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者为本优化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的实践探索

2017-11-08姜悦

中文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读者实践探索

姜悦

摘 要:当前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较快,图书馆各项综合服务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阅览室作为图书馆重要组成机构,其综合服务对于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图书馆阅览室各项服务工作中,管理员需要从读者角度出发,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工作,使得图书馆阅览室适应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还要进一步利用馆内各项资源来优化服务质量。本文对以读者为本优化图书馆阅览室服务的实践展开探析,在具体服务中以读者为根本,提高图书馆整体管理服务质量,从而完善图书馆整体服务功能,提升社会综合影响力。

关键词:读者 阅览室服务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01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全面普及,过去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室服务功能在逐步发生改变。作为新时期图书馆阅览室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整体需要在保持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创新。以读者为本,根据读者的实际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策略,让更多读者能够接受图书馆阅览室的服务模式,让阅览室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性的服务。

一、以读者为本在图书馆服务中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

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核心,也可以作为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发展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得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的服务热情和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由于传统工作机制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员都处于枯燥的工作环境中,管理员自身存在的价值也容易被忽视。所有当前需要进一步调整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员自身的工作形态,建立以读者为根本的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工作的同时,使得图书馆综合管理功能有效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坚持以读者为根本,做好自身服务工作的同时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现阶段图书馆是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推动社会教育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当前图书馆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需要通过读者的阅读体验来衡量,目前图书馆管理员需要树立人文情怀,坚持以读者为根本来扩大读者阅读需要,提高读者对管理员服务的认同感[1]。

二、当前图书馆服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概述

现阶段图书馆整体建设过程中,图书馆管理员自身服务质量对管理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图书馆建设首先需要考虑到管理人员自身服务建设,但是目前大多数管理部门对于人员日常服务质量还处于忽视的状态。受到长期工作机制的影响,管理员自身服务意识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使得以读者为根本的服务理念不能够有效实践。此外目前大多图书馆服务观念僵化,加上重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使得服务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发展。图书馆自身服务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大多管理机制仅仅是存在于形式层面,没有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有效落实。此外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较快,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才能最大程度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但是目前大多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2]。

三、完善图书馆配套设施,提升图书馆服务功能

1.做好图书馆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工作

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较快,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更多读者在图书馆进行阅读时不仅单方面选择书面的阅读方式,也有部分读者喜欢电子网络阅读。所以,当前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员不仅需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完善相关软件设施的配备,使得图书馆综合服务功能得到有效提升。此外还需要加强图书馆资金的实际投入量,以此来完善电子阅览室的建设。需要选取更多技术性较强的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来做好设备的的基本安装与功能调试等工作,使得各项数据能够有效导入,从而使得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区能够有效运用[3]。

2.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使得阅览室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快,读者对于阅读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图书馆阅览室在自身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展示出更多综合性的服务功能,以此来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现阶段大多数读者除了保持传统的阅读方式之外,也会选取电子阅读方式,所以需要对读者的阅读方式进行数据化分析,让统计的结果进行传递,引入更多电子阅读文献,充实文献内容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四、加强阅览室管理,引导读者使用馆内资源

1.完善电子阅览室管理工作

目前图书馆所面向的社会群体不同,所以阅读需求以及对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之间都存在相应的差异。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工作,图书馆管理员在扩大自身服务范围的同时,还需要对读者正确使用电子阅读方式进行引导。让社会各個阶层的读者都能够正确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电子阅读的服务质量,还能确保电子阅览室各个设备的日常维护。在此基础上,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人员需要与读者之间开展积极沟通交流,掌握读者所需的电子资源,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完善化的服务[4]。

2.引导读者使用馆内资源

现阶段大多数图书馆馆藏资源都较为丰富,资源的实效性是建立在读者充分利用基础之上的。所以当前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员需要正确引导读者对馆藏资源进行利用,管理员可以将图书馆资源制作成相应的电子目录,让读者在寻找书籍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快速地找寻到自身所需要的图书资料。通过此类方式,不管是纸质资料还是电子资料,都能够让读者更快速地找寻到图书所在位置,便于下一步阅读活动的进行。在此基础之上,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员还需要对图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将同类的图书资料放置在一起,将读者长期借阅的书籍放在显眼的位置。管理员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耐心,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掌握读者自身的阅读需求,让读者能够认可图书馆各项服务,从而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提高馆内图书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五、以读者为本,展示图书馆服务功能endprint

1.以读者为本,建立现代化阅览室管理体制

当前图书馆阅览室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读者自身性格以及阅读需求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目前图书馆阅览室管理人员需要切实将读者的工作放置在工作的主要位置,以读者为本,从读者角度来完善自身服务,建立现代化的图书馆阅览室管理体系。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时,管理员需要时刻践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基本工作原则,根据读者的自身需要来加强阅览室管理。管理人员要通过人性化、温情化的服务,让读者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从思想提高服务意识,从实际行动上完善服务质量,使得图书馆能够吸取更多读者来进行阅读,扩大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5]。

2.实际工作中诠释图书馆的服务性功能

目前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员通过自身良好的亲和力能够进一步加强的管理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让管理员进一步成为广大读者的阅读伙伴。管理员需要在自身工作中提升亲切感,凭借持久的耐心来指导读者进行阅读,根据读者的需要践行各类服务。图书馆管理员自身亲和力不仅决定读者的认可度,对于图书馆整体形象也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当前作为图书馆管理员,需要将自身良好的工作素质融入到图书馆综合管理服务中,让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通过良好的亲和力来处理各项问题。在实际服务过程中,管理员需要保持诚心、耐心和细心,将服务意识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人性化、温情化的服务能够提升读者的满足度,提高图书馆整体影响力,让更多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从而加深社会文明教育程度。

3.注意服务语言的运用

目前图书馆阅览室各项服务的开展需要与读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所以管理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言语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管理员需要通过语言向读者表明自身的想法,从而起到引导服务的作用,将沟通的功能扩大化。比如读者在还书时,管理员需要通过自身温和的语言与读者进行交流,从而便于读者进行各类书籍的查找。管理员需要通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照亮读者内心,让读者能够在管理员的语言引导下充分掌握借阅的主要方法,了解更多借阅的制度以及电子阅览室的正确使用方法等。管理员通过自身温和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尊重,从而更愿意听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安排,便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各类困难时,管理员需要积极主动引导读者解决各类难题,使得读者能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开展电子阅读以及纸质书籍的阅读。此外,根据图书馆自身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性质,管理员需要加强各类无声语言的运用,通过读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来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阅览室管理员可以通过自身肢体语言向读者表达自身想法,让读者能够从管理员无声的语言中明确自身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调整自身行为,积极配合阅览室各项活动的开展。最后,图书馆管理员需要完善微笑服务,让读者始终能够处于轻松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对管理员的认可度,便于后续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

总而言之,当前以读者为根本的服务理念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从而提升了图书馆整体运作效率,为图书馆全面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婧.浅谈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管理与服务[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2]张晶.县区级图书馆优化阅览环境的尝试[J].黑河学刊,2012.

[3]程煜婷.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管理的优化与创新[J].中文信息,2016.

[4]阿丽叶.浅谈图书馆阅览室的环境建设[J].新校園:理论版,2012.

[5]罗金河.学校阅览室管理的新思考[J].价值工程,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者实践探索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33)
“《读者》光明行动”两周年特别公益活动(一)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光明行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