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迁移与检测的研究进展

2017-11-10王艳婷于学燕姚蓉邴欣贾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年22期
关键词:双酚食品材料

王艳婷,于学燕,姚蓉,邴欣,贾敏,*

(1.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2)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迁移与检测的研究进展

王艳婷1,于学燕1,姚蓉1,邴欣2,*,贾敏1,*

(1.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2)

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制造中。长期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会导致人体免疫、生殖等系统的异常。综述了双酚A毒性、双酚A国内外检测标准与法规、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迁移规律与影响因素及其检测方法。

双酚A;毒性;迁移;检测;研究进展

双酚 A(Bisphenol A,BPA),学名 2,2-二(4-羟基苯基)丙烷,简称二酚基丙烷,化学式为C15H16O2,结构式见图1。

图1 双酚A结构图Fig.1 Bisphenol A structure

双酚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聚砜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因其无色透明、轻巧耐用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食品外包装、儿童玩具、餐具、奶瓶、水瓶等常见生活用品。但近年来一系列针对双酚A的研究表明,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双酚A环境中,会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一定的伤害,甚至存在诱发癌症的潜在风险。由此可见,针对双酚A的毒性,迁移,分离、提取和检测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双酚A的毒性

双酚A是一种低毒性化学物质,其大鼠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 3 250 mg/kg,吸入暴露 LD50为 0.02%,小鼠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 400 mg/kg。除一般毒性外,双酚A还可模拟内源性激素的生理、生化作用,干扰生物体内天然激素合成、分泌、代谢等一系列的过程,从而影响生物的生殖、免疫、神经等正常生理功能。Pinney等[1]研究了母体妊娠中期羊水样本中的双酚A浓度与婴儿的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实验证明即使暴露于子宫羊水低剂量双酚A环境中,也会导致出生婴儿体重显著下降。Perera等[2]研究发现,产前暴露于双酚A环境,还会引起10岁~12岁男孩罹患焦虑和抑郁症。Perez-Lobato等[3]的研究则表明,产前、产后乃至青春期的双酚A暴露都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少年儿童的行为。由此可见,在整个发育、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暴露于双酚A环境都会对人体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风险。然而,日常生活中与婴幼儿频繁接触的液体容器、食品接触材料,常使用双酚A作为原材料进行生产,因此长时间、高频次地使用含双酚A的产品,对幼龄儿童的生理健康发育存在着十分不良的影响。

2 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规定

由于双酚A在食品接触材料中被大量、广泛应用,针对其毒性的研究也日渐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自2008年起,世界各国各地区都针对其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使用作出了一系列相关法律与标准的规定。中国也高度重视并陆续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详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检出限量,预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严格规定了双酚A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使用。

2.1 国外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法规与标准

2.1.1 加拿大相关法规

2008年10月18日,加拿大联邦政府率先宣布将双酚A归类为有毒物质,禁止其在食品包装中使用[4]。2010年12月15日,加拿大政府宣布两院通过新的《加拿大消费品安全法》,该法规于2011年6月20日正式生效,其中明令禁止了在加拿大境内对含有双酚A的聚碳酸酯婴儿奶瓶的销售与推广[5]。2016年7月13日,加拿大发布了对《加拿大消费品安全法》中的32项法规进行修订,其中不包含针对双酚A的法规的修改[6]。

2.1.2 美国相关法规

2009年,美国国会提案制定《2009年双酚A消费者信息法》[7],对《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进行修改。它要求所有整体或部分含有双酚A或可能向食品释放双酚A的食品容器均需在标签上注明警告语。2010年,美国新墨西哥州颁布法案,要求不得在商业领域生产、售卖或分销含有双酚A的儿童可重复使用的食品或饮料容器,随后,美国其他州(如纽约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明尼苏达州、宾夕法尼亚州、佛蒙特州等)都陆续出台了禁止婴儿产品中含有双酚A的法规。2011年1月,美国参议院提出的议案HR432中明确禁止可重复使用的饮料或食物容器中含有双酚A。美国众议院也于同年提出议案,禁止在所有食品和饮料容器中使用双酚A[8]。

