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与教法初探
2017-11-07陈凤
陈凤
摘 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数学科目是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数学的时候较易出现厌烦的心理,因而致使他们不能够全身心地进入数学学习的课堂中。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还是会比较有趣的,学生很容易融入其中。然而在小学向初中数学过渡的过程中,其教材的变化很大,这使学生比较难接受。从这便可说明中学与小学的衔接效果不好,教学方法也不合理。这种状态对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和教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教法初探
在如今,各个国家相互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扶持教育事业的开展,培养出栋梁之材。因此,学生进入校园的那刻开始,对学生进行教授课程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对教学效果将会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中小学数学的教学,它们的衔接效果就不好。本文针对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与教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数学这门学科自身具有系统与联系性,对于教学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老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原本的认知情况进行,有一部分中学的数学老师因对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不熟悉。当这些老师进行新知识教学时,通常不能发现中学与小学教学哪些内容有直接的关联,从而便进入了一种“相当则必然”的误区。老师们认为学生对这些知识很熟悉,在教授数学新知识的时候不会进行复习而直接讲授新知识。比如,在学习列方程求解的应用题时,这是初一数学教材中比较难的知识点,那么中学老师如何做好与小学数学的衔接?笔者认为,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多看一些与小学数学有关的内容,多听小学高段数学老师的课程,并多跟他们进行研究与讨论。当讲授每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去查阅与小学数学的哪一部分内容是衔接的。有时候也可在讲授新知识前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先复习一下小学数学学习过的并与本次课程将要讲授的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点。
二、教法的衔接问题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数学的知识会比较简单些,老师们仅仅运用一些固定的方法详细地讲述,而且要求他们进行多次的练习便可。但是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比较灵活的,学生需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灵活地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为让学生学会灵活地使用数学知识,对于数学课程教法的衔接问题也十分重要,留给学生去适应的时间,等到他们适应中学数学的教法之后就可以全身心地进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教法的衔接问题来说,首先中学的数学老师要知道小学数学的教法,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渐渐地中学数学的教法便形成了。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时候,老师们要注意放缓教学进度,由浅到深地向学生慢慢地渗透,对于每一个知识点要进行非常详细的讲授,特别是那些比较重要的和难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就会更为准确和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学生对相关的数学题进行练习的时候也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的教学水平。
三、学习习惯的衔接问题
因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的要求也要不同,学习的习惯也会不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他们由小学进入中学之后,因为两个阶段数学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小学养成的一些学习习惯通常会不适用于对中学数学科目的学习。因此,数学老师应该注重去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再一次养成一种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学习习惯将会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去注重培养学生们专心听课、不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点;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去獨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这个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解题的能力。培养这些习惯能够与小学阶段已养成的习惯做很好的衔接,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在中学阶段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课程。因此,习惯衔接在中小学的教学衔接与教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呈现的极其重要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该问题的办法,这种情况的长时间存在会让许多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学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去,无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因此,老师们必须要掌握好中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准确地找到数学的授课内容和思维方式的衔接点,做好由小学数学迈向中学数学良好的过渡和衔接,让刚走进中学的学生有个很好的开始,为全方位提升中学数学的授课质量打下一个坚实、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文汉.支撑平台: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桥梁[J].江苏教育研究,2016(Z4):80-83.
[2]黄家龙.山区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中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A].2016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