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型城市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几点思考

2017-11-10耿直

商情 2017年32期
关键词:环保产业资源型城市

耿直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始终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三高道路,在国民经济总量急速攀升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资源枯竭、雾霾、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摆脱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迫在眉睫。

【关键词】绿色经济发展 资源型城市 环保产业

我国资源型城市多达二百多个,涉及大多数省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资源型城市相继面临资源枯竭,产出效率下降以及环境污染加重的困境。昔日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已经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绿色发展的号召下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走向经济产业转型的道路。下面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共性问题出发,针对如何快速健康的由高耗能、高污染的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处理好资源集约开采与区域经济衰退的矛盾

资源型城市发展经济的优势在于可以因地制宜的进行资源开采,发展初级加工产业,一旦限制对资源的开采将会对地方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何做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同时兼顾?

(一)转变单一产业为多种产业共存。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面对资源枯竭应当停止对资源的开采,发展与自然资源相关的下游产业。比如钢材资源城市可以发展高端零部件加工、销售产业取代简单的粗加工产业;处于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一方面应该调整资源开采的步伐,注重资源的循环可利用,引进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培养新兴环保产业,研发创新环保技术既可以及时處理本区域的环境问题还可以迎合其他资源型城市治理环境问题的需要。

(二)打造生态环保旅游业。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问题,生态旅游业将会是热门产业。森林资源省份云南可以利用好这一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顺势转变一般旅游业为生态旅游业。

二、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地方经济自主发展的矛盾

资源型城市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唯“GDP”论的操作,导致了如今面临资源枯竭的境遇,但是发展绿色经济又需要政府的引导,如何解决政府机制与市场的和谐统一?那就是建立政府与企业的互相监督机制。发展新型产业需要政府的引导,引进创新技术同时需要政府财政上的支持,而企业又是培养新兴产业重要的载体。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做到政府财政扶持,企业培养新兴产业,政府建立权责监督制,管理资源型产业的污染物排放问题。直接将环境保护作为评价地方政府政绩的一大指标。将“政府”这一主体纳入绿色经济发展体系中,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可以很大程度解决地方环境污染问题。

三、处理好资源性产业‘一枝独秀与发展非资源性产业的矛盾

中国现在仍然处于能源刚性需求大,能源市场比较热门的时期,地方资源性产业因势利导,不断开采资源,以赢得经济的快速增长,客观上阻碍了非资源性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人才的培育。长此以往,非资源型产业就愈加难以“立足”。如何做到快速高效培育非资源型产业?

(一)非资源型产业要与当地资源型产业高度相关。鼓励发展绿色创新技术产业,一方面能够对现有资源开采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符合了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开发的外部性。

(二)政府积极引导建立绿色创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在财政上进行投资补贴,建立奖励政策和减免新兴产业的税收制度,用政府性制度吸引创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人才的培育,扶持新兴产业的植入。

结语:我国资源型城市遍布全国各地,每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都需要以本地资源特色为起点,解决好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正确处理好资源集约开采与区域经济衰退的矛盾、政府引导与地方经济自主发展的矛盾以及资源性产业‘一枝独秀与发展非资源性产业的矛盾是资源型城市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前提,不仅可以为国内多数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提供思路,对于国外其他城市转型也具有借鉴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保产业资源型城市
积极推进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新时期克拉玛依加强海外引智工作探讨
环保产业O2O商业模式探讨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景规格局的优化
环保产业人才需求趋势研究分析
发展环保产业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转型如何“破茧成蝶”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