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化繁为简
2017-11-07张金拴
张金拴
摘 要:针对化学的学科特征,对化学教学中的化繁为简从情景教学、实验教学、分类思想、联系思想、科学思维方面谈了一些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繁为简;学科思维
面对孩子灿烂的笑容,精彩的课余生活,看看他们沉重的学习任务,作为老师有责任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完成学业。化繁为简是第一位。
“化学繁,物理难,数学作业做不完。”这句话道出各学科的学科特色或给学习者带来的困惑。那对化学学习的主导者化学教师来说,应该从化繁为简开始设计我们的教学。
一、情景教学
恰当的情景教学将生活生产实际用途作为物质性质的支撑点。我们将物质的性质、用途放在一个情境中呈献给学生,有效避免给出性质让学生死记硬背。例如,在广州日报大洋网上有一则关于金属钠事故的报道——《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水雷”谜团待解》(2002-07-09),我们可以将钠的信息(颜色、状态、密度、熔点、与水反应、与氧气反应)用这个故事来呈现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进行讨论,学生对钠的性质用途自然印象深刻。他们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更无需死记硬背。
二、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大家已达成共识,其中一条是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轻松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免去死记硬背的苦役。用耳朵听别人讲与自己亲眼所见、亲身参与对学习者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亲身经历的东西经过恰当思考后是不需要强调记忆的,就好像要记住一个人。只是听说过,亲眼看过,和他有过交往,这三种情况哪种更容易记住呢?这正是有好多老师尽力让学生做实验,实在做不成看也要让学生看看的原因。
三、分类思想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而世界的物质繁多,结构性质变化多种多样,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化学之所以被学习者认为繁,原因大概也在这里。从教者都知道,在初中化学中一个大障碍是酸碱盐,在这以前学生还能把物质的性质一条一条地拿下,结果学了酸碱盐后一下出来一群,便晕了,没办法了。我们想想这是不是分类的工作没搞好。还有一个障碍点是学生刚上高中,感觉内容比初中多了好多,记不住了,那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除了分类还能怎样呢?在人教版化学新课标教科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专门引入分类思想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文中在分类方法上举例四个。第一个是图书馆图书分类管理,在于对分类本身的介绍;第二个是介绍交叉分类时以分别从阴阳离子角度来给盐分类,这无疑是在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电解质,事实上从离子分类的角度认识电解质是认识离子反应的基础;第三个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整理的初中化学学到的主要物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即物质分类;第四个是从另一个角度(元素)对物质进行分类,这正是后面第三章、第四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其实后面的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则是对反应进行分类。可见分类是本套教材的指导思想。
四、联系思想
联系是所有学习者必做的事情之一,一种联系是和旧知识联系找最近发展区。一种联系是有意做比较的,即多角度认识事物。当然对于引导者教师来讲联系是分多种情况的,一种是联系,比如将晶体硅的结构和金刚石联系,将二氧化硅晶体的结构和晶体硅联系。一种是不联系,比如有的人将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联系在一起,其实它们只是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内容上没有交叉点。放在一起或有加重学生负担的嫌疑,对学生理解它们没有促进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但是如何联系、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联系到什么深度则是非常有学问的,弄不好便会将問题化简为繁。比如离子反应内容初期联系者为复分解反应,中期联系者为弱电解质反应,后期联系者为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
五、学科思维
化学反应虽然多得数不清,但都有其内在动力而不是随意进行的,所以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索是理解反应的根基,只有对反应有一定的理解才能摆脱死记硬背。没有一定的学科思维来指导理解的话,化学反应将会像魔法一样无法理喻。让我们的学生怎样学,怎样记。对反应的理解需要有元素观、转化观、价态观、状态观。元素观体现在反应中对元素的跟踪。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中元素原子是不变的,而我们认识事物总是基于不变的来认识变化的。所以从学科特征上来看,元素观是解决化学学习繁杂的根本思想;有一定的转化观可以将含某一元素的众多化合物有序地联系起来便于学习记忆。比如含碳化合物有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钠,按照单质酸碱盐的体系联系使得问题简单化;价态观是氧化还原反应从能量角度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揭示;状态观则是对物质存在状态的理解,比如有相当多的同学不能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的结合和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的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1]张国华.“水雷”揭秘与金属钠:基于真实情境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的一次尝试[J].人民教育,2003(Z2).
[2]张力参.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让学生轻松获取化学知识[J].中国科技博览,2009(26).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