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民族地区中职生顶岗实习成效研究

2017-11-08吴常海杨建勋李定敏潘仁杰王世锦

中文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成效民族地区

吴常海+杨建勋+李定敏+潘仁杰+王世锦

摘 要: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族地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效受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企业环境、有效管理等众多因素影响,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重视岗前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实习的组织、管理和考核,是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全面提升顶岗实习的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职生 顶岗实习 成效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02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的基本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通过实习,让学生将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岗位知识、接受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实施10多年来,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加上管理的缺位,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能力低、职业道德差,对企业环境不适应、就业竞争力弱。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三低”,即稳定率低、合格率低、优良率低。提高民族地区中职生顶岗实习成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民族地区学生顶岗实习普遍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方式,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顶岗实习得以顺利推行的制度保障。我国中职学校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也总结了不少经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校企合作发展至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校企合作中,由于企业、学校、学生价值目标不一致,利益关系不协调,导致校企合作“重形式、轻内容”,“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规划”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培养的人才对企业业务不熟练,不符合企业需要,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民族地区的很多学校,难以和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每年都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更多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给学校教学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带来多大价值,已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成效。

2.违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规定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习时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顶岗实习一般为6个月。”安排学生实习不得有下列情形“安排、接收一年级在校学生顶岗实习; 安排未满16周岁的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安排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实习; 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由于缺少稳定的合作企业,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常与市场脱节,在组织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中学校无力顾及是否专业对口。由于专业不对口,学生只是去流水线上做工人,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在实践中运用,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影响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效果。也会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学无以致用的想法,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由于办学条件有限,投入不足,学校受利益驱动,乐于输送学生去顶岗实习,一、二年级的学生,随时被安排去顶岗实习,不满16周岁的学生也躲不过。在实习期限上,则远超6个月。由于学校和企业没有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关系,到安排学生实习时,也很难直接和企业联系,于是多数学校都是通过中介来完成的,学校没有主动权,超时上班、节假日加班、夜班便是常态,学生的利益和身心健康无法得到保障。

3.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

顶岗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顶岗实习成绩应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虽然学校在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各方面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但在具体管理中实施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考核与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缺乏科学性。多数学校的顶岗实习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都尚未形成科学的办法。甚至有的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根本没有考核。由于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不考核和学生顶岗实习采取自愿的方式进行,学生参不参加实习、考核合不格都不影响学生毕业,这严重影响学生参加实习的积极性。

4.顶岗实习稳定率低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从中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每位实习生都知道顶岗实习是必须完成的教学环节,但就是这样,中职生顶岗实习频频离职跳槽的现象并非个别学校个别班级的特殊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中職学校实习学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能坚持到实习期满的学生只有65%。实习稳定性普遍较差,直接影响了实习效果。

5.顶岗实习效果差

顶岗实习意义在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通过实习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但由于学生学非所用,实习专业不对口,学生实习稳定性差等方面的原因,使顶岗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影响民族地区中职生顶岗实习成效的主要因素

1.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顶岗实习,涉及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等方面。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展开,离不开这些方面的有力配合。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校企合作,搞好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是完成实习任务,是提高顶岗实习成效的保障。

2.报酬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可享受实习单位给予的合理的实习报酬。实践表明,带薪实习更容易让学生获得好的体验和成功,保持较高的实习兴趣和生产效率。一般情况下,薪水越高,学生实习稳定性越高,效果也越好。endprint

3.有效的管理

顶岗实习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良好的实习管理,能够促成高质量的实习成果;高标准的工作绩效,能够为学生提供频繁的反馈来辅导学生职业的岗位技能,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发展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探索。学生对实习单位管理模式的感受也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绩效。

4.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顶岗实习能够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转变学生的就业思想和观念,为拓展就业渠道打下良好基础。在顶岗实习中,部分学生往往对到第一线工作的艰苦性和艰巨性估计不足,理想和现实之间落差较大,面对频繁加班等状况,具备积极态度和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有充分认识的学生,更容易达到实习的有效性。

