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王氏家规家训的形成与发展
2017-11-11王焕文
王焕文
家规家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明清时期“齐鲁第一进士家族”的山东新城王氏,从明朝嘉靖至清朝光绪300余年问,共出进士30人,举人52人,出仕为官者100余人,更是出了王士稹这样一位清官廉吏,诗坛英才。纵观新城王氏家族的发展史,该家族之所以能从“无立锥之地”的穷苦农家,成为科甲蝉联、名臣满门的名门望族,且历经两朝,前后数百年长盛不衰。根本原因是其家族成员始终秉承着经过几代人总结提炼出的家规家训。可以说,家规家训是山东新城王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内在支撑力。2016年中纪委网站专门推出《山东新城王氏家规,忠勤报国铸家魂》专题片,这是中纪委在山东确定的两个廉政家风家规宣传片之一。
山东新城王氏家族的家规家训从产生发展到规范完善,前后经历了几代人,一百多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贡献比较突出的代表性人物有四世祖王重光、五世祖王之垣、六世祖王象晋和八世祖王渔洋。
新城王氏自始祖王贵在元末明初为避战乱从诸城迁居到新城后,传至三世王麟一代时,开始以读书起家。王麟十四岁时中贡生,曾任颍川王府的教授,王氏家族由此步入书香门第行列。
王重光是王麟的次子,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历任工部主事、户部员外郎、云中佥事。上谷参议。他自幼勤奋,刚直清正,出仕后廉洁奉公,忠勤报国。后任貴州布政使左参议,奉命采办贵州大木以修三大殿,因积劳成疾,身染瘴疠病逝林区。嘉靖帝亲书“忠勤可悯”匾额,建祠以祀。
王重光有八个儿子,他对诸子家教极严,曾制《太仆家训》要求诸子;“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存道义之心”是道德规范,“言读书之言”是文化要求,“读书”与“道义”从此成为王氏家风的根本基础。为了铭记祖宗教诲,王氏后人将这则家训刻于石上并立于王氏家祠,以世世遵守,时时警示。
王重光不仅提出了以“读书”“道义”为核心精神的家规家训,而且他本人毕生也都在践行着“读书”和“道义”的原则信念。王重光幼时家境贫寒,但他坚持读书出仕的理想,读书非常刻苦努力,每次县考都是第一,终于考中进士。他坚持忠勤报国的信条,屡屡立功,政绩斐然,临终前还对儿子说:“我勉强支撑病体办公,毫不懈怠,是想报答圣上的恩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言及家事,对朝廷的赤胆忠心由此可见一斑。从王重光开始,“忠勤报国”便成为新城王氏家族成员的政治追求。
王之垣,王重光次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在新城王氏家族史中,王之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代表性人物。他为官时明敏干练,不徇私情,直言敢谏,积极进取。在晚年辞官归里后的二十余年里,他建家祠,修族谱,置义田,立家范,强化了家族的凝聚力,将新城王氏家族推向了更高阶段。特别是他创修《王氏族谱》,编纂了王氏家族第一部总结性家训《念祖约言》,撰写了《历仕录》《秉烛编》《摄生编》《百警编》等家规,不仅使家族的宗族体系更加规范化,也使王氏家族的家规家训更加丰富具体。
王之垣严行家教,特别是围绕着举业这个中心,制定了一套经典的教育体系,对家族子弟进行了近乎苛酷的培训。他借鉴其姻亲邢氏成功的科举经验,要求子侄“每日读经史毕,做文七篇,缺一不可,旷一日不可”。而且,要求家族子弟平时五鼓即起读书,除参加家族重大典礼如元旦家族祭祀外,不轻易与任何人会面,包括至亲近族,否则予以惩罚。王之垣还规定,家中子弟如有事外出,要规定归来时间,并需刻烛以限。超过规定时间返回的,要受到惩罚。其家教之严,由此可见一斑。也正是由于严格的家族教育,才使得新城王氏家族科甲蝉联、簪缨不绝。据统计,仅王之垣的子侄一辈,就有进士9人,同门父子、兄弟数十人同朝为官,时人称其为“王半朝”。
王之垣严行家教不仅体现在科举考试方面,也体现在对家族子弟的品行、节操的严格约束方面。据载,有一天,王之垣见孙子王与籽穿着绿纱裙在庭院中嬉闹,大怒,说这是纨绔子弟的衣服,不是我们家的人应该穿的,遂令其脱下并撕裂寸断,后书信一封一并寄给了此子在京师为官的父亲,责其教子无方。王之垣长子王象乾奉调总督川湖贵,曾以父亲老迈为由拟辞职。他得知此事后,数次派人前往叮嘱催促,告诫儿子要尽职尽责,忠勤报国,以国家为重。正是在父亲的教诲下,王象乾虽出身文吏,却执锐守边二十余载,立下赫赫战功。
王象晋,王之垣次子,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王渔洋的祖父。王象晋学识渊博,勤于著述,在农学、医学、文学方面均有建树。在家规家训上,他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进一步丰富完善。
王象晋一生恪守勤俭家风,一生清肃,门风极严。他曾撰一联:“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他对家风的总结和王重光的“读书”“道义”的家训一脉相承,同时还将“克勤克俭”提炼并充实到家训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家训内容。不仅如此,通览王象晋的人生经历,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官,都始终保持着平和淡定的态度。面对明朝晚期风雨飘摇、派系纷争、战乱频仍的危难形势,他始终平和宽厚、淡泊自如。正如他在自撰祭文中所说:“不敢丧心,不求满意,能甘淡泊,能忍闲气,九十年来,于心无愧,可偕众同游,可含笑而长逝。”他的自撰祭文既概括了自己的一生,也表达出了一种坚定、达观的人生态度。