2.1.3 欧盟相关法规

2011 年,欧盟发布了法规(EU)No10/2011[9]、指令2011/8/EU[10]和修订条例(EU)No321/2011[11],规定 2011年6月1日起,在市场上销售或进口的供12个月以下婴幼儿使用的聚碳酸酯奶瓶中不得含有双酚A。2016年3月,欧盟向世界贸易组织发布了G/TBT/N/EU/370号通报[12],进一步将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特定迁移限量(SML),由(EU)No10/2011法规的 0.6 mg/kg修订为0.05 mg/kg。

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挪威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对含有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发布了禁令[13]。

2.2 我国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法规与标准

2008年,国际上部分国家与地区针对双酚A限量的法规政策陆续颁布,这一现象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于同年发布了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4],并在其中作出规定,双酚A用于食品接触塑料、涂料、黏合剂生产时,其特定迁移量应不超过0.6 mg/kg。2011年,欧盟法规(EU)No10/2011发布,卫生部等6部门随即发布了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15]。2013年4月,我国台湾地区卫生署发布了署授食字第1021300776号令[16],对《食品器具容器包装卫生标准》中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规定禁止婴儿奶瓶中含有双酚A。

针对双酚A限量的法律法规,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连续发布一系列关于双酚A检测方法的标准,用以规范食品接触材料及高分子材料中双酚A的检测方法。2009年,陆续发布了SN/T2282-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双酚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7]、SN/T2379-2009《聚碳酸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双酚A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18]和GB/T23296.19-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9]等法规。

随着婴幼儿奶瓶中禁止使用双酚A公告的出台,以上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和测定低限距离国际标准都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针对双酚A的检测方法做了进一步的调整。2015年9月,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发布了SN/T4322-2015《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双酚A残留量的测定酶联免疫法》[20];2016年8月发布了GB31604.10-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21],2016年10月,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22]和GB5009.156-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23],以进一步规范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方法。以上法规与标准,皆已于2017年3月起正式施行。在以上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检测标准中,针对双酚A的最低检出限和测定低限不断降低,详见表1。

表1 我国历年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中双酚A最低检出限和测定低限Table 1 The minimum detection limit and the limit of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in China's food contact materials over the years

3 双酚A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迁移

双酚A在食品接触材料中存在两种迁移途径:①物理性迁移:聚合物中残留双酚A单体向内容物的扩散。②化学性迁移:聚合物表面降解释放双酚A。而Mercea等[24]研究表明,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水平几乎与聚合物中残余的双酚A浓度无关,双酚A的迁移主要来自聚合物表面的降解。许多物理或化学因素都会引起双酚A在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速率与迁移量的变化。

3.1 高温

双酚A的迁移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Fatih Oz等[25]将塑料真空包装的鳟鱼丝置于不同烹饪温度下加热,并将烹饪后的样品取出冷冻,将冷冻后的塑料包装取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温度由65℃升高至75℃时,样品中双酚A的浓度由5.87×10-3mg/kg~1.708×10-2mg/kg升高至 6.89×10-3mg/kg~2.711×10-2mg/kg。

3.2 接触时间

内容物中双酚A含量会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产生显著上升。范莹莹等[26]将超纯水加入到PET瓶中,并在70℃下储存。储存1周后,双酚A浓度范围为2.89×10-6mg/kg~3.89×10-5mg/L,当储存期延长至 2 周时双酚 A 浓度升高至 7.23×10-6mg/kg~7.82×10-5mg/L。当储存时间延长至4周时,则提高到1.44×10-5mg/kg~9.02×10-5mg/L。Sana Sungurv等[27]检测了土耳其当地的蘑菇、豌豆、泡菜等罐头食品中的双酚A迁移量,结果显示,超期两年的罐头中双酚A的浓度是处于保质期内的罐头中的1.10倍~3.27倍。

3.3 pH值

由于pH值的升高会加速聚碳酸酯水解从而促使双酚A的迁移,因而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会随内容物pH的上升而上升。Benhamada等[28]将婴儿奶瓶切成每个面积为3 cm2的小块,将其置于恒温下不同pH的缓冲液中静置50 h后,检测缓冲液中双酚A的浓度。结果显示,在pH值由1.8上升至12.1的过程中,缓冲液中双酚A浓度由1.06×10-1mg/L升至5.41×10-1mg/L。

