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基础教育下的创造力“扼杀式”反思
2017-11-12田毅
田毅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在个性与创造力表现上不尽如人意。准确地说,也直接反映出了教育与社会、办学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中学教育阶段实际上属于一个最微妙的时期,当然,这是对于学生自身而言的。包括学业的学习模式以及生活状态等等。那么,中学生的创造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在近几十年国内灌输式、应考式教育模式的压迫之下,或许这一问题真的值得我们深度反思。
关键词:创造力;个性;教育;兴趣与求知
1、问题的提出
鉴于我国传统文化与国情制约,国人的教育及其所显现出来的问题矛盾,或许很多人也都很清楚。不过,较为统一的认识就是,社会各界普遍将教育的责任归在学校一方,即认为是学校的责任。正因如此,我们这么多年也看到了,大部分家长都会把孩子的教育安全交给学校来“打理”。对于我们的学校来说,也是如履薄冰般的小心翼翼。即便如此,很多情况下所带来的结果也很难被社会公众所认可。
具体来看,学校基础教育不断倾向于对学生知识和智力的培养,相应的其教学组织形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然而,这种局面真的好吗?无暇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不能做到,而是种种内外因素游离其中将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无情扼杀”。形容点来理解,就如同当今人类社会高度发达的科技,从某种角度来讲,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创新,的确是为人们、为社会服务的,但当这种目的性变成了纯粹的“目的性”,那么本质也就发生了转移。依照这种教育思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科技水平以及各类产品无限发达,可却脱离了人性化。在这种时候人们就会思考,这真的是我们所追求和所需要的吗?在好比一部广泛认可的动漫电影《机器人总动员》,其中有一句名言,“我们不要生存、要生活”。确实,社会现实、国情现状,以及来自各方的压力,让我们的学生从小为了生存,还慢慢远离了对生活的人性思考。
2、创造力源于兴趣和爱好、始于孩子的天性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社会教育者还是新知识的接受者和学习者,创造力的确是我们喜欢的,是我们所需求的。
牛顿拥有创造力,从一颗掉落的苹果中,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詹天佑拥有创造力,在险峻地势中创造了“之”字形轨道;袁隆平拥有创造力,在粮食难关面前创造出杂交水稻,解救苍生。他们都是拥有创造力之人,他们用自己的创造力在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人们纷纷效仿,有的人以正义创造未来,有的人却不择手段;美名其曰:“借鉴实则为抄袭,诸如此类现象,彰显的则是一种低进阶,而非真正的创造力!”
例如:复旦深陷“抄袭门”被调侃改名“复制大学”。据报道2015年5月22日推出的学校宣传片《TO my light》涉嫌抄袭,复旦大学已被不少网友讽刺成了“复制大学”,这部宣传片与东京大学宣传片《Explorer》惊人相似,两者从构思到旁白甚至文字有的动作都近乎一致,最终难成经典,这样“创造力”我不喜欢!
我喜欢的创造力是自我创造,唯有创新才能让生活开出灿烂之光。
郑板桥是清朝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酷爱书法,立志要领悟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坚持临摹名人的字帖,进步却很小,所以他非常苦恼。有一次他练字入了迷,意在妻子背上画了起来,妻子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练字,妻子嗔怪:“人名有一体,你是什么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体上缠着干什么啊?”郑板桥听后恍然大悟,心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为什么要模仿别人,而不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体呢?于是他开始研究学体。把画竹的手法运用到书法中,最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字体——板桥体。
这种表现个性的创造力是我喜欢的。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是一位才子,也是一位出众的政治家,他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富国政策,奖励耕种,鼓励从商,使得秦国人民生活富裕,国力强盛,用自己的创造力给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
这种富国强民的创造力是我所喜欢的。
创造力是芳香的,只要给他一点微风,他就能传播很远;创造力是美丽的,只要给他一个舞名,他就能打动所有观众,创造力是光明的,只要他给一点空间,他就能照亮整个角落。
所以,创造力是我所喜欢的。
综合来看,古今中外,一个文明的成长、一个划时代历史的出现,均源于此。
3、社会教育创造力被抹杀及其反思
学校独立个性的缺乏,是造就这一切的深层原因。抛开社会体制和当下的教育环境,仅仅以学校教育为例。正如前文所言,社会各界均将学校作为承担教育的主流场所。所以,既然被社会公众所赋予了这样一种形象,那么学校就必须积极主动担起。然而,现实中我们大多会看到,学校独立个性的缺乏,教师和学生独立个性的桑枝,准确地说是被扼杀和禁锢。在某一瞬间,笔者也会时而想起,我们独立思考的自由难道只能是成为一个教学机器?那么,在我们教授之下的学生,是不是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一个个、一批批毫无创造力的复制产品?
具体来看,社会本位的强旺、教育民主的贫弱,或许在短期内很难妥善解决和弥补。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无从下手。所以,不曾再次陷入深思,为什么教育自身也缺乏个性并且很难在实际上接受新型教育的理念呢?或许人们明明知道哪种教育和学习方法好,但却避而远之。明知没有个性教育就没有创造教育和发展教育,那么为什么在实际行动中学校往往还是排斥个性教育和学生创造力培养呢?或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让我们迷茫和无奈。
以笔者现所在学校为例,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到底如何衍生出这种创造力呢?
其一,由兴趣引起,从求知到改变,即兴趣与求知路径下的一种质变。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是形成社会观念、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行为上的表现恰恰直接陪衬出了心理上的情感与兴趣想象。其二,由训练产生,从模仿到创造。比如我们在学习某一知识内容时,重复训练、模仿范例,设定一定 的目標参照,即基于范例而做出改变。其三,由制造衍生,达到对目标的创造。抛开纯教育的视角来看,从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创造力表现为能造物品。当然,这也是目前创客教育的共识。简单来说,要有手中或机械加工等制造的技能,这是基础条件。包括其功能、用途,后续的保障等。然而,对于我们的中学生而言,目前该领域的创造性教育无非就是体现在计算机技术领域,这也是我们的学生能够与之接触的现今最前沿一块空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