在沿袭先人家训的基础上,王象晋也编写了家训著作,有《清寤斋心赏编》《日省格言》《日省撮要》等。《清寤斋心赏编》是一部修身养性的著作,摘引古代典籍中关于修身养性的言论,也论述了谨言慎行、治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士大夫当实有忧国之心,莫徒有忧国之语。当为天下必不可少之人,莫做天下必不可常之事”“莅官之法,事来莫放,事去莫追,事多莫怕”“为政之要日公与清,成家之道曰勤与俭”“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等。所有这些家训对子孙后代的为人处世、出仕为官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日省格言》则是对王氏家族写的家训,全名为“大槐王氏曰省格言录”,其中分“慎言铭”“持满说”“齐家”“涉世”“服官”等十个章节,内容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讲求不骄不躁,进退从容。endprint
从自写祭文到撰写家训,王象晋在教育、养生、为官、处世等方面都对王氏家训进行了适合时代发展的调整和完善,对后世子孙的成长成材,尤其是孙子王渔洋的为人和为官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王士稹,即王士祯,字子真,别号渔洋山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作为清初一代诗宗,王渔洋的仕宦历程长达45载,以洁己爱民、宽政慎行著称,被誉为“一代廉吏”。王渔洋一生恪守“清、慎、勤”的为官准则,自觉实践“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的为官之道,并以此作为家训家规。他总结自己几十年的为官经验,亲书《手镜》50条,教育出仕为官的儿子要洁己爱民、宽政慎行。《手镜》既是王渔洋为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可以看作是对王氏家族家规家训的进一步豐富与发展。
《手镜》是王渔洋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月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共计50条3000余字。虽为家书,其实内容相当丰富,涉及立身、处世、行政、司法等诸多方面,浓缩了王渔洋一生正直为官的经验和自律准则,同时也体现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责任、担当和关爱。更重要的是,王渔洋叮嘱儿子的很多注意事项在3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做官方面,王渔洋对儿子提出了很多要求,如“公子公孙做官,一切倍要谨慎检点。做官自己脚跟须正,持门第不得”;他告诫儿子,绝不能以出身高官望族傲慢待人,还提醒儿子“春秋课农,须身亲劝谕鼓舞之。尤须减驺从,自备饮食,令民间不惊扰”。同时,他不忘叮嘱儿子履职大事:“勿用重刑,勿滥刑。至于夹棍,尤万万不可轻用。”“日用米、肉、薪、蔬、草、豆之类,皆当照市价平买,不可有官价名色。”不能因是官家籴买就压价,损害百姓利益、以权谋私,“必实实有真诚与民同休戚之意,民未有不感动者,不恃智术驾驭”。“地方万一有水旱之灾,即当极力申诤,为民请命。”同时,对儿子生活起居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如“每日坐堂须早,早起用粥及姜汤御寒气。午堂亦须饭,然后出,惟不可多用酒,酒后比粮审刑,尤断断不可,慎之慎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手镜》第二十条,他要求儿子以“清、慎、勤”作为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为官之道,并对此作了详尽解释:“无暮夜枉法之金,清也;事事小心,不敢任性率意,慎也;早作夜思,事事不敢因循怠玩,勤也。”没有收受贪赃枉法的钱财,就是清;做事小心谨慎,不敢任性而为,就是慎;早起劳作,入夜反省,做事不拖拉不懈怠不玩忽职守,就是勤。“清、慎、勤”,既是王渔洋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更是对王氏家规家训的充实和发展。作为官箴,“清、慎、勤”三字内涵丰富,在今天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家规家训是维系家族昌隆兴盛的精神力量,传递着先辈们对后代的寄望和诫勉,是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价值培育的重要土壤。山东新城王氏家族的家规家训,自四世祖王重光首倡“道义、读书”理念,五世祖王之垣著述成文家规,到六世祖王象晋、八世祖王渔洋,经过历代不断充实规范,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独具特色的家训家规体系。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涵盖了修身养性之法、读书立世之道、做人处事之本、从政为官之要等多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朴素的传统文化,也成为维系王氏家族数百年昌盛繁荣的“优势基因”。这对于我们今天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特别是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加强个人思想品德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