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017-11-08德庆措吉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初中化学培养策略

摘要: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等多项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95-02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发实验教学潜能,让学生"动"起来:眼动、手动、口动、脑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真正让学生学学得主动、做得轻松,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强调基础,强化化学常规实验,培养实验科学素养

1.1 强化指导,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因为初中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还不太足,实验观察能力还不够强,因此,我们应通过演示实验,教给他们观察的目的,重点和方法,引导其通过看、闻、触等感觉器官来获得实验信息;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感知的直观感性材料,对遗漏的或表达不清楚的实验现象,通过先实验,再讲述,以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从而逐渐形成自觉观察实验的良好习惯。例如,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先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是理解化学變化的概念和认识在化学变化中的各种现象,启发他们的重点是观察铁丝在燃烧时的剧烈程度,如不对学生加以指导,则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描述出"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会描述成"铁丝烧化了"。

1.2 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尽可能创造条件将验证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或探究性实验,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感知的直观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结论,也有利于启发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化学知识的理解由生动的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避免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只能机械记忆,或简单重复。例如,在讲CO2的性质时,①将稀醋酸喷在紫色石蕊的小纸花上,纸花变红。②将染有紫色石蕊的干小纸花放在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③将染有紫色石蕊湿小纸花放入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纸花变红。对③中的变色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讨论非常热烈,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O2+H2O=H2CO3。

1.3 既强调动脑,更要求动手。初中学生刚接触到化学实验是一件既新鲜,又好奇的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从一开始就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基本实验操作、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等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向学生介绍初中化学常用的仪器。第二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基本操作训练时(主要有:①取用药品,②称量物质,③加热物质,④过滤,⑤蒸发,⑥洗涤仪器,⑦连接仪器,⑧检查装置气密性),通过讲解,示范,带领学生进行模仿式操作,然后让学生独立练习,并及时检查和纠正学生操作练习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赛,比一比谁的操作更熟练、更规范,这样对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加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第三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和观看视频,指出遵守实验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坚持让学生通过预习来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注意事项,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原理,并充分体现演示实验的示范性和典型性,以期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切不可让学生凭一时兴趣把实验当作"玩把戏"。

由于我们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且常抓不懈,使学生在实验能力上大大提高,成效显著。

2.开展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在实验教学中,有部分同学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表现突出,我们就召集这部分学生,建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推选出小组长,共同制订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报告、中心汇报人),采取两种主要活动形式:第二课堂实验和家庭小实验。第二课堂实验内容丰富,除了教材中安排的选做实验外,我们还结合课本有关知识增加了一些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或实验的改进、小制作、小发明等。每次活动都抓了落实,既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学生学的开心,做得用心。例如:①用CO还原氧化铜,尾气处理方法的改进,用CO的可燃性,用尾气给试管再加热,学生改进实验后,认为不但不污染环境还充分利用了热量,一举两得。②提供部分阅读材料和实验仪器,研讨CH4的实验室制法,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挖掘实验信息,并按照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操作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此实验。

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材料易得,操作简单,又联系生活实际的家庭小实验,让他们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亲身体会科学究竟是什么?强化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情趣以及化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例如,用食醋和鸡蛋制取CO2气体,除水垢、除铁锈、自制简易净水器等。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科学素养培养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极为有益的材料。首先,从实验纪律、实验环境卫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合理处理废品及小组同学间的互助合作等各个实验细节抓起,能否做好这些工作,可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标志之一;也可把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和处理、可燃性气体纯度的检验、防止腐蚀性药品对人体或衣物的腐蚀、防止空气和水污染、CO2引起温室效应等实验知识的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的学会生存,学会关心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和加强环保意识的重要内容。第二,采取专题讲座和课堂穿插两种形式介绍我国化学发展史,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社会奉献的崇高理想,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等。第三,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谨慎操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突破难点、战胜困难,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者介绍一些著名化学家的艰苦实验史,告诉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

总之,教师要坚持在日常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也是我们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德庆措吉,学历:本科 ,职称:中一,从教19年 ,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初中化学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