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7-11-07林敬
林敬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的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化。课堂上学生比以前更加活跃,表面上热闹的教学场面,无形中折射出教学的放任与浮躁,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却疏远了有效性,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有效地学习?
一、课前精心预设,巧妙运用生成
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所处生活环境,以及知识经验的多样性,容易使教学行为具备生成性。教学中,既要在课前精心预设,又要巧妙运用课堂中的意外生成。
读懂学生,基于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实现有效预设的前提。例如,教师在课前需要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了解了多少?新知需要借助哪些旧知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样的知识点更感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学时设置的问题是否契合学生的思维维度等。只有预设充分,才能更好地处理课堂中生成的各种问题。
例如,口算题“■-■”,学生基本上都会用通分的办法计算,求出■-■=■。而一位学生表示:“不通分也可以口算出得数■。”在其他学生不能理解的情况下,笔者让他解释:“■-■=■×■=■。”筆者肯定了他的想法后,顺势问:“■-■等于多少?”让男生用通分方法算,让女生用刚才那位同学的乘法方法算,结果得数都是■。学生比较后发现用乘法算的得数也正确,而且速度快多了。随后,笔者让学生观察这类题目中两个分数分母的特点:它们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类似这样的减法都可以用第一个分数乘第二个分数。正是有了学生的“非常规”解法,以及笔者对于该教学细节的妥当处理,成就了一次精彩的教学生成。
二、运用生活实例,感悟知识内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别强调,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数学的眼光应用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鲜明、生动、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把握知识的“坡度”,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小学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与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为学习与生活服务,增强应用意识。例如,教学“鸡兔同笼”时,教师通过谈话引出生活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碰到鸡和兔在同一笼里的问题,但有许多生活实际问题可以用我们学的‘鸡兔同笼原理来解决。”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内容为“班级同学去公园划船”的情境图,图中体现的信息是:“公园规定大船乘6人,小船乘4人,班级同学一共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问大小船各租几条?”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学生面对熟悉的生活问题,抽象的鸡兔同笼原理便可形象化、生动化。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是解决我们生活、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有疑问的课堂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有思考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欲望,并在情境中形成数学化思考。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变化时,就能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促使学生进行更加有效地学习。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让学生凭直觉比较几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然后设疑:“这几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经过讨论,不少学生认为面积大、周长长的三角形内角和最大,一时争论不休,他们的求知欲高涨。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动手量、剪、拼,明确答案。当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时,感到十分惊喜,随之也明白了角的大小与三角形边的长短、面积大小都无关系。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面临挑战时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产生融洽的课堂讨论氛围,学生在其中自然、和谐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正是这样一个蓄意制造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惑中顿悟、疑中开悟。
四、积累活动经验,内化数学知识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习主体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仅仅是解题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思维的经验,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考的经验。因此,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才有可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内化数学知识。
例如,二上的“量一量,比一比”这节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测量”的操作活动:(1)选择测量工具;(2)量自己身体部位的“一步”“一庹”“一拃”“肩宽”等;(3)量书桌、黑板的高度,以及教室的宽度等。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大量的操作活动空间,同桌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上述操作活动。学生参与面广,亲身经历测量的实践过程。学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身体及周围物体的长度,如一庹大约有1米多一些,黑板的高度大约有1米等。得到这些数据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然后用手比划它们的长度,再闭眼将这些长度记下来,帮助学生建立物体的长度观念。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测量体验,为后续对具体物体的长度估测作铺垫,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促使“经历”走向“经验”。活动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叙述测量的过程,提炼出测量的经验,并将关键字板书出来。这些思维活动是重要的数学思考经验,并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在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抽象的过程后得到的。
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实施课堂教学行为当中,多问自己一句“这样的活动有效吗?”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效,让我们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城关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endprint