5.职业素养

职前教育在学生的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形成良好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为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打下基础。

6.环境适应能力

学生初到企业,面对新环境、新任务,往往会产生一些“水土不服”。学生主动与企业交流,主动的加强与其他员工的人际关系,会让实习得到更多的收益。如果这种不适应性不能很快调整过来,会使学生对顶岗实习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

7.知识上的储备

顶岗实习开展的前提是学生已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了进行顶岗实习的基础。顶岗前的课程学习直接关系顶岗实习的效果,没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撑,不能正确认识岗位的要求,没有相关岗位职责的认知,就不可能具有胜任岗位的能力,也不可能达到实习的效果。要保证顶岗实习的有效性和高质量,就必须从顶岗前的教育入手,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8.企业人文环境

中职学生年龄尚小,当他们来到企业陌生的环境中时,会有很多不适应。如果企业能够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学生便能很快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心、温暖,如家如校的感觉是学生真心付出的关键。

9.岗位认知

“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然而,很多学生实习不仅专业不对口,而且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作单调乏味。实践表明,工作本身的特点,例如挑战性,较大的自主性,多任务性都能提高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执行效率。学生希望在灵活性的工作中,他们有更多学习的机会,甚至能给企业做出一些贡献。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一种轮换的顶岗实习模式,使学生在几个岗位进行实习。

10.家长态度

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家长的意见是极其重要的。有些家长对顶岗实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他们不大支持子女外出顶岗实习。这些学生一旦碰上小挫折小委曲打退堂鼓时,一般都是得到父母的默许。因此,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实习情况,以便共同教育帮助实习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提高民族地区中职生顶岗实习成效的方法措施

1.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认真选择顶岗实习单位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企业培养合格员工的重要途径。推动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必须寻找相互合作的基础,要让企业学校在合作中都能获得预期的利益。使学校与企业成为办学共同体。

搞好顶岗实习,选择实习单位非常关键。只有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按照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将有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企业建设成长期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而且也便于学生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

2.遵循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健全顶岗实习制度

教育部等五部门制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是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性文件,学校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制定实践教学规范、顶岗实习工作细则、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职责、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细则、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标准等制度,明确各方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中的权利、义务,加强全程监管,为安全有效的完成实习任务提供重要保障。

3.重视在校期间的教育和学习,强化顶岗实习前的岗前培训

中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学生要做好从学生角色向学生加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并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因此,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培训学习十分重要。学校在顶岗实习前的教学培训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大顶岗实习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确保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要加强责任、义务和权利的教育和安全与纪律教育,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4.合理制定实习教学计划,构建良好的家校企沟通机制

实习教学计划是组织实习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保证指导计划的全面、专业、及时、有效,实习计划应该由校企双方共同来制定。在实习管理中,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实习管理部门和教务管理部门之间、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之间要密切配合,形成网络化的管理关系和协调一致的管理运行机制, 及时解决问题,优化管理方案,切实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5.加强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强化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为保证顶岗实习顺利、有序地进行,必须重视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要实施多级联动,共建实习管理网络。充分发挥企业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管理主动性,做到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有效衔接,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和學生自主管理体系。

实习前开好动员大会,使学生和家长形成正确的认识,强调增强安全生产及个人安全意识,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实习过程中,加强与实习单位联系,主动与企业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沟通,协调好实习单位与学校的关系。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应加强对实习生的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企业、学生、教师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工作,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确保实习质量。

6.构建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

实习效果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来评价,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参与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学生思想素质、职业意识、安生意识等方面双方要共同评价。这样才有助于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只有通过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才能促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谭剑,王娟.影响顶岗实习成效的因素.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187-188

[2]康东波.浅谈职业学校如何提高顶岗实习质量.职业教育研究,2010(10):109-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成效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