3.4 内容物

研究表明,内容物的成分会严重影响双酚A的迁移量,食品中的双酚A迁移量会远大于水中的迁移量[26-27]。当内容物中存在胺类时,可通过加速聚碳酸酯的胺解而增加双酚A的释放。Maia等[29]将婴儿奶瓶切成每个面积为10 cm2的小块,在120℃下浸入含不同浓度胺类物质的溶液中孵育1 h,孵育结束后,将其在室温下冷却30min,取浸提液进行分析,并与以蒸馏水做空白对照对比。结果显示,在排除pH干扰后,间苯二甲胺、三甲胺、1,3-环己烷二甲酸(甲胺)和 1,4-二氨基丁烷做浸提液的样品中的双酚A释放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别的20.8倍、49.6倍、3 853.0倍和5 363.9倍。

3.5 微波加热

除常规高温加热外,微波加热也会加速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曹雪慧等[30]采用蒸馏水、自来水和饮用矿泉水为食品模拟液,分别取7小片(2 g)聚碳酸酯样品加入上述食品模拟物40 mL中,密封。采用微波加热(功率700 W)与恒温箱加热[恒温(98±2)℃]的方法进行加热,并分别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加热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微波加热20 min即可使双酚A的迁移率达到甚至超过恒温浸泡240 min的迁移率。

3.6 表面完整度

双酚A释放量同食品接触材料表面完整度呈负相关,即食品接触材料的损伤程度越高,双酚A迁移量越高。Errico等[31]对意大利市售的番茄类罐头进行内容物中双酚A含量检测,结果显示,随罐头包装破损程度的上升,双酚A的迁移率分别由1.5%~1.8%增加到25.8%~46.5%。

4 双酚A的检测方法

由于双酚A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由食品接触材料迁移进入食品,并进一步被人体吸收。因此,针对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双酚A的危害性逐渐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更多更优良简便的双酚A检测方法随之出现,下文中,将对现有的双酚A检测手段及其特点进行介绍。

4.1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SP)

SP是一种操作简单便捷、成本低、适用浓度范围广的常见检测方法。Xu等[32]将已知浓度的磺胺甲恶唑与HCl及NaNO2混合加入双酚A样品中完成重氮化反应,并将经重氮化偶联后的双酚A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该方法的检出限可达5×10-2mg/L。

4.2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

GC(包含与质谱联用)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的特点,是一种常用且高效的双酚A检测方法。Deceuninck等[33]通过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提取并检测罐头食品中的双酚A,检测限可达1×10-7mg/kg。由于双酚A沸点较高,在使用GC进行加热气化时,高温容易使其分解,因此,在使用该方法时一般需要先将样品进行硅烷衍生化处理。

4.3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HPLC无需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较GC检测更为简便,该方法也是双酚A检测最常见的方法。近年来,在传统HPLC的基础上,研究者进一步开发出了许多与其他技术联用的检测手段。如Sadeghi等[34]开发了一种基于浮动有机液滴固化的分散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法,用于萃取样品中的双酚A,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该方法的双酚A检出限可达2×10-6mg/kg。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提高HPLC的检测速度与灵敏度,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也被研究人员应用于双酚A的检测。如郑赛等[35]将500 mL饮用水用PLEXA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通过BEH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饮用水中的双酚A含量,检出限可低至 2×10-8mg/L。

4.4 电化学传感器法

由于电化学仪器具有容易实现自动化的优点,所以其在双酚A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上的应用也广受研究人员的关注。Zhan等[36]使用1-天冬酰胺作为预嵌入剂,制备了超薄剥离的Ni2Al层状双氢氧化物(ELDH)纳米片,并将其应用于玻璃碳电极的改性,制备了一种基于ELDH改性玻璃碳电极的双酚A检测电化学传感器,其对样品中双酚A的检出限为6.8 mL/L。Mirzajani等[37]利用双酚A特异性适配体作为探针分子,通过增大电极面积来增强电热效应,利用传感器的样品/电极界面电容的变化来测定样品中的双酚A浓度。此种方法的检出限达152.93 mg/L。

