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乐嘉煊
2017-11-13李树德
李树德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郭沫若与乐嘉煊
李树德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乐嘉煊是我国世界语运动的开拓者。1938年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以世界语对外宣传中国抗战,得到郭沫若的赏识;在文化工作委员会期间,担任财务总管,成为郭沫若的得力助手。本文详细讲述了乐嘉煊与郭沫若交往的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战斗友谊。
郭沫若;乐嘉煊;第三厅;世界语
一、乐嘉煊早期世界语活动
乐嘉煊(1907—1950),字佑廷,是我国世界语运动的开拓者,1907年10月6日生于浙江省镇海县港口村。他早年在家乡读小学,从1920年起,到上海读书,先后就读于上海电报学校、上海立达中学和上海政法大学。就是在法政大学读书期间,他开始自学世界语。
世界语(Esperanto)是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博士(Dr.Lazarz Ludwik Zamenhof)于1887年创造的一种非自然语言,旨在消除国际交往中的语言障碍,使世界各个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民和睦相处。世界语在上世纪初通过留日、留法的学生传入我国,在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等人的推动下,到20世纪20年代,杭州、北京、汉口、广州、上海等相继成立了世界语组织。
1927年,乐嘉煊在宁波与仇瑞棣女士结婚,婚后他们回到家乡镇海。第二年八月,乐嘉煊又从镇海来到汉口,在他岳父开办的杂粮行当会计,同时把全部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投入世界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1929年6月,乐嘉煊与方善境、傅平、薛诚之等人发起组织了汉口世界语同志会,乐嘉煊当选为干事会干事,并开办世界语学习班,乐嘉煊担任教师,讲授《世界语全程》。
同年12月,汉口世界语同志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乐嘉煊担任大会主席,并在大会上作了会务报告。在这次会上,汉口世界语同志会改名为汉口世界语学会,乐嘉煊当选为负责人之一。1930年,汉口世界语学会创办了会刊《希望》(La Espero),刊物是铅印,它的通讯、发行都设在乐嘉煊在杂粮行的办公室。
1930年11月,乐嘉煊接待了法国世界语学者贝莱儿。贝莱儿是骑自行车环游世界传播世界语来中国汉口的,贝莱儿两年前从法国出发,经过德国、捷克、波兰、匈牙利、苏联、日本到达我国,经上海、南京,抵达汉口,历时两年半。
乐嘉煊受贝莱儿影响,也与沈旭初、李志民等秘密组织了一个世界语者中华全国步行团。他们1931年1月从汉口出发,步行到达长沙,又经湘潭、衡阳、广州、中山、澳门、香港、九龙、厦门、福州、镇海等地,到达上海。每到一地,他们讲演、散发宣传品、办学习班,访问那里的世界语者,调查当地世界语运动的情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步行团活动被迫终止,乐嘉煊留在了上海,他参加了中国普罗世界语者联盟(简称“语联”)的筹备工作。“语联”成立后,乐嘉煊成为“语联”的专职人员。为了公开合法活动,根据“语联”的决定,乐嘉煊以个人名义创办了世界语函授学社,开办世界语函授学校,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世界语书店。
1933年,上海世界语者协会成立,并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Per Esperanto por la Liberigo de ĉinio(为中国的解放而用世界语)。乐嘉煊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他把全部精力投入世界语运动,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二、参加第三厅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团结抗日的主张。9月23日,蒋介石被迫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至此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宣告成立。1938年4月1日,第三厅在武汉成立。它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掌管宣传工作,周恩来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被任命为第三厅厅长。第三厅既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振兴军队政治工作的产物,又是文化人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象征。
