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
2017-11-13李丹
李丹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2.167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诊治了86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贝那普利,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贝那普利;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6(b)-0167-02
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表现为尿白蛋白排泄率在运动或应激后增加,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多采用降血糖、控制高血压的方案,早期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改善患者预后、控制疾病进展十分重要,为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该文选取了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分组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在该院诊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标准》(2014年指南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持续性尿蛋白>0.5 g/d,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功能损伤者,合并高血压者,合并免疫系统或泌尿系统功能障碍并诱发蛋白尿的患者,近期有肾毒性药物使用史的患者,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妊娠妇女,精神病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36~75岁,平均(54.7±4.3)岁,病程5~9年,平均(7.3±1.5)年;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36~73岁,平均(54.0±4.5)岁,病程5~10年,平均(7.5±1.8)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低盐、低蛋白的糖尿病饮食,并给予胰岛素降血糖、降压及抗凝等常规治疗,维持空腹血糖水平<7 mmol/L,非空腹血糖水平<10 mmol/L。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静脉滴注20 mL黄芪注射液(国药准字Z13020999)加250 mL生理盐水,1次/d;同时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国药准字H20043648),5 mg/次,1次/d。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观察患者头痛、皮肤发红、轻微干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任何不适,24 h尿蛋白和24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下降≥50%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有轻微不适,24 h尿蛋白和24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下降<50%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无变化或升高为无效[1]。
1.4 统计方法
数据录入数据库,经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得出结果,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两组间差异显著性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的形式表示,用χ2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和24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差异明显,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中出现轻微头晕、轻微干咳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2/43);对照组中出现头痛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3/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患病10~20年的糖尿病患者将近一半可能发生糖尿病肾病,在其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其对生命健康的威胁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一般认为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生长激素、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肾小球病变等,糖尿病肾病如果不给予治疗,任其发展,患者蛋白尿水平会持续增高,并发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升高,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的威胁也会越来越多,一般病程在5年以上的患者其肾功能损害不可逆,因此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来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十分重要。endprint
贝那普利是一种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将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II,从而扩张肾脏血管,降低肾灌注压,具有良好的肾脏血流动力学调节作用,可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及高凝状态,减少蛋白滤出,改善肾小球微循环,减轻肾小球损害;能够修复电荷屏障,维持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蛋白滤出;另外贝那普利还能够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提高机体糖耐受量[2]。黄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黄芪,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富含的微量元素硒可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起到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机械屏障保护作用,从而减少渗透性尿蛋白的排出,同时增加肌蛋白含量,改善患者肾小球代谢紊乱;黄芪能够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活性,减少一氧化氮的生成,从而纠正患者肾脏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同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扩张肾血管,改善肾脏微循环;黄芪还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过度表达,從而抑制系膜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发挥抗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作用[3]。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和贝那普利,经治疗,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验证了联合治疗的有效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减轻患者肾损害,改善肾功能。陈晓鑫[4]在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得出两者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经治疗空腹血糖、尿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两者联合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可知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蔡然,崔建华.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8):3117-3119.
[2] 蒙宇华,庞学丰,陈威,等.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 32(35):31.
[3] 陈寒冰.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8):32,34.
[4] 陈晓鑫.黄芪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9):1402-1403.
(收稿日期:2017-05-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