4.5 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ELISA是指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检测液体中未知抗体或抗原的方法。在实际分析应用中具有快速、灵敏、简便、易于标准化等优点。许龙等[38]采用活泼酯法将双酚A的结构类似物双酚酸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聚乙二醇法进行细胞融合制备双酚A单克隆抗体,成功获得了一株能够分泌抗双酚A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该法最低检测限可达4.3×10-4mg/L。

5 结束语

由于双酚A在食品接触材料中普遍使用,长期接触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进一步规范双酚A检测标准,开发高灵敏度、高效率的双酚A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行双酚A检测方法中,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优良特点,是最主要的双酚A检测方法。但色谱法所需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无法满足大规模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酶联免疫法则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对双酚A的实时检测,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电化学检测方法容易实现自动化,适宜在线监测和大规模的双酚A痕量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1]Pinney S E,Mesaros C A,Snyder N W,et al.Second trimester amniotic fluid bisphenol A concent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birth weight in term infants[J].Reproductive Toxicology,2017,67:1-9

[2] Perera F,Nolte ELR,Wang Y,et al.Bisphenol A exposure and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inner city children at 10-12 years of age[J].EnvironmentalResearch,2016,151:195-202

[3] Perez-Lobato R,Mustieles V,Calvente I,et al.Exposure to bisphenol A and behavior in school-age children[J].Neurotoxicology,2016,53:12-19

[4] 向雪,陈胜.全球双酚A禁令概览.[EB/OL].[2011-07-01].http://www.wtociq.gov.cn/newsinfo/viewnewsinfo.aspx?id=88B72BA67A4 6BB66

[5]Health Canada.Order amending schedule I to the hazardousproducts act(bisphenol A)[Z].Ottawa:Health Canada,2010

[6]Health Canada.Archived-Order Amending ScheduleⅠto the Hazardous Products Act(bisphenol A)[EB/OL].(2010-03-31)[2015-12-17].http://www.gazette.gc.ca/rppr/p2/2010-03-31/html/sordors53-eng.html

[7] H.R.4341-BPA Consumer Information Act of 2009[Z].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1th-congress/house-bill/4341/

[8]Chemical Watch.US Congressman introduces bill to ban BPA in food and beverage containers[EB/OL].[2011-01-26].https://chemicalwatch.com/6398/us-congressmanintroduces-bill-to-ban-bpa-infood-and-beverage-containers?q=BPA

[9] European Commission.Commission Regulation(EU)No10/2011on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with food[Z].2011

[10]European Commission.Commission Directive2011/8/EU amending directive2002/72/EC as regards the restriction of use of bisphenol A in plastic in fant feeding bottles[Z].2011

[11]European Union.Commission Implementing Regulation(EU)No321/2011 amending Regulation(EU)No10/2011 as regards the restriction of use of bisphenol A in plastic infant feeding bottles[Z].2011

[12]Draft Commission Regulation on the use of bisphenol A in varnishes and coating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nd amending Regulation(EU)No10/2011 as regards the use of that substance in plastic food contact materials reference:G/TBT/N/EU/370[Z].[2016-03-14]

[13]周利英,骆海清.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规定和检测方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6):787-79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5]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SN/T2282-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双酚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6]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SN/T2379-2009,聚碳酸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双酚A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3296.16-2009,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等6部门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2011第15号)[Z].2011-05

[19]台湾9月1日起对婴幼儿奶瓶施行双酚A禁令[J].中国包装,2013(9):16

[20]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SNT4322-2015,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双酚A残留量的测定酶联免疫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2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31604.10-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5009.156-2016,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4]Mercea P.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migration of bisphenol A from polycarbonate[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9,112(2):579-593

[25]Oz F,Seyyar E.Formation of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and migration level of bisphenol-A in sous-vide-cooked trout fillets at different cooking temperatures and cooking level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6,64(15):3070-3082

