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教学在交互综合英语教学中的使用

2017-11-09陈养桃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

陈养桃

摘 要: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讲授和讨论时间分隔开来,给学生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消化吸收,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在交互综合英语教学中进行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对分课堂在交互综合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其效果。

关键词:对分教学 交互综合英语 自主学习

一、引言

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作为指导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要求》,2007)

然而,学生们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虽然能比较熟练地完成书面练习题,却很难用英语表达自己,不会和别人交流,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成为语言学界很多学者和教师的研究重点,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尝试将“对分课堂”应用到交互综合英语课程,以期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为了响应教育部的要求,我校外语学院在反复认证和研讨后,开设了“交互综合英语”,这是一门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注重课堂听说互动能力的培养,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的全新课程,它充分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其有效的教学质量将直接为我校创建卓越工程的人才建设提供坚实的平台。

二、对分课堂概述

“对分课堂”(PAD class) 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老师提出的一个课堂改革新模式,希望通过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降低教师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这样,在讲授和内化吸收之外,突出了课堂讨论过程。实施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割开来,让学生在这两个过程之间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这样,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討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PAD 课堂(张学新,2014)。

三、需求分析

2016年4月初对2016级124名交互综合英语的学生进行了需求分析调查。其内容包括对英语学习的目的、影响学习的因素、希望掌握的技能、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等方面。下面是该调查的具体结果与相关分析(参加调查问卷学124人,问卷回收率为100%,统计有效问卷124份。)。

(一)你大学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

A通过考试 B培养应用能力 C找到好工作 D出国 E修身养性 F其他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实际应用能力,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与将来找到好工作有直接的联系。通过考试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关注点。

(二)在“交互综合英语”这门课中,你希望重点掌握哪几种技能?

A听 B说 C读 D写 E笔译 F口译 G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表二中听力比例为53.2%,说比例为54.8%可以看出,听说技能也是学生最想在英语学习中掌握和提高的,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听说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具备实质性的优势,但对分的交互学习模式则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有绝对的可取之处。

(三)你认为影响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是:

A自己的努力 B老师辅 C教材 D外在的压力(如考试、求职、出国等) E学习环境

F其他(请注明)

表三清楚地表明,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学习环境的影响,比例分别高达53.2%和46.8%,而老师的作用却仅占1.6%。因此,为学生创造一个能自主学习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应该是当今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必需具备的。

(四)你比较喜欢哪种课堂英语教学方式?

A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B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 C个人发言或演讲 D扮演角色 E老师直接提供答案 F其他(请注明)

表四显示,生动灵活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小组讨论与扮演角色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9%和25.8%。因而老师的作用应重在组织教学,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而不仅仅是讲授单词语法。其它选项中学生建议课堂教学应选择师生互动性强的交互教学模式。

(五)你比较倾向于哪种教学模式?

A老师讲,学生记 B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给予适当指导 C老师和学生协商进行互动式教学

从表五可以看出,学生不希望在英语学习处于被动,希望发挥能动性与一定的自主性。

(六)你认为老师应该主要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A仔细讲解课文语言点和篇章结构 B讲解大量习题 C补充与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

D传授学习方法 E其他(请注明)

从表六中可以看出,老师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应起着指路人和启蒙者的作用,而不是死板语法词汇的“发言人”,选项C补充与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和选项D传授学习方法调查比例分别为40.3%和38.7%。选项A仔细讲解课文语言点和篇章结构比例为21%,这也说明课文讲解依然是重要的,只是不应全盘抓,应有知识重点,并应培养学生的英语篇章理解能力。其他选项中学生建议能使学生发挥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增加练习口语机会。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辅导作用。

(七)你认为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否发挥更大作用,在目前的教学中,能给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能动性有多大?

A很大 B大 C很小 D 没有

表七中的选项C(认为在目前的教学中,能给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能动性没有的)为54.8%,选B作用大的仅有29%,这充分说明目前的教学虽然能给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一定的自主性与选择性,但还有待大幅度提高和改进。

四、对分课堂在交互综合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2016年春季学期,笔者以两个班级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对分课堂的实践教学。其中,实验班28名学生,对照班28名学生,共计56名学生参与本次教学实践。从2015年秋季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两个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没有显著差别。两个班级所用相同的教材为《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程4》。该课程每周一次,每次2课时,每课时45分钟。学期共计16周课,每2周,4个课时完成一单元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根據教材内容,结合对分课堂的特点和要求,笔者对对分课堂的具体教学操作做了一些调整。这里以教材第一单元为例介绍本实验的具体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教师讲授。1)教师带领学生整体翻看第一单元全部内容,总结单元主题及知识脉络;2)教师讲解重点单词、表达以及句型结构。

第二课时:学生讨论。1)学生围绕课下听力和口头讨论任务进行小组讨论。2)学生围绕听力和口头材料的内容或所涉及的文化展开讨论。3)每个小组就组内讨论做全班汇报,由教师和其他组员对该组表现打分,并计入档案。

第三课时:教师讲授。1)教师总结第一单元重点难点内容。2)教师强调学生在第一单元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四课时:学生讨论。1)全班头脑风暴,学生分享他们在课下对单元内容的所思所想。2)学生针对他们普遍反映的问题或者思考进行小组讨论或者组间辩论等。

五、结果与讨论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实验班与对照班期末测试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比对照班在听、读、写等方面都略好些。

我们在进行改革试点近一学期后,在试点班调查了学生对对分教学的认知态度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如下表:

上表显示,调查内容的平均值均在58%以上,尤其希望以后本门课学习继续或开始使用对分课堂模式的高达86.5%。

经过一学期的试点,对分教学模式是否达到了学生的期望值和满意度?具体学习效果如何呢?笔者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各随机抽样调查了40名学生,对一些相关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调查结果与对比分析如表八。

表八显示学生对对分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英语总成绩及单项成绩的提高的认可度是很高的。新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而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结语

对分教学模式是一种交互综合英语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遵循“自主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发扬了课堂教学释疑解难、及时和循序渐进的优点,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和个性化,又恰当地发挥了教师的指导、讲解和辅导的作用。通过对教学流程的精心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对分方式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对分课堂的三个环节围绕着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展开,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需要完成的任务结合起来,做到“学用一体”,从根本上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对分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发展和完善的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王湘玲,宁春岩.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

[3] Sharwood Smith, M. Input enhancement in instructed SLA [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3(15):165-179.

[4] Wong, W. Input Enhancement:Fro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 [M].New York:McGraw-Hill,2005.

[5] 赵婉莉,南娇鹏. 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 2016(5):40,42.

[6]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7] 周玲.“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6(5):92-93.

[8] 上海理工大学课题组.大学英语教学中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