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
2017-11-07李瑞忠
李瑞忠
摘 要:为了适应新课改环境的教育工作要求,进行有效性物理课堂的营造是必要的,研究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教学;教学效率;师生关系
一、营造有效性物理课堂的现实意义
高中物理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复杂,区别于通俗易懂的语文学科,因此有的学生不喜欢物理学科,这部分学生缺乏对物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习成绩较差,难以满足现阶段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有的物理教师依旧沿用落后的教学设计模式,不能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在上课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过分忽略教师的教学辅助作用,从而将太多的教学压力转移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不能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难以实现师生关系的有效性协调。
二、营造有效性物理课堂的前提条件
为了创造一个高效性的物理教学环境,教师必须遵守物理教学的一般化原则,透过教学表象直达教学本质,实现积极性课堂教学氛围的烘托,矫正学生片面的学习观念,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遵循物理教学的一般性规律,奠定学生物理学习的客观基础,从而实现高效化物理教学环境的塑造。
三、有效性物理课堂的营造策略
随着素质教学体系的日益健全,物理学习难问题逐渐引起教育学界的重视,为了提升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素质,教师必须汲取先进的物理教学理念,不断普及新型物理教学方法,提升學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物理应用整体素质。
1.优化分层教学模块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为了解决这种教学难题,教师必须进行分层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师首先需要做好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工作,将学生群体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状况,了解学生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心理特点,进行学生群体的科学化分层,上层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扎实,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中层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一般,学习能力比较强,下层学生缺乏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较差[1]。
为了解决实际教学要求,教师要采取因材施教的应用模式,比如在“向心力”知识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上、中、下三个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设置,下层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向心力知识概念,要做好、做会相关的物理基础练习题。中层学生需要学习好相关的向心力知识,并且能够利用该知识进行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层学生需要实现向心力知识点的开拓延伸,以培养其发散性思维为目标。
2.优化实验教学模块
通过对新型物理实验理念的引进,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物理实验动手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素质。物理实验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起着重要的实验实践角色作用。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的操作,可以将抽象性的物理知识转变为易于理解的规律概念,更有利于学生吸收物理知识的精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物理应用素质。
比如在“摩擦力”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应用素质,教师可以开展小纸片等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概念,让学生深入了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开展摩擦力的相关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实践,不怕失败,敢于尝试,充分锻炼学生敢于动手实践的意识品质。
3.优化科学评价模块
教师通过科学性的教学反馈评价,可以实现学生物理学习过程的查缺补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进行多样性、科学性评价方式的应用,建立、健全相关的学习评价体系,实现其内部各个程序的协调,提升学习评价的整体性效果。教师要保证教学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评价,在评价环节中,教师要遵守物理课堂评价的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评价模式的开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自信心的构建[2]。
在学生学习行为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应用统一性的评价标准,毕竟上、中、下层的学生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教师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学会区别对待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比如,在“弹力”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支持与鼓励,针对某些不爱发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其发言的自信,鼓励其突破自我[3]。
综上,为了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整体素质,教师必须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新型教学观念的使用,汲取先进性的教学思想,深入贯彻有效性教学方法,实现自身教学素质的全面化增强,进行高效化物理课堂的营造。
参考文献:
[1]陈学红.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综合复习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
[2]刘现民.浅谈物理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
[3]金冠峰.提问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