[26]范莹莹.饮用水瓶和婴幼儿玩具中有害物质的溶出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17-49

[28]Benhamada M,Bouzid D,Boyron O,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ing of polycarbonate characterized by SEC and the release of bisphenol A quantified by HPLC-UV[J].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16,242(2):227-232

[29]Maia J,Cruz J M,Sendón R,et al.Effect of amines in the release of bisphenol A from polycarbonate baby bottles[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0,43(5):1283-1288

[30]曹雪慧,纪淑娟.加热方式对聚碳酸酯中双酚A迁移规律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39(11):73-76

[31]Errico S,Bianco M,Mita L,et al.Migration of bisphenol A into canned tomatoes produced in Italy:dependence on temperature and storage conditions[J].Food chemistry,2014,160:157-164

[32]Xu Z,Wu Q,Duan Y,et al.Development of a Novel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Based on Diazotization-Coupling Reac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J].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Chemical Society,2017,28(8):1475-1482

[33]Deceuninck Y,Bichon E,Marchand P,et al.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and related substitutes/analogues in human breast milk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15,407(9):2485-2497

[34]Sadeghi M,Nematifar Z,Fattahi N,et al.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in food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 using combined solid-phase extraction-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with solidification of floating organic drop followed by HPLC[J].Food Analytical Methods,2016,9(6):1814-1824

[35]郑赛,杨蕴嘉,张昕,等.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饮用水中双酚A和双酚F及其氯化消毒副产物[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2):155-159

[36]Zhan T,Song Y,Tan Z,et al.Electrochemical bisphenol A sensor based on exfoliated Ni 2 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nanosheets modified electrode[J].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7,238:962-971

[37]Mirzajani H,Cheng C,Wu J,et al.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capacitive aptasensor for rapid and label-free trace analysis of Bisphenol A(BPA)in canned foods[J].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7,89:1059-1067

[38]许龙,章英,朱立鑫,等.双酚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J].食品科学,2015(20):202-206

The Reaseach Development of Migration and Detection of Bisphenol A in Food Contact Materials

WANG Yan-ting1,YU Xue-yan1,YAO Rong1,BING Xin2,*,JIA Min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2.Shandong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Jinan 250012,Shandong,China)

Bisphenol A is an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which is often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food contact materials.Long-term exposure to bisphenol A would lead to abnormal phenomena of immunologic and genital system.After introduced the toxicity of bisphenol A,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for bisphenol A limits.Meanwhile,the rule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migration and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bisphenol A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Bisphenol A;toxicity;migration;detection;research development

10.3969/j.issn.1005-6521.2017.22.044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研项目(2016KY06);山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445126)

王艳婷(1997—),女(汉),本科,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通信作者:邴欣(1977—),男(汉),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产品质量安全;贾敏(1986—),女(汉),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2017-08-03

欢迎订阅2018年《食品研究与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是由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和天津市食品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食品专业科技期刊,1980年创刊,半月刊,采用国际流行开本大16开。其专业突出,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是一本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包括实用技术的刊物。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乌利希期刊指南》、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等知名媒体收录,并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分离提取、研发与工艺、标准与检测、生物工程、营养保健、贮藏保鲜、质量安全、专题论述、食品机械等。

本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2-1231/TS;国际刊号ISSN 1005-6521;邮发代号:6-197。全国各地邮局及本编辑部均可订阅。从本编辑部订阅全年刊物享八折优惠。2018年定价:30元/册,全年720元。

本编辑部常年办理邮购,订阅办法如下:

(1)邮局汇款。地址:天津市静海县静海经济开发区南区科技路9号;收款人:《食品研究与开发》编辑部;邮政编码:301600。

(2)银行汇款。开户银行:工商银行静海支行

账号:0302095119300204171;单位: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

《食品研究与开发》编辑部

www.tjfrad.com.cn

E-mail:tjfood@vip.163.com

电话(传真):022-59525671

猜你喜欢

双酚食品材料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用塑料包装中双酚F和双酚S迁移规律的分析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食品造假必严惩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双酚A型氰酸酯泡沫塑料的制备与性能
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