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017-11-13张振河
张振河
摘 要:为了加强现代农业建设,保证农业科技成果成功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其关键就在于转化和推广,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但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和科技人员积极性不高、农技资金投人结构不合理和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和农业科技转化媒介不够等问题,成了农业科技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本文就从加大支农投资力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培养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以及建设农业科技管理体系,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几个方面简要阐述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强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发展的主动力。随着农业自然资源愈渐稀缺、和我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粮食和食品的安全问题。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大环境下,各项科技成果都纷纷出现,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说明,我国每年大概有将近2万多项科技成果和5千多项专利产出,遗憾的是实际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5%,其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5%左右,这些数据后面隐藏的就是关于农业科技成果实用性和农户对科技成果的接纳度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科技人员积极性不高。传统的农业科研管理体制限制了农业科研人员大多都是在室内进行科研实验,没有在此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例如市场调研,没有明确市场需求和具体不足之处的情况下进行科研实验,这从根本上就不能提高科技成功实用性,忽略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接受度和市场价值。从事农业科研的人员也因为没有完善的体制,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程序来产出高品质的科研成果,而降低了对科技成果研究的热情,普遍性的积极性不高。
2.缺乏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一个有效的、畅通的转化通道是科技成果完成转变的必要条件,尽管如此还是市场机制还是没有建立起畅通无阻的转化渠道主要是因为中间的实验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风险性相对较高,这也是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变路程中的一个瓶颈。再加上农业科技研发相关单位对农业科技成果实验过程的不重视,纵容没有经过反复实验、充分论证的研发科技直接应用到市场中,因农业科技的研发没有以市场真实需求为出发点,最终取得不尽人意的效果。
3.农技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农技资金投入结构根本上取决与投资金额来自哪里,就我国农业科研体制而言,农技资金都是由政府出资为主导,这种资金供给方式就容易造成资金分配结构失衡。再加上我国大部分科研人才都汇聚在各大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所以政府科研资金的投入对象也就自然而言的往其倾斜,因为资金分配结构失衡产生连锁反应就是科研基金被用与好大喜功的面子项目和科研成果上,没有结合市场实际需要,所以科技成果的转化始终停留在初级研究过程。
4.缺乏农业科技转化媒介和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任何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都需要一个有效的传播平台,但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我国农业科技转化媒介严重缺乏,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一是没有优秀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供农业科技成果来展现;二是农业科研事业的相关服务并不完善;三是农业科技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整;加之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的不足,就现有的农科科技人才综合素质也不算高,大多从业人员只是按照传统方式做了流程性的宣传工作,并没有将农业科技的优势凸显,更不用说直观的展现在农户面前,让农户接受新型农业科技,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途径
1.加大农技投资力度,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如上文所说,限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就是与资金相关的资金投入、资金结构和资金分配等问题。最近几年我国虽然逐年增加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量,并陆陆续续创立了多种类型的项目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但还是跟不上农业产值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工作没有实行统一的管理和部署,进而在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稳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仅仅需要调整农业结构,还要在加大农技投资力度的同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此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增强各类农业科技项目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的协调各项工作,形成包含技术选题、立项、研究和产业化的完整的资金使用链,为了优化资金投入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需要根据资金所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性质或者投入领域的不同标准来进行项目划分,从而有效避免多次投资、繁琐的交叉管理。
2.培养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就目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型人才已经成为了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每一个科技成果从理论转化到具有应用型的技术时,最后的步骤就是实现市场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效推广,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和大规模推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规模推广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换一个角度来说,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就是经济效益人才的产出过程。由此不难看出,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加强建设科技成果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是很有必要的。提高人才素养,实现大规模推广。
3.建设农业科技管理体系 提高科技人员积极性。建设并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需要科研管理部门在农业科研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监管部门的职责职能作用,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措施。为了保证农业科技的高质量,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市场化,就要对农业科研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包括科研的开发、审核以及市场推广等环节。只有在农业科研监管部门严格执行审查力度的基础上,才能顺利的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保障体系,以此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民的生产质量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4.推进产业、院校、科研机构三方合作。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需建立以大型企业集团和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农业企业与高等院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进而联合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业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等。制定具有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计划,让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产业领域中具有优先应用的优势,保证创新性科研成果具有市场前景,鼓励农业企业参与国家和地方高新技术研发项目,引导创新要素向农业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创新型农业大型企业集团和中小型企业集群。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是受多方因素牵制和影响的,在转化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也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在关注农业科技成果实用性和农户对科技成果的接纳度的问题时,也要兼顾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共同为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潇 罗杭春.湖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研究[J].乡村科技,2016,(20):55.
[2]吴磊.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戰略,2016,(06):81-84.
[3]张中熙.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