mL红花注射液与25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1次/d,对患者进行21 d治疗后,将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记录对比分析。
试验组患者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给与血脂调节、降血压以及血糖控制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10 μg的前列地尔注射液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同时使用4 mL疏血通注射液与25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对患者进行21 d治疗后,将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记录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前以及进行治疗21 d后的两侧足背血流动力学情况、患者的下肢踝肱指数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显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经过治疗后,最大行走的距离增加100 m以上或者患者的踝肱指数增加在0.2以上,患者的下肢缺血情况相对与治疗前降低一个等级;有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最大行走距离增加量位于50~100 m之间,并且患者的踝肱指数无明显改变,患者的下肢缺血情况下降一个等级以内;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最大行走距离无明显改变,踝肱指数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患者的下肢缺血情况无明显改变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评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足背血流量、踝肱指数对比
经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足背血流动力学以及下肢踝肱指数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endprint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饮食水平相对于以前有明显提高,使我国人均寿命有所提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明显的上升。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糖尿病下肢血管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大血管较容易出现病变,常常会导致患者下肢血管出现病变[3]。下肢血管病变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是:体内高血糖状态使多元醇的代谢异常,出现代谢增多,同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反應增强,明显增多了体内自由基的含量,从而导致体内细胞因子的数量增加,对患者的血管内壁产生一定的损伤,患者的血管内壁会由于损伤增厚,最终导致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血流速度减慢,增加了血栓的出现几率,最终导致血管阻塞,使下肢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常累及双膝以下的中小血管以及足背血管[4-5]。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为下肢出血、间歇性跛行、下肢无力、发凉、足背出现疼痛或麻木,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案是通过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以及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前列地尔为血管活性药物,可以使患者的血液粘稠度以及血小板的粘附力明显下降,还可以对患者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进行抑制,达到抗炎的效果,另一方面,前列地尔可以促进患者的下肢释放FEG,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可以有效扩张血管,使血管的血流速度出现明显增加。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地龙以及水蛭两味中药的提取成分。蚓激酶和水蛭素可以使患者体内血小板以及凝血酶的合成降低,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酶的含量降低,导致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血液的循环情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血管产生保护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该次试验通过对患者进行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足背血流情况以及踝肱指数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明显减轻;试验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足背血流情况踝肱指数血流情况相对于对照组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总有效率也有明显提高,有利于前列地尔在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在临床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谷超元.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8):17-19.
[2] 魏祎,李银娜,李振想.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4(5):19.
[3] 张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4):49-50.
[4] 高月霞,李建臣.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2,2(10):168-169.
[5] 郑文巧.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2,9(4):16-18.
[6] 陈若凤,张琳,林辉.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8):69.
(收稿日期:2017-04-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