同月,乐嘉煊应叶籁士之约离开上海,到武汉参加第三厅的工作,并结识郭沫若。乐嘉煊非常喜欢阅读郭沫若的翻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茵梦湖》等小说,以及他的诗集《女神》等。现在能在郭沫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他感到非常欣喜。有时见面,他顺便向郭沫若讨教翻译方面的问题,郭沫若以自己的译作为例,与他虚心真诚地交流,使乐嘉煊获益匪浅。第三厅是宣传厅,乐嘉煊在第七处从事国际宣传工作。
乐嘉煊一就职,就积极热情地投入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编印、寄发世界语资料,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战情况。这一年的10月,武汉沦陷前夕,乐嘉煊随第三厅撤离武汉,经沙市、长沙、桂林、贵阳等地,于1939年2月抵达重庆。经贵阳时,乐嘉煊还利用短暂的停留时间,开办了世界语讲习班。
到重庆后,乐嘉煊和叶籁士、霍应人等一起,办了一份世界语半月刊Heroldo de Ĉinio(《中国报导》)。薄纸印刷,每期五六千份,自己发行,寄到四五十个国家世界语组织和个人,宣传中国抗战情况,宣传八路军和新四军。
为保证刊物的顺利出版,乐嘉煊在物资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建起一个独具特色的世界语排字房和印刷厂。这是国内第一个世界语印刷厂。乐嘉煊就分工负责《中国报导》的排字房和印刷厂的管理工作。
乐嘉煊还积极为《中国报导》译稿,并参与编辑、出版世界语国际宣传小册子的工作。特别是《世界报导》及时地节译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不仅大大地鼓舞了国际友人的信心,而且产生了很好的、广泛的影响。这里面也凝聚这乐嘉煊的心血。《中国报导》一直坚持了好几年。
曾任第三厅主任秘书的阳翰笙,高度赞扬乐嘉煊等这批世界语工作者,他说:“三厅搞世界语的同志总共才四五名,但是他们能量很大,工作热情很高。”(阳翰笙:《第三厅——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战斗堡垒(三)》,《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2期)
三、文委会结友谊
在第三厅成立初期,蒋介石认为第三厅可以装点装点他的门面,宣传宣传他这位“抗战领袖”;但是随着第三厅工作的开展和步步深入,蒋介石越来越感到这是一颗扎入他内脏的钉子,必欲除之而后快。
1940年8月,国民党策划控制第三厅,先调走厅长郭沫若,让他去当什么部务委员,名义上是提升,实际是砍掉第三厅的首脑,拆散第三厅这个战斗集体。第三厅绝大多数同志认清了国民党的阴谋,表示与郭沫若厅长同进退,他们提出集体辞职。乐嘉煊与第三厅的绝大多数成员一起,随着郭沫若退出第三厅。这年10月,经过周恩来的力争,蒋介石更迫于形势和舆论的压力,只好又成立了一个“文化工作委员会”,仍请郭沫若担任主任委员,原来第三厅的同志,基本都参加了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
乐嘉煊工作的刻苦和勤奋,一直得到郭沫若的欣赏和信赖。郭沫若常感叹文化人缺乏事务工作的能力,对乐嘉煊在这方面的出色才能和埋头苦干精神非常赏识,他又知道乐嘉煊曾经在杂粮行里当过会计,于是请乐嘉煊负责文化工作委员会的财务工作。开始时乐嘉煊不愿意离开世界语工作,又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此重担。后来经周恩来从旁劝说,便毅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挑起了这副担子。
乐嘉煊成了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大管家”,掌管着全部的钱财。文委会里个别人并不看好,他们怀疑:“他能承担起这项重任吗”?他们怀疑的理由是“乐嘉煊很贫困、很缺钱。”言外之意是,乐嘉煊可能会借机贪污。乐嘉煊生活贫穷倒是实情:他离开上海时,妻子刚生下第四个孩子,一个人带着年龄尚幼的四个儿女,在上海贫民区靠亲友接济苦苦度日。郭沫若了解这一情况后,要给乐嘉煊困难补助,可他坚决不要。手握文委会财务大权的乐嘉煊,没有辜负郭沫若的期望和厚爱,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从不乱花一分钱,账目清清楚楚,成了郭沫若的得力助手,也得到了同志们的好评。几年下来,乐嘉煊与郭沫若相互有了更广泛,更深的了解,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四、大笔和赠诗
