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017-11-10樊瑜
樊瑜
【摘 要】课堂作为小学生接触小学语文的第一课堂,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来帮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让他们学好语文,学会做人,通过语文学习来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3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需要新鲜的课堂氛围,创新的教学方式,只有不断的革新教育的模式,才能让如今的小学生们接受到最新的思想,激发他们学习小学语文的热情和活力。基于此,本文将探究如何对小学语文的课堂进行革新,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的第一步
语文教师想要给小学生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课堂氛围,那么首先就要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的、平等的和谐关系。有了这一基础之后就能够很好的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尽可能的集中注意力,将自己的心思放在课堂上,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而想要有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要的就是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意识都还未定型,所以教师要给予他们尤其的关心和交流,主动地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在成为老师的同时也成为他们的朋友,进而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
古人言:“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当学生们与教师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后,自然就会喜欢上这门学科,进而认真的听讲,听取教师的意见。而且这种建立在兴趣和喜爱之上的学习心态在小学阶段十分明显,这是小学生特有的性质。教师若是能够抓住这个关键,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还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心中都有爱的基础之上。小学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群体,若是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好,或者有明显的偏爱等不当的情绪出现时,就会让学生感到心里不舒服,因为厌恶教师的行为很可能导致学生放弃这门学科的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很情绪化,他们若是喜欢一门学科就会努力去学,但若是讨厌一门学科也就会立马放弃,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要给每个学生同等的爱和关注,这样才能真正与每个学生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达到营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最后则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随时随地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小学生很容易在各个方面都去模仿他人,这是他们的天性,而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时间最长的榜样,理所应当承担起榜样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对自身个人素质的提升和个人形象的塑造。真正有知识内涵的教师能够从内到外的让学生们信服,进而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去模仿他,学习他。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注重知识的严谨性和广阔性。小学生还没有什么知识的判断能力,所以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辞是否得当,是否正确,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特别是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教师的知识渊博是非常重要的,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多阅读的好处所在,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小学语文。
二、课堂是学生的第一学习之处
众所周知,一节课的时间非常短暂,那么教师怎么样才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最好最重要的知识就成了课堂有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语文教师要在上课之前进行精心的备课,尽可能的在有限的课堂上浓缩出精华来讲给学生们听。因此教师在课后所做的努力其实比学生还要多,还要辛苦。教师要充分的了解教材的内容,做出精心的准备,然后再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再配合上多媒体设备等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节奏去学习小学语文。而这些都要基于教师对教材有一个多次的了解和准备,才能做到真正的熟烂于心,用自己的知识和方法来理解所学习的内容,通过对知识的内化,再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率的课堂。
当然,课堂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所谓“教学”,是一个“教”与“学”都存在的过程,因此只有当学生与教师充分互动起来以后才能真正的达到课堂最佳的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真正的主体是学生自身,而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引导的过程。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具有独特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实比较容易接受,也很容易受到气氛的感染,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资源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成为真正的主人。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课堂会变得非常轻松愉快,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心态。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充分的锻炼自身的能力和胆量,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都是通过在课堂上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得到完善和提高的。
所以课堂作为学生的第一学习之处,是最有效率也是最有效果的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把握好课堂的时间来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此同时,二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才能将语文课堂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结束语
其实,我们要求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不是为了学生能够在这门学科上有多大的造诣,也不是为了学生能够在应试教育中取得多大的成功。小学语文最重要的地方在于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卓越的处事能力,正确的思想意识以及各种优秀的精神品质。所谓“先学会如何做人,再学会如何学习”就是这个道理,小学语文不僅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技术,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和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素质教育。
总而言之,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首先就要建立一个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将语文课堂进行一番精心的打造和准备,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课堂上畅所欲言,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其实想要学好小学语文并不难,只要有毅力、有恒心、有兴趣,那就能够在这门学科上取得很大的进步与成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