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艺术的现实性、教育性

2017-11-07刘永东

新课程·教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现实性教育性真实

刘永东

摘 要:艺术的特殊功能,跟其他的文化形式是有本质区别的。艺术的特殊功能,究竟怎么界定,它又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有什么样的特性?回答了这些也就等于回答了艺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也间接地阐释了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什么”正好是艺术特殊功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艺术;现实主义;真实;现实生活;现实性;教育性

人类生活、现实事物跟艺术的存在是相辅相成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促进艺术的发生,艺术反应丰富着人类生活。艺术赋予人的情感以形式,是人类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语言。在人类现实生活中,艺术丰富着环境和人类的生活经验。艺术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

出于上述种种理由,我认为,人类现实生活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对人类生活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生活、艺术、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要有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支撑,缺乏艺术支撑的教育是不够完善的,最起码不能称其为完善的教育。这也正是我要写这篇论文的原由。

艺术不是科学,在艺术层面我们不需要真理,所以不能用科学去解释。艺术教会我们物体形状相貌,进而丰富我们的生活,引导人的精神,还能作用于人的感情,进而反映社会。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尝试着通过审美来引领自己的精神。而后中国古代智者们就考虑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进而得到艺术的教育作用。古代先贤认为,艺术能让人产生一定积极的心理作用,君子仁士要积极向上向美,要知礼节,也要懂乐事。

艺术对人的情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古代除东土以外的地方——西方,人们也开始研究艺术对人的认知作用,艺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映及其教育功能。

每个不同的生活环境都有与之对应的艺术家,这个或这类艺术家要表达这个时代,为将来几个世纪或更久以后了解这个时代作铺垫。当这个时代结束后,人们能从这个或这类艺术家的作品中了解到这个时代。但是现实主义并不是一种“无风格”的或是透明的风格,也不是单纯地对眼睛所见的社会现实进行的一个全然的模拟或如照镜子般的映照。现实主义是对一个历史现象和流派现象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环境氛围的有力反映。

在现实主义者如实刻画当时平凡生活的意图背后,确实藏有一种现代生活本身事实上也包含史诗韵味的,根植于现代的庄严感,就如古时候的“英雄主义”一样的概念。然而不同于往昔艺术家的是,现实主义者必须要在一个“既朴素自然、诚实可信,而又同时具有长远意义及重要性”的意象中将之具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精神文明也相应得到了发展。与之相呼应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发展,而艺术在教育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古到今艺术作品在教育方面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在当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且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如:(1)古昔腊雕塑《维纳斯》是对妇女形象的理想化描绘。雕像的阴户、乳房以及肿胀的下腹令人印象深刻,这些特征都与旺盛的生育能力密切相关。引起鲜明对比的是雕像短小的四肢,和手臂折于乳房前,雕像的脸部无法看见,她的头部为编织物,许多眼睛像是被某种头饰所环绕,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表达了早期人类渴望种族繁衍的愿望。这些正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旧石器时代母权制社会观念的反映)。(2)米开朗其罗《最后的审判》,这幅气势磅礴的大构图,体现了米开朗基罗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要用正义来惩罚一切邪恶。“末日”意味着人类悲剧的总崩溃,所有这些形象尽管有的有名有姓,有的泛指一定的社会阶层。人文主义者的米开朗基罗借用圣经里“最后的审判”这一宗教题材和情节,着意于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对人世间的痛苦和不平的控诉,表现了画家对现实存在的罪恶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以及对黑暗社会及腐败统治者的裁判,为正义声张。(3)罗中立《父亲》形象地表达出含辛茹苦的父亲一路走来,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见证了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他养育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曾经打动过无数人的《父亲》时,仍能领略一种逼人的烧灼感。《父亲》不论是在题材内容上,还是在形式语言上,都有革新的意义,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政治气候下的产物,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

由此可见,艺术的现实性、教育性不是通俗概念,教育过程也不是概念的、公式化的,更不是通過说教来实现的。艺术是一种符号形式,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的本质,通过更直观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教导人民群众。所以艺术作品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真理、本质交融在一起来发挥教育作用的。

参考文献: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9.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现实性教育性真实
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浅谈小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