郭沫若因其超群的才华和诗人的热情,受到当时在重庆的文化人士的尊敬。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1941年11月在重庆的一批世界语者和文化界人士聚会,庆祝郭沫若50岁生日(虚岁)和创作生活25年。
乐嘉煊作为文委会的“大总管”,在考虑该送郭沫若一件什么礼物,最后与其他同志商议,决定送给郭沫若一支两米多长的大笔,在笔杆上还刻上“以清妖孽”4个字。寓意盼望郭沫若用如椽之笔写出更多雄文,横扫各类“妖孽”。
郭沫若对这件礼物非常喜爱,他抱着这支大笔拍了照片,后来这张照片放到《沫若文集》里。郭沫若又和大家合影留念,我们能看到照片上共8个人(包括一个小孩),乐嘉煊紧挨着郭沫若,站在他的左面。这是我们见到的唯一一张乐嘉煊与郭沫若的合影照片。
在抗日的烽火中,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同志们同仇敌忾,艰苦地工作着,时间过得也很快,到1943年10月1日,文委会举行纪念会,庆祝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三周年。在会上,热情奔放的诗人郭沫若,诗兴大发,当场挥毫书赠乐嘉煊一首五言诗:
大礼天同节,典型数所生,
槁枯终不舍,情谊见精诚。
1943年10月1日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三周年纪念书赠嘉煊同志。郭沫若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郭沫若对乐嘉煊的器重和勉励,郭沫若用这短短的20个字概括了他与青年乐嘉煊(当时郭沫若51岁,乐嘉煊36岁)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这段真诚的革命友谊。
1945年3月,文化工作委员会被国民党勒令解散。参加结束工作之后,乐嘉煊由乡下搬到重庆城里暂住。不久,就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年夏,经过周恩来的安排,乐嘉煊告别了与他相处8个春秋的郭沫若,随军调小组由重庆去了南京,后又转赴江苏淮阴解放区。国民党发动内战后,乐嘉煊又随军由苏北转移到山东解放区,由中共山东分局分配到山东新华书店编辑部,做编译工作。在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中,乐嘉煊始终铭记郭沫若对他的教诲和勉励,虽然他患有心脏病和神经衰弱,身体越来越差,仍然孜孜不倦地耕耘。1949年7、8月间,乐嘉煊把毛泽东《关于时局的说明》《论人民民主专政》翻译成世界语,成为介绍到国外最早的毛泽东著作外文书籍之一。乐嘉煊把郭沫若赠给他的那首诗视为珍宝,在随军转战中,一直随身携带。
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冬天,乐嘉煊因心脏病加重,住进山东潍坊解放军山东军区第三军医院治疗,1950年3月15日,不幸在第三军医院逝世,终年43岁,安葬于山东潍坊坊子革命烈士陵园。
五、郭沫若重写诗篇
乐嘉煊在1927年与仇瑞棣女士在宁波结婚。在战争年代,他们分多聚少,特别是乐嘉煊1938年离开上海到武汉参加第三厅的工作后,妻子仇瑞棣带着几个孩子留在上海,过着艰难困苦、备受凌辱的生活。直到1946年,乐嘉煊到了山东解放区,才与先他到达的妻子、儿女团聚,生活才基本安定下来。
乐嘉煊与妻子育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共五个子女。最小的儿子乐美真生于1947年,1978年后,乐美真先后在中共中央对台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台湾事务部任职,1994年后在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工作。
乐美真在国际关系学院读书时,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在小范围内会见青年学生,乐美真也在场。当总理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乐美真提到他父亲乐嘉煊的名字时,总理说:“噢,你是乐嘉煊的儿子?他是哪一年从重庆到山东的?”但遗憾的是,当时乐美真完全不知道他父亲在武汉、重庆政治部第三厅和文化工作委员会时,周总理是他们的领导,和他父亲很熟悉,周恩来和邓颖超多次参加过他们的聚会,而且是周恩来亲自安排他父亲这批文化人进入山东解放区的。(乐美真:《世界语,父亲的生命》,《浙江民进》1986年12月5日)
1967年,乐美真和一些同学到郭沫若家中,向郭老请教有关毛主席诗词的问题。乐美真这次是有备而来,他带来郭老二十多年前赠给他父亲那首诗裱装的条幅。当他展开那个条幅给郭老观看时,引起了郭老的深情的回忆。于是,郭老拿起一支毛笔,用小楷重新把那首诗写了一遍。(同上)
“槁枯终不舍,情谊见精诚。”恰如其分地再现了乐嘉煊生前对繁杂、琐屑、枯燥的事务性工作的兢兢业业和任劳任怨,也说明他对事业的执着,对同志的忠贞,特别是与郭沫若的珍贵友情。
(责任编辑:陈俐)
I206
符:A
1003-7225(2017)02-0032-03
2017-03-